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佳男
摘要:現代船舶建造的模式主要是總裝式建造模式,基本的特點是以中間產品進行組織生產,顯著的特點是以托盤管理為核心對生產設計、舾裝件的生產、采購、集配、安裝等關鍵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
關鍵詞:船舶建造;現場;舾裝件;管理
1中國船舶舾裝技術的現狀
雖然中國近年來的舾裝技術發展相對于西方國家的發展較為迅速。中國船舶舾裝市場發展相對緩慢,但隨著國內船舶舾裝市場的迅速發展,國家產業政策為舾裝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高新技術的應用,提高國內民用船舶行業技術水平。區域舾裝技術在中國船舶制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根據國際標準,可以對現代造船技術的應用做出分類,即為傳統造船技術,但是舾裝問題依然存在,主要的原因是當代世界先進技術的應用中,傳統造船技術包括預安裝技術和制造技術。當代世界先進技術的代表是外殼與涂層的融合。中國的造船技術用于區域舾裝安裝和分通道施工中,對于技術進行了改進,但是主要的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即船舶生產環境不良、設計和生產的精度不符合標準、立體建模技術缺乏完善性,精度控制的技術水平不如西方發達國家。
由于技術水平不高,必然會影響區域舾裝技術的應用。為了縮短中國與國際之前的相關技術水平差距,就要提高設計方法,改進技術應用策略。此外,還可以應用一系列科學信息技術提高現代船舶舾裝的設計水平和技術水平,促進中國造船業更好地發展,比如應用一系列軟件模擬船舶的三維環境,用以提高設計的精度和準確性。舾裝件加工作業范疇
在現代造船模式中,中間產品的概念被賦予重要的意義,在殼、舾、涂三大作業區域中,船體和涂裝以分段作為中間產品,而舾裝是以托盤為中間產品進行管理的。
所謂的托盤有兩種含義:一為物理托盤,也就是用于裝載舾裝件的實際存在的由鋼材構成的托盤架;二為邏輯托盤,依據作業區域、作業階段和作業類型的不同劃分出來的單元,是生產設計和生產管理的最小單位,也是采購、制作、集配和安裝時的最小單位,它的劃分必須遵循不跨區域、不跨階段、不跨部門的“三不跨”原則。
同樣的舾裝件的加工、計劃、管理也是以托盤為單位進行,一個托盤往往對應了一個分段/總段/區域階段的部分舾裝件,而這些舾裝件中有部分所需要的加工類型比較特殊,數量也相對較少,為此特意購買設備并規劃車間布置形成對應生產線的做法,未免有些得不償失的,因此采取訂單的方式請外協廠來進行制作屬于非常常見的模式,還有部分舾裝件如螺母、墊圈、電極等能夠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到。
目前船廠的舾裝件加工車間能夠進行制作的舾裝件種類可以劃分成梯子類、欄桿類、設備基座、箱柜類、門類、格柵、舾裝設備類、支撐類、墊板類、擱架類等幾個大類的舾裝件,以及其它部分可以通過舾裝件加工車間的設備完成的舾裝件。在該車間進行生產的主要是小型舾裝件,大型舾裝件由另外的加工車間進行制作。舾裝件加工作業計劃中最上層的計劃是物資需求計劃,它的計劃編制單元是舾裝托盤,也包括了外協件和外購件在內,需要后續舾裝件加工作業的計劃編制人員在制定納期計劃的時候篩選出來。
2舾裝件組裝流程
舾裝件種類繁多,單以該加工車間所涉及數量較大的種類就有梯子類、欄桿類、設備基座、箱柜類、門類、格柵、舾裝設備類、支撐類、墊板類、擱架類等等,彼此間的加工內容也有較大的不同。因此為了讓加工作業更為標準化和專業化,在生產派工的時候,往往會依據托盤內的舾裝件種類以及相應的數量,來將不同的托盤分配給四個班組,形成一個班組負責幾個大類的舾裝件加工,在車間規劃上也據此將裝配區和電焊打磨區劃分成四個區域的。在前期材料加工完成之后,也是依據所屬舾裝件的種類來安置在各個裝配區。
