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
摘要:近些年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不斷發展與創新,使得水利工程的總體質量不斷地提升。地基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對水利工程的總體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由于水利施工技術的不斷提升對地基的承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加強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的關注。因此,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地基處理技術
現代地基處理技術融合了國內外的最新方法,采用多種結構方式穩固地基,使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發揮突出作用。而水利水電工程因為給人類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工程建筑也越來越普及化。通過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水利水利電工程建設也有了更具創新性的要求,這也對其工程設計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著地基處理技術不斷優化其發展渠道。
1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常見地基類型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因為其所處地區的特殊性,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基類型,絕大多數的地基都需要我們進行必要的處理才能進行后續的建設,就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常見的地基類型來看,其中較難處理的主要由以下幾種:
1.1可液化土層
可液化土層指所處地基土壤在外力的干擾下出現孔隙水壓力上升現象,最終導致土層的抗剪強度降低甚至是消失的一種土層,這種土層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我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失敗,尤其是對于地基上層的建筑產生安全隱患,嚴重的會導致整體建筑的坍塌,是需要我們采用地基處理技術進行必要改進的一種土層結構。
1.2淤泥質軟土
淤泥質軟土也是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種較難處理的地基類型,其主要是指一些含水量較高的、土壤抗剪強度較低的土層,這種土層一旦遇到較大壓力的話就很可能產生土壤的流動,進而導致整個地基的變形,最終影響到地基上層建筑物的安全性,具體的類型有淤泥質土、腐泥和泥碳等,這種淤泥質軟土主要存在一些土壩壩基上,穩定性極差。
1.3多年凍土
多年凍土: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長年的低溫導致的土層長時間的受凍而形成的一種土質,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部地區,比如新疆就是凍土常見區域,多年凍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來承載力較大,符合我們進行地基處理的要求,但是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多年凍土的流變性特點,一旦多年凍土在后期使用中出現變化的話就會導致整個凍土地基的崩潰,所以需要我們事先進行處理以確保凍土地基具備長期的承載力。
1.4巖溶
一般喀斯特地貌區加固水利水電工程就是以此發展經濟,實現蓄水灌溉,使石漠化嚴重地區可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但是一般巖溶地區土質易破碎,巖體較多,不利于地基設計,所以,需要對地基的置換、巖體的改造進行技術處理,完善工程設計。
1.5深厚覆蓋層
深厚覆蓋層一般由于長時間砂石堆積而成,在河流地區較為常見。所以水利水電工程地基處理經常會遇到這種類型,而一般建設在這種深厚覆蓋層上,會導致地基容許承載力減小和沉降變形的問題,以致影響地基的平穩,在對此地基處理技術上需要完善補進。
1.6飽和松散砂土
飽和松散砂土的承載力強度和穩定性很差,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產生錯位或是變形,嚴重時影響地基穩定與安全,因此在此類地形上必須依靠地基處理技術進行加固處理。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注意事項
建設中會常碰見的一些較難處理的地基類型,在地基處理技術設計過程中應提前做好且做其充分的資料收集了解。
2.1施工前準備工作
謹慎細致且到位,它是貫穿整個工程的始終。準備工作是施工的前提,它涉及各個方面,例如施工現場的征地,水電,通信,設施的布置;施工人員隊伍的組建以及對各個層次的施工人員的工作職責的分配和工作時間的安排;工程物資,建筑設施和材料的購買;選定建設監理單位等等各方面。施工的準備工作,要堅持統一領導和分工合作,有專業人進行更新流程和監督,才能加快建設進度。
2.2工程地質的勘探
工程地質勘探主要的內容就是根據對地質進行專業性的調查,可以根據以往已有的遙感照片,水文地質等已有的報告和資源,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調查和測繪,以及巖石測試,觀測見土試驗,現場原型觀測,巖體學試驗等各種測試,編寫出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水利水電的工程設計之前要先了解工程地質條件,是否能夠在此地質上建筑且安全,再根據建筑物的結構來觀察它是否合適地質環境,對應的選擇最佳的地基處理技術進行設計,如果對于當地地質勘探不嚴謹和透徹的話就會嚴重的影響設計方案和工程質量及工程建設進度。
2.3合理選擇處理方案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墊層法、強夯法、砂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等多種方法。針對工程的地基具體狀況選擇出最佳的地基處理方案,合理的預算和控制施工的成本,關于地基處理機械、材料預算和建筑成本等。綜合各個方面的狀況選擇出最佳的設計方案,確保地基處理的效果和質量達到規范設計標準。
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地基處理技術分析
3.1換土技術與強夯技術
對軟土地基進行換土熱層法,通過運用能夠滿足工程需要的材料替換軟土達到強化地基基礎的作用,首先要將軟土挖走,填入適合工程需要的材料,并進行夯實處理。通過機械和施工設備的擊打產生的撞擊力對地基進行壓實,還可以有效減小土壤的孔隙,提高地基強度承載力。在進行強夯法施工時要注意施工的程度,最大化的提高基礎的穩定性。
3.2動力排水與旋噴技術
軟土地基的特點就是含水量高、強度低和透水陛差,這就決定了其容易變形和沉降,在施工中就要對其進行吸水處理,降低含水量,從而提高強度。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載性和強度,實現緊實地基的目的。另外,旋噴技術是通過噴槍進行高壓噴射,漿液在噴射中會剝落土體中的土粒,漿液與剩下的土粒進行組合形成新的硬樁,從而提高地基強度。這兩種技術都對施工人員的能力和技能有較高的要求。
3.3添加劑法
添加劑法是通過改變土壤的性質進行的,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水泥、生石灰等進行攪拌,調和的比例以實際的施工需要為標準,把調和好的添加劑放入土壤中,這種施工方法使得軟地基的強度得到加強,近而增加地基的穩定性,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安全。
3.4樁基法
如果軟土層比較厚、分布的面積比較廣、含水量比較高,那么就可以理應這種方法來對其加固處理。對于早期的一些樁基,一般是利用砂石來做水泥樁,但是隨著樁基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水泥樁已經慢慢的被淘汰,而預應力管樁以及鋼筋的混凝土樁已經在不斷的得到應用。這種樁就具有質量高、成本低、承載力強、以及方便快速的進行施工等等特點。
此外,還有加筋加固法、硅化加固法等等,這些都已經在不斷的發展著,增加了對軟土層的應對措施。
4結束語
水利水電設計工程地基處理合理性的保證是促進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得以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積極的采取措施對水利水電設計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水平進行提升,這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作用的發揮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地基處理技術簡述[J].孔佑潔.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3).
[2]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J].葉敏.科技風.2016(22).
[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文艷萍.陜西水利.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