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兵
摘 要:建筑設計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的有效論述,不但有效為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提供完善的線條指向性,以此為后續城市形象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加完善的平臺,同時憑借環境藝術對建筑氛圍的影響,能夠更好的解讀建筑環境中的文脈,為我國特有的建筑形式提供深入探究的基礎。本文基于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的研究展開分析,在明確環境氛圍營造與藝術表現形式的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建筑設計工作體系的拓展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建筑設計;藝術氛圍;線條韻律;環境藝術
1 線條韻律的藝術性分析
建筑線條在設計工作中的定義,可以由建筑整體和建筑局部兩個方面分析。其中,建筑整體線條決定了建筑風格,也確定了建筑后續構建的形式。在設計工作中,建筑整體線條的分析工作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因為建筑線條影響著建筑結構與建筑功能空間的組合形式,也因此整體線條的確定具備較大的困難性,但也正因為如此,能夠為建筑整體感官營造出不一樣的藝術形式。例如,傳統哥特式建筑便是通過復雜的花紋與尖角塔樓構建的形式,在藝術感官上極富有棱角的感覺;而巴洛克式建筑則具備圓頂與淺色調的特點,在柔和美的表現方面更具優勢;我國徽派建筑主要以白墻青瓦和豐富的屋頂形式作為特點,通過與周邊環境與人文的融合,往往能夠呈現出靜謐的感受;而北方明清時的京派建筑根據墻柱顏色及屋頂組合形式,則主要以恢弘大氣為主。其次,線條韻律在建筑局部中的應用,更能夠在建筑形式上增強細節表現,在同種建筑類型中形成不同的藝術感受,更有助于建筑地區特異性文化的滲透,以此彰顯出不同的文化特點。
另外,站在線條韻律展現形式角度來看,存在直線與曲線兩種情感鮮明的組合形式。其中,直線因素在應用中,以哥特式建筑最為顯著,憑借棱角與直線交叉形成的空間組合形式,能夠為人們營造出一種穩健的感受,同時在細節方面大范圍的運用直線元素,也賦予哥特類建筑獨有的韻律。再者如我國北方建筑中金廂斗底槽等建筑形式的運用,在建筑內部空間中嚴格規劃了對稱性這一概念,使得建筑形式規矩且具備莊嚴肅穆的感覺,同樣是直線元素的一種有效體現,最具備參照意義的便是故宮建筑群。
而曲線元素在建筑形式中的應用,更多是彰顯出靈活性,以此強調空間組合的感官舒適度。例如,巴洛克式建筑便尤為注重曲線的運用,最明顯的便是穹頂的構建,不但標明了建筑形象的主次關系,為整體建筑營造出追求自由的氛圍,更賦予了建筑更加豐富的組合形式,通過精細的曲線韻律裝飾應用,從而營造出了富麗堂皇的氛圍;再如,我國蘇派建筑中便經常能見到曲線元素,例如屋頂、窗口、門廊、景物中,便由靈活的曲線元素與周圍環境氛圍相融,以此強調建筑與自然環境相互滲透的概念,不但有效提升了建筑感官質量,同時借由環境更營造出了一種獨有的靜謐感受。由此可見,直線與曲線元素在建筑形式構建中各有優勢,同樣相互融合更能夠為建筑提供不同的感官條件。但在此期間需要注意,直線元素可以單獨成為某類建筑的風格基礎,但曲線元素憑借結構等多方面影響,必須與直線元素相結合設計,才能確保曲線元素在韻律方面具備表現力。
2 線條韻律對環境氛圍的營造
建筑線條是建筑藝術性最直接的表現,并且以建筑協調性方面來看, 建筑線條更能表現出豐富的藝術情感,為精神文明環境的有效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拓展平臺,同時更營造了獨有的藝術氛圍。由此可見,建筑線條與環境藝術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關系,二者既能相互獨立也能相輔相成,期間在建筑藝術感營造過程中,通過線條韻律所表現出的藝術氛圍,能夠有效將建筑空間組合形式與環境融合,以此彰顯建筑與自然和諧的思想。
線條韻律對環境藝術氛圍的營造首先表現在對于藝術氛圍整體、統一的構建理念。建筑中的線條是依附于建筑之上,而建筑又是依附于環境之中,因此脫離環境的線條是不存在的。建筑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之初需要根據環境的特征來考慮建筑風格和藝術表現,之后便用線條來對建筑的整體風格和藝術表現進行整體、統一的勾畫。這些勾畫包括對建筑外形的設計,如:高度、寬度、長度、臺階、門、窗、屋頂、走廊等。這些設計看似簡單,但卻是建筑風格和藝術表現的基礎,而且一旦施工后更是無法改變的,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被稱為固定元素。線條韻律對于環境藝術氛圍的營造首先便是對于建筑設計藝術中固定元素的藝術表現,這種表現一旦確定便很難更改。如同一個人的骨骼一旦確定,這個人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就固定了一樣,后期的裝扮也只能是在這基礎之上的一些簡單裝扮,而無法從本質上改變一個人的整體藝術特征。線條韻律對環境藝術氛圍的營造其次表現在對于一些半固定環境藝術元素的設計,也就是建筑的內部設計。建筑的目的是為人提供工作或者生活的場所,所以只有外部設計而沒有內部裝飾的建筑是無法起到建筑應有的基本作用的。
3 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的結合
線條韻律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式營造著建筑環境的藝術氛圍,環境藝術也同樣為線條韻律的藝術解讀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文脈。每一種藝術的產生都離不開它所在的時代、地域和民族,是時間、空間和人共同創造了各種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建筑設計藝術中的線條韻律也只有放在它所在的環境文脈之中才能夠被更好地解讀。例如,我國安徽黔縣的宏村等村落,其建筑的格局、室內陳設、界面的修飾、庭院的綠化、道路的鋪設乃至生活中使用的器具,都鐫刻著人間滄桑,記錄著流淌著的歷史。這些傳統的徽州建筑是由明、清時期徽州商人出資建設的,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造詣。
線條的韻律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設計語言,不可能脫離環境而單獨存在。建筑設計藝術中的線條韻律產生于建筑環境,在營造著建筑環境藝術氛圍的同時也在建筑環境的藝術氛圍和文化氛圍中被解讀。環境本身也具有文化屬性和藝術特征。自然環境的形成、穩定需要較長時間的沉積,建筑環境的建造和使用同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樣需要時間的磨礪。所以環境與建筑環境本身就包含著歷史、文化和藝術氣息。建筑環境同時也是對一個地域在那個特定時間內的文化和藝術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現。建筑中的線條韻律融于建筑環境藝術之中,特定的藝術環境造就了建筑中特殊的線條韻律,線條韻律的出現反過來也為藝術環境增添了藝術表現力。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4 結束語
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的融合是確保建筑設計思想先進的前提,其中二者融合不但能夠為建筑功能組合形式提供保障,以此組建更加細致且完善的藝術體系,同時憑借生態環境的烘托,更可以增強建筑在形象方面的彰顯力,以便為后續城市形象構建打下扎實基礎。故而,在論述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期間,必須明確線條韻律在建筑形式中的體現,并分析與環境藝術的關系,才能確保后續建筑設計工作開展具備更先進的思想認知。
參考文獻
[1]姜艷艷.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7(2):261-261.
[2]劉愛萍.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7).
[3]徐恩國.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7(14).
[4]張大偉.建筑設計藝術中線條韻律與環境藝術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8(4):00050-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