裝配是將材料組裝成舾裝件的過程,通過將舾裝件所需材料匯合在一起,依據圖紙進行拼裝,并使用交直流焊機在接口處進行點焊來固定形狀。電焊工序就是用二氧化碳焊機在舾裝件的點焊處形成堆焊層。再然后進行打磨工序,對材料周圍的毛刺以及堆焊層上的不平整進行打磨。在檢驗合格后,需要對舾裝件進行表面處理,表面處理包括上底漆和熱鍍鋅兩種,上底漆的工作可以由舾裝件加工車間的施工人員進行,一般上一層保護漆即可。熱鍍鋅的作業無法在舾裝件加工車間內完成,這部分作業會需要與商務部之前簽訂過合同的鍍鋅廠進行聯系,確定完成和接收的時間,接收時同樣要做好鍍鋅質量檢查的工作。
3船舶建造現場舾裝件托盤管理的對策
3.1生產過程強調計劃性
船舶舾裝件的技術難度不大,除某些項目對專業化的程度要求較高,需要專門訂購,其余船廠可內部制作。舾裝件計劃有兩種類型:制作計劃和需求計劃。需求計劃是指為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制定單船托盤集配計劃表、雙周滾動托盤需求計劃表、雙月滾動托盤需求計劃表。三份計劃表側重點不一樣但相互補充。標準舾裝件,采取批量生產的方式,確保倉庫有一定的庫存,如果少于最低庫存量,則應該及時補全;非標準舾裝件,由于占據的空間較大且不可替代,所以只能按照需求量進行生產。目前階段托盤管理體制不完善,所以要以外場實際生產為基礎,按照工藝階段,對托盤需求計劃進一步細化,由月度計劃到雙周需求計劃,確保舾裝件的物流狀況。
3.2集配達到最優化
托盤管理表中每一項日期的制定均是以生產計劃中大節點(開工、上船臺/進塢、下水/出塢、交船)為依據,托盤集配部門進行集配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改變整個生產計劃的大節。要以實際生產狀況為依據,適當調整托盤的需求日期,使得托盤集配計劃與實際狀況相適應。如果舾裝件進入倉庫,托盤集配部門按照特性進行分船、分托盤、分類別進行擺放,同時做好標記,對每個托盤需要舾裝件的集配做到最優化。托盤集配過程中,舾裝件缺料的狀況時有發生,應以資金投入等目標為根據進行多屬性的決策,對缺料舾裝件進行最優化分配,達到配送時,將完整托盤直接運輸到生產現場,減少物料占據的庫存空間和面積,將舾裝件的流動速度加快,提高了綜合效率。
3.3托盤的配送、回收
配送是指根據生產部門要求,將所需托盤按照規定時間送達指定地點的過程。根據雙周需求計劃,對倉庫內舾裝件的信息進行核實,按照施工部門指定的時間、地點進行運輸,并與施工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核對、簽收。如果是托盤不合理劃分導致某些舾裝件不能按時安裝,在初級階段解決的措施有兩種:第一,在雙周需求計劃中,施工部門將不需要的舾裝件剔除,托盤集配部門不出庫該舾裝件;第二,如果舾裝件并未安裝,施工部門雖然簽收,但還可送回,托盤集配部門進行確認之后進行重新集配。及時收回置空的托盤,盡最大可能使其處于使用狀態,托盤的配送、回收與最優路徑、運輸方式的選擇息息相關。
結語:
船舶建造現場舾裝件具有種類多,數量多的特點,管理工作難度系數大,對舾裝件進行托盤管理,既有利于庫存大、物料不能及時供應的問題,還有利于成本的降低,縮短船舶建造的周期。
參考文獻:
[1]李毅,羅崢嶸,單玉林.從舾裝角度探討提升造船效率[J].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2016,39(02):28-32+37.
[2]張星,劉建峰,蔣志勇.造船舾裝精度管理研究[J].船舶與海洋工程,2013(03):70-73.
[3]杜巧玲.淺談船舶舾裝件管理[J].船舶,2012,23(04):80-82.
[4]李蘭美,梁華軍.國外船舶舾裝現狀與發展趨勢[J].造船技術,2007(03):4-8+26.
[5]馬紅燕,張光明.淺談舾裝件集配中心管理[J].江蘇船舶,2004(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