張雙成
摘 要:建筑暖通空調系統中有效落實節能減排理念,一方面能夠為現代建筑功能空間提供更舒適的使用環境,由此確保居民生活與工作不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憑借節能減排措施的落實,更能夠有效縮減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速率,降低居民日常供暖的經濟損耗。本文基于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常見問題展開分析,在明確有效的解決對策與原則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建筑工程;暖通空調;節能減排;設計分析
1 建筑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常見問題
1.1 考慮因素較片面
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需要設計者根據地方環境與供暖等方面數據的要求,提供適當的管理與調控措施,才能確保暖通系統運行穩定,并能夠持續為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提供保障。但根據以往設計資料開看,我國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工作通常缺乏對地方氣候的考慮,僅僅依靠片面的文字說明便草率的規定了暖通空調系統運行參數,不斷極易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同時設計數量超出所需,也會造成大量的能耗浪費,使得暖通空調系統投資過大的同時,更為建筑工程系統管理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另外,雖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節能效果評價系統已將難以滿足暖通空調系統監管要求,故而管理制度與監督方面還需要提供更專業的平臺。
1.2 系統設計不完善
根據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資料可知,因為地區氣候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性,我國設計者通常需要以地方設計規范作為主要參照選擇適宜的系統形式,而此類規范通常呈現年代久遠或內容不全的問題,導致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質量極難滿足現代建筑工程使用質量要求。例如,部分地區已經采用了外墻節能系統,相應暖通空調應該縮減電能與熱能的供給,才能使室內溫度更舒適,但部分系統因為地方規范的要求,導致能源損耗無法有效下調,這便導致建筑功能空間溫度過高,甚至需要住戶開窗散熱才能正常使用,如此無疑加大了能源的耗費。
1.3 能源管理未落實
不可再生能源的管理是現階段我國生態系統構建所必須關注的要點,同樣也是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所關注的論題。從以往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資料可知,普遍設計者都缺乏系統能源調整優化的概念,導致多數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調系統都存在能源耗費的狀況。例如,部分建筑工程中,并未提供全面的系統監控與檢測平臺,這使得電能損耗環境無法被有效解析,自然不利于系統能源的有效管理。
2 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節能減排原則
2.1 系統整體性原則
在暖通空調系統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明確系統構建整體性的要求,同時還需要根據周邊環境提供完善的維護隔離措施,表面外界環境對暖通空調系統設備及線路造成損害,才能確保系統構建使用壽命滿足持續性要求。其次,建筑節能減排需要與建筑圍護結構的綜合考慮,避免不同系統出現相互干擾的可能性,并能夠避免侵蝕等問題出現,才能避免建筑功能體系受到影響,使暖通空調系統的使用質量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另外,暖通空調系統還需要考慮到現行國家能源與環境保護政策,確保暖通空調系統不會對周邊環境帶來損害,才能為后續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2.2 管理動態性原則
網絡信息化技術的有效落實,為現代暖通空調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更完善的管控平臺,同時也實現了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的引用,使系統運行更便于管控,同時更提供了實時化監督平臺,以便故障檢測工作有效落實,同時更能夠根據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需求提供更舒適的溫度調節環境。因此,在設計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期間,設計者需要根據建筑工程使用特點進行分析,判定建筑工程內部空間溫度要求與設備選擇,并且擬定適當的調試與安裝方案,確保能夠將網絡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入,才能為后續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另外,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借助網絡軟件對系統可利用性進行分析,找尋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好預測,便能夠持續優化暖通系統的構建方案,以此保障施工工作的質量,同時更能夠進一步增強暖通空調系統的可控性。
2.3 技術完善性原則
空調在使用中常常會產生大量的能耗,并對空氣和環境帶來一定傷害,這是業界的共識。因此,改進空調的耗能系統,提高空調的節能系統是技術人員的不懈追求。隨著可再生資源的廣泛應用和低品位能源的開發,一批綠色能源技術得到不斷的研發。作為設計者,應該時刻關注這些技術的發展,在進行通暖空調的設計時,要盡量采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采用綠色能源技術。比如,在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要大力使用地源熱泵空調。
3 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節能減排設計方法
3.1 判斷暖通空調負荷極限
暖通空調的設計是一個龐大而細致的工程,在設計時需要全面考慮,提升暖通空調的合理性。設計者在設計時候,往往考慮的是空調運行中的最大負荷,即遵照最大負荷原則。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很少通暖空調能達到最大負荷。所以,設計者在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這種情況,不要使各個系統的設計滿足最大負荷運轉而不適應部分負荷運轉的狀態。
3.2 構建完善的保溫隔熱層
建筑的圍護結構式空調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好,空調系統的負荷就不用很高。所以說,空調系統負荷的大小與墻體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國家在出臺有關建筑節能設計規范和標準的時候,重點提出了對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的要求。
3.3 增強系統可控制水準
空調的使用是為了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度。而通過空調系統實現此目的要通過空調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風力、風向、風速、平均環境輻射溫度的改變,對人體產生作用。人體是否舒適,是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因此,對空調的控制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溫度。現在實際狀況是,對空調的控制僅僅局限于溫度上,認為只要改變溫度就可以讓人產生舒適的效果。但事實上,這會使舒適度受到很大的影響。在空調控制時,可以以濕熱環境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采用SET或PMV為指標,對空調進行調試。這樣就可以在不改變舒適度的前提下,為整個系統節能30%。
3.4 推廣新能源在系統應用
事實上,空調的巨大能耗已經成為其發展的瓶頸,以后采取低品質可再生資源將是通暖空他的發展趨勢。這樣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我國地源熱泵空調系統。該系統以地下恒溫層的土壤熱來提高系統自身的COP值,使得該系統消耗的能源總量大幅降低。這些新能源的采用對節能和環保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是以后空調系統發展的方向。
4 結束語
節能減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中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根據建筑功能空間提供更經濟與穩定的系統運行模式,以便降低建筑工程維護經濟損耗,并提升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舒適度,同時憑借網絡信息化監控平臺,更便于空調系統的管理,由此也有效降低了系統故障發生的概率。故而,在論述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節能減排期間,必須明確節能減排理念的核心與內容,并提供有效的履行措施,才能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韓振宏.關于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節能減排的探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8).
[2]張小明.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的節能減排措施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2).
[3]劉燁.探究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的節能減排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9).
[4]羅敏龍.分析建筑暖通空調工程的節能減排設計方案[J].建材與裝飾,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