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博 李沖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不斷蓬勃發展。在國際社會各事業不斷向好發展的情況下,我國也順勢而為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其中,“一帶一路”策略自從提出以來,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在政策進行的過程中,水利水電行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國際社會中獲得了好的反響。國際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經歷了很多的階段,其中,自行管理,從設計到招標,最后再到建設模式管理和多種管理模式,是很重要的三個發展階段。通過對比國際社會上其他國家的水利水電發展方式,可以提出更好的符合自己國家的水利水電的發展模式,更好的促進水利水電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項目管理模式;水利水電工程;國際項目
引言: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事業不斷地走向國際社會的大舞臺,顯示著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些事業中,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各項經濟戰略的推動,我國的水電行業憑借著多年的技術經驗與施工過程的積累,還有國內外金融機構的資金配套,致力于國際上的水利開發,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和八十多個國家建立起水利水電建設,開發等長期的合作關系。中國在世界水利水電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調查顯示,中國的水電裝機熔爐昂和發電量都是位居世界第一位。隨著各種各樣的大型水電工程的建立,國際市場已經逐漸成為中國水電發展的新的制高點。這樣一來,國際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模式就已經成為了中國水電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不斷面臨的問題。國際社會上的水利水電工程發展的模式也對中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水利水電發展的過程中,盡管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中國的水電行業在海外營收規模上已經處于全球工程承包企業得到前列,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我們的水電行業發展情況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去改正發展的不足,努力把我國的水利水電行業發展的更好,為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貢獻。本文簡單的對我國和世界水利水電工程做了介紹,以促進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的更好發展。
1 國際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發展
1.1 業主自行管理階段
國際水利水電行業發展的時間較早,并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為當地的經濟中帶了巨大益處。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阿波羅載人登月中采取了關鍵路徑法和評審技術,而且取得了成功。這樣一來就使得這個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逐漸發展起來。業主自行管理階段,簡言之就是通過建設單位自己采取的措施,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發揮作用。通過自行出資,編寫項目建議書,直接組織規劃,自行準備材料,開展工程項目的監管和運行等方式,最后完成整個工程的建設。業主自行管理模式主要開始在20世紀50年代,最開始發展的時候獲得了很多建筑商的支持,但是在后來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項目的規模不斷增大,投資的金額也越來越大,施工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到了20世紀末期的時候,就有新的模式取代了業主自行管理模式,沒有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自然而然也就被時代淘汰掉了。
1.2 設計—招標—建設管理模式
設計—招標—建設這個模式也被人們成為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正是因為這個模式比較容易被業主接受,所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個模式就成為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最通用的模式,而且這個模式應用的范圍最廣。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這個模式逐漸被世界各地所熟知,而且這種模式方法成熟,所以在一些小型的水電項目中仍然在用。盡管如此,這種模式仍然存在著弊端,這種管理必須按順序進行,這樣就容易導致工程周期比較長,而且設計和企業之間一般都沒有直接的聯系,這樣對工程的完整性是不利的,所以在現在許多大的水電工程建設中,這種模式應用的也不太多。
1.3 多種管理模式共同發展階段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水電行業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全世界的國際項目變得越來越多,工程項目的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出現的困難也越來越多。根據各個國家的需求,經濟政策,環境狀況等問題,采取更加合適的水利水電建設模式是這一時期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在這一階段,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管理模式。多種管理模式共同發展,國家間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采取不同的策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2 國際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議和意見
2.1 建立有效的施工組織機構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不管是每個國家的水利建設還是國際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都需要建立有效的施工組織機構。建立有效的施工組織機構,是國家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在國際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般都是由董事會和現場管理機構管理,在建設的過程中,董事會主要是負責制定水電工程項目的總體方針和具體的政策,與此同時,為了方便工程項目的實施,也會成立董事會的現場機構,隨時來解決現場需要決定的事項。這就要求在建設的過程中建立相對應的有效的施工組織機構,及時便利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2.2 確保設備材料人力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設備材料人力資源保障體系,是進行有效的項目管理的前提條件。如果想要確保水利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制定相對應的人力資源保障體系。國際工程項目的實施要求調動多種資源共同完成,整個建設過程是復雜而龐大的,因此必須在開工建設之前安排好各方的任務,保證后期的資源補給到位,并確保人員的充沛。
2.3 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
國際水電工程的建設是一個復雜龐大的進程體系,在是施工建設之前,必須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和措施,以及需要規劃好高效的合同管理,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國際水電工程的順利實施。明確各個組成人員的各項任務,盡最大可能確保資源不會浪費。
結語
隨著國際水電項目的日益增多,我國傳統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國際化市場。本文在總結國際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發展歷程的基礎上,闡述了常用的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特點和組織結構,希望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遠亮。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1.
[2]劉卓。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9:165.
[3]許福鑫。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農民致富之友,2014,16: 287.
[4]楊廣.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中外企業家,2015, 26:113.
作者簡介:
楊鴻博(1997.06.14-)男,漢族,河南省內鄉縣,身份證號:411327199706140019,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
李沖(1994.03.16-)男,漢族,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身份證號:12826199403167558,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