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 要: 在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通過灌溉可以有效的保證農作物的產生。但由于當前水資源十分緊缺,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力發展節水灌注,即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具體需要與各地區實際情況相結合,選擇適宜的節水灌注技術方安,以此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高效應用。文中分析了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的意義,并進一步對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意義;應用
1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的意義
由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通過合理運用節水灌溉技術,結合農田水利工程的特點和地區的優勢,構建良性循環體系,以此來全面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水平,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發展。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綜合運用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利用最少的水資源完成最多的灌溉任務,提高農田的產量和質量。而且通過推廣節水理念,可以使農田水利工程更高效的完成灌溉任務,促使農田水利工程的穩定發展。各地的農業發展投入都存在著差異,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重視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可以優化重組農田水利工程,進一步促進農田水利工程功能的完善。而且節水灌溉技術與當前時代發展需求相符合,通過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可以促進農業的合理規劃,為各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2 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2.1 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是一種運用比較廣泛的節水灌溉技術,能減少灌溉用水在經過輸水渠道時由于渠道土質滲漏而造成的浪費。目前實現渠道防滲主要有兩種方式:①改變渠道土壤的滲透特性,即通過物理手段,利用壓實、淤淀及抹光等手段來改變土壤縫隙距離從而提高土壤的緊密程度,以達到水分難以下滲的目的;或者是通過化學手段,在土壤中摻入一定比例的化學材料來增強渠道土壤的不透水性。②在渠道底部放置防水層。常見的方法是通過混凝土澆灌,在渠道底部布置不透水的混凝土渠床,從而達到渠道不透水的目的。在實際情況中,通過渠道防滲處理,可以在渠道輸水的過程中減少50~90%的水分損失。此外在灌溉輸水渠道的設計中,應當以U型渠道為主,這樣一方面可以實現輸水流量狀況的改變,另一方面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斷面,從而保證該技術在農業灌溉中的工作效率。
2.2噴灌
在應用噴灌技術時,主要是利用管道來輸送有壓水至灌溉地段,使有壓水通過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實現均勻噴灑,完成對農作物的灌溉。噴灌是一種具備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的灌溉方式,主要以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軸式、鄭盤式和輕小型機組式噴灌為主。在采用移動管道式噴灌方式時,通常需要在地下埋設輸水干管,而且田間支管和噴頭可以拆裝搬移和周轉使用,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資。固定管道式噴灌無論是管道還是噴頭都需要固定安裝在田間,不僅灌溉效率較高,而且易于圖片緊夾,對于經濟作物進行灌溉更具適用性。
2.3微噴
微噴是一種較新的噴灌形式,主要以吊掛微噴和地插微噴為主。多用于農業溫室大棚中,相較于噴灌方式,微噴更加省水,噴灑更均勻。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微噴主要是利用PE塑料管道來進行輸水,并利用微噴噴頭來進行局部噴灑灌溉。可以將微噴改良為自動控制系統,并與施用化肥相結合,這對于提高肥效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4滴灌
2.4.1固定式地面滴灌
一般是將毛管和滴頭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千、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整個灌水季節都不移動,毛管用量大,造價與固定式噴灌相近,其優點是比較節省勞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簡單并且便于發現問題(如滴頭堵塞、管道破裂、接頭漏水等),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陽曝曬,老化的快,而且對其他農業操作有影響,還容易受到人為的破壞。
2.4.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
為降低畝投資只將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間,而毛管及滴頭都是可以根據輪灌需要移動。投資僅為固定式的5~75%。這樣就增加了移動毛管的勞力,而且易于損壞。
2.4.3膜下灌
當前部分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會采用地膜栽培技術,針對于地膜栽培作物的地塊,可以在地膜下面布置滴灌毛管,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發揮出滴灌的優點,而且還不會有地面無效蒸發產生,并進一步解決了地膜鋪蓋后灌溉困難問題。
2.5低壓管灌技術
在利用低壓管灌技術過程中,其通過利用低壓管道來代替渠道,通常情況下低壓管道的壓力需要控制在0.2MPa以下。低壓管灌技術應用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利用普遍的硬塑料管和塑料軟管作為低壓管灌的管道即可,造價較低,則且低壓也不會影響到管道的性能。低壓管灌技術在當前許多發達國家應用十分廣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通過利用低壓管灌技術,其采用管道進行水資源傳輸并完成灌溉,不僅有效的減少了水分的蒸發,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滲透,實現了水資源的有效節約,全面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在同樣灌溉面積下,其所耗費的電量較少,實現了用電的節約。另外,采用低壓管灌技術時,管道施工面積較小,不僅施工成本較低,而且還能夠實現土地資源的節約。
2.6雨水集蓄利用技術
雨水集蓄利用技術主要通過利用相應的技術來實現對雨水收集,在農田需要灌溉時將所收集到的雨水及時輸送給農作物。雨水集蓄利用技術在一些季節性缺水和干旱地區具有較好的適用性,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和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技術可以實現農業和生態環境的雙贏。
2.7間歇灌溉技術
當前間歇灌溉技術的優勢比較明顯,在整個應用過程中使用間歇灌溉技術形式,符合實際要求,在整個預設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提升資源使用率是關鍵,結合尾水量控制形式可知,該技術形式的應用優勢突出,結合現有報道資料可知,在預設管理中水資源的有效化應用是重點,農田中的水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停止灌溉,水資源充分滲透后,能提升灌溉效率,結合土壤速度以及孔洞快速閉合等方面因素,如何達到滲透是關鍵,能符合實際要求,實現農田水利的整體進步。
3結束語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針對于當前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現狀,需要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以科學和節約用水作為前提,做好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節水灌溉工程具有復雜性和系統性,涉及到諸多因素,但其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促進農業穩產高效的重要措施,將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進行應用,全面提高農田灌溉率,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為農村經濟的更快更好的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 賀.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0).
[2]李融雪.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與技術要點探索[J].建筑知識,2017(01).
[3]馬依拉·卡地爾.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研究[J].珠江水運,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