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金融行業作為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金融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的海量數據,能使其在各個方面均得以提升。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闡述了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的互聯網行業的未來發展模式,以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
引言:大數據行業在不斷地發展,其影響力已經觸及到了各個行業之中。互聯網金融界作為與大數據技術的同時代的產物,兩者之間的融合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界帶來巨大的變革。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能夠為互聯網金融創造更多新的發展途徑。
一、我國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
在我國的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的前提下,金融行業也隨著互聯網科技而快速地進化著。作為新時代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呈現著極其繁榮的態勢。以多種第三方交易平臺為基礎,互聯網金融行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運用便利的互聯網,能夠隨時進行金融貿易的操作,使得金融貿易的風險更容易規避,操作成效性也更加顯著。在互聯網金融極大程度發展的過程中,小額交易貸款、債券的買賣、理財產品的管理等也變得更加方便。這種互聯網金融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金融貿易方式的空間局限性,使得投資者的交易手段與風險控制過程更加動態化、高效化。但是在整個流程操作的過程中,由于互聯網技術本身的缺陷,使得用戶本身難以進行信息的篩選,導致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中的風險提升[1]。
二、大數據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分析
(一)C2B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化
C2B模式是指客戶(customer)與商家(business)進行直接聯絡的一種金融交易模式。C2B模式以客戶為交易的中心,是一種將多個用戶與單一商家進行聯合,以構成向中心輻射狀的交易網絡的一種互聯網交易模式。C2B模式改變了傳統金融交易過程中用戶與商家一對一而出現客戶劣勢的情況。作為金融產業而言,客戶的選擇性更加多樣,為了保證進行交易的商家能夠獲得合理的收入與報酬,就必須要保證金融企業推出滿足客戶的需要的產品,保證客戶的體驗,才能在不斷擴大的C2B交易規模之中搶得先機。但是C2B金融模式由于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其服務成本高,且風險控制難度高,因此,在發展C2B交易模式時,要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盡可能地對風險評估信息進行收集,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客戶的意向,建設“雙贏”局面,以最大限度減少成本消耗。
(二)依賴大數據平臺的風險規避工作
大數據平臺的優點之一是信息的廣泛性與時效性。也即是說大數據平臺下的資料都有著反映當前市場信息的能力。因此,進行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的風險評估工作時,首先,要對風險評估信息進行篩選,并對篩選完成的信息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依賴于大數據算法的先進性,同時也是對金融企業的風險評估部門的一個考驗。風險評估部門應當熟練地對大數據平臺篩選出來的信息進行高效地風險評估,使企業能夠順利地規避風險。同時,互聯網金融平臺要提升風險評估部門的效率,利用互聯網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最終得出風險評估結果,通過這一套封閉的流水線式的評估操作系統,能夠有效地對風險進行預測,以防止企業因判斷不當而出現的財務風險。
(三)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平臺
隨著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興起,互聯網金融行業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第三方平臺均提供了相關的增值金融業務。隨著現代人的財務管理意識的提升,第三方支付平臺也開始逐漸豐富自身的業務類型,并積極展開與其他業務間的聯系與合作。第三方支付平臺很有可能并沒有相關的金融產品的策劃與營銷經驗,因此就會招來附屬或是同級的公司組成集團進行商業活動,這樣就給互聯網金融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商機,同時也使互聯網金融業務能夠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大量穩定的用戶基礎中開拓營銷渠道,并在推動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的過程中使我國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
(四)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連鎖服務
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開展,主要是依靠相關的互聯網渠道進行的。對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能夠使互聯網金融服務與互聯網產業鏈相聯系,建立相關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平臺,比如知名理財軟件“支付寶”即是把互聯網金融理財與各種產業聯系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全功能商業平臺。用戶在進行商品的搜索時,利用大數據技術的關聯服務為用戶推薦他想要的產品,并結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搜索習慣等推出更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理財產品,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并提升金融服務的買賣雙方之間業務對接的流暢性。在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互聯網金融服務以多平臺連鎖的方式進行了業務的拓展與推廣,提升了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為我國的互聯網行業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2]。
結束語:將大數據技術與互聯網金融業相結合,使互聯網金融業在大數據技術提供的海量信息之中獲得金融決策過程中的有力依據,并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決策過程更具科學性,從而有效地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同時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互聯網金融行業也能夠實現風險規避、優化經營與營銷方式等,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定性提供優秀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歐陽楚堯.試析大數據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模式[J].時代金融,2018(29):48.
[2]梁棟.淺談大數據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模式[J].納稅,2017(35):149.
作者簡介:高雅楠(1997.06.05),女,籍貫:山東濰坊,職稱和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或專業: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