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琳
摘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關系到航空安全,是我國航空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我國空中運輸需求量劇烈增長,空中交通流量也因此增長,空域管理環境越來越復雜,這些新變化都對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近年來,由管制員人為差錯產生的差錯事件仍時有發生,對空中交通管制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甚至危及到空中航空安全。為了進一步的避免人為差錯事件的發生,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探究了人為差錯出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關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空中交通;管制員;人為差錯;預防;措施
近年來,我國航空事業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整體航空水平而言,總體上呈現一個良性的向前發展的態勢。但具體到空中交通管理能力而言,還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人為差錯造成的差錯事件是空中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的“攔路虎”,是當前最需要克服的問題之一。
1.空中交通管制人為差錯表現形式與基本特點
空中交通管制差錯事件是指管制結果與預期存在出入和差別,不符合預期的管制目標,當差錯產生,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空域內的交通安全造成威脅。從空中管制全過程來說,能夠引起管制產生差錯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管制設備、通訊設備部件損壞、功能缺陷、程序差錯等等。撇除物環境以外,由管制員人為造成的差錯事件發生的概率最大。
1.1 表現形式
空中管制人為差錯事件的主要表現在“錯、忘、漏”三個方面。
“錯”是指管制員的理解錯誤、操作錯誤、技術錯誤,是管制員在有意識行為過程中發生的錯誤,在具體的人為差錯事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種差錯行為導致的差錯事件也最為嚴重。
“忘”是指管制員知道正確的操作,卻由于分神、意識模糊或者是短暫的遺忘所造成的差錯。這種差錯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但產生的后果同樣十分嚴重。空中管制過程每一個步驟、每一次操作都需要科學嚴謹,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漏”是指在程序、流程、操作上的漏項,相對于前兩種差錯表現,這種差錯的產生往往是由于管制員工作態度和習慣不好所造成的,所產生的后果因“漏”的程度而決定。
1.2 基本特點
以上所陳述的差錯表現形式,其基本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差錯事件在空中交通管制過程中具有不可避免性,這是由于人為操作管理本身所決定的,即便是按照程序運轉的機器,也會因為不可抗因素而產生差錯,管制員的操作也并不能夠保證永遠按照標準,產生差錯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差錯事件基本都會對空中交通安全帶來影響,具有普遍的危險性,無論是以何種形式表現,產生后果都是必然的;再者,差錯事件還具有外部規律性、內部隨機性的特點,也就是產生差錯的情形大部分是空域繁忙時期或者是高峰剛過,管制員處于短暫放松狀態,內部隨機性則是具體到產生何種形式的差錯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2.空中交通管制人為差錯出現的成因分析
產生差錯事件大多不是管制員的主觀意識,而是當時情境下管制員的各項素質達不到空中交通管制的要求。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管制員的專業素質
根據我國現行的管制員培訓機制,能夠成為一名管制員,必然是經過長期的高負荷訓練,擁有系統的航空管制知識體系,并且通過專業操作考核的專向人才。但隨著我國空中交通環境日益復雜,對于管制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新的環境下,要求管制員能夠在氣象、導航、情報、通信等各個領域都有所了解,但最新的技術不斷應用,管制員在理論更新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在繁忙的工作狀態下,專業素質難以適應新的需求,故而造成差錯的產生。
2.2 管制員的心理素質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屬于強度大、壓力大的體力與腦力相結合的工作崗位,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很難勝任。特別是當空域出現繁忙高峰的時候,需要管制員能夠保持冷靜的心理,清晰的管制思路,按照管制流程做出管制決策。管制員心理素質不好,不能夠承擔高流量、高負荷的管制工作強度,繼而會導致在高壓情境下出現心煩意亂、思路不清晰、焦躁的情緒表現,從而會導致差錯的產生。
2.3 管制員的精神狀態
管制員疲勞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管制工作需要管制員高度精神集中,才能保證思維活躍、操作靈敏。但現階段,管制員的排班制度大多是“兩班一休”的倒班制度,兩班之間管制員休息的時間較短,對于管制員的自律要求無疑較高。當管制員處于疲勞狀態下,思維和動作都將會變得遲緩,極易容易造成差錯事件。
2.4 管制員的工作習慣
很多管制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容易犯經驗主義,不注意特殊情況中的特殊條件,不按照相關流程而過分依賴自己的工作經驗,形成不符合流程、規定的工作習慣,當經驗不足以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生差錯事件。
3.空中交通管制人為差錯預防措施
3.1 應激管理措施
基于管制員差錯事件的不可避免性,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控制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為差錯帶來的不良后果,管制班組應該形成一套有效的應激管理制度,避免差錯的發生,或者當差錯發生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將差錯產生的危險降到最低。比較可行的措施例如:執行“重復指令復誦”的規定,在復雜環境下,管制員需要重復機組指令后,才能夠進行管制。
除此之外,空中交通管制人為差錯的預防還需要建立對現場管制工作的風險監督體系。例如,針對管制員的疲勞,可以引進先進的面部傳感技術,制作管制員疲勞預警機制,通過對管制員眼部肌肉來測量其腦部壓力,判斷管制員是否存在疲勞,繼而避免出現由管制員疲勞產生的人為差錯。
3.2 加強管制班組建設
管制指揮工作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各個部門以及同組內工作人員的相互配合,加強對彼此工作范圍、工作標準以及工作內容的嚴格要求,加強管制指揮工作過程中相互操作的配合與提醒,保證管工作能夠在具體的展開過程中變得更加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減少整體管制過程中個人失誤的出現,提升整體空中管制過程中的管制水平和管制質量。
具體工作應該體現在班組的科學搭配上,基于管制員工作環境的特殊、工作內容的特殊,在班組搭配上,應該盡量考慮到班組各成員的性格、技術特長、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年齡以及生活狀態等因素,盡量保障整個班組職權梯度的科學合理,工作環境氛圍的和諧,工作團隊具有凝聚力,從而盡可能提升班組整體管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3 管制員綜合素質提升
提升管制員綜合素質是控制和預防人為差錯產生最關鍵的,只要能夠保證管制員在空中管制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那么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進一步加強管制員綜合素質,還需要獲得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一方面,要制定多方面的能力培養計劃,管制員要想達到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專業操作以及心態抗壓等能力的穩定,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因而在管制員的工作安排中,應當適度的安排培訓學習,不斷提升管制員的管制水平;另一方面,還應當進一步加大管制員工作配比,提升管制員薪酬等激勵工作,降低管制員面臨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熱情,以促進管制水平的提高。
管制員的知識、技能等綜合素質應逐漸提高,將人為因素在空中交通官至差錯中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將會促進航空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超.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情景意識與航空安全[J].中國新通信,2016,18(09):141.
[2]劉強.空中交通管制員壓力分析與行為差錯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04):87.
[3]方悅.空中交通管制中良好管制習慣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266.
[4]邢浩.管制習慣在空中管制中的重要性與對策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