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濤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推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再生鉛冶煉是對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但是由于技術水平比較低、冶煉中處理不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鉛及其化合物是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土壤污染控制的重要內容。基于此,文章首先進行環境影響識別,然后根據冶煉實際情況和排放特點探討了冶煉對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土壤環境管理相關措施。
關鍵詞:再生鉛冶煉;土壤;環境影響;管理措施
引言:
再生鉛冶煉是我國制造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與根本保證,同時對社會其他各個領域的發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我國汽車產業以及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蓄電池產品也日益增加,因此對于廢舊蓄電池的管理與處理給鉛資源的再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文章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就再生鉛冶煉的土壤環境影響與環境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一、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影響的識別
伴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對于土壤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當前我國進入工業化發展的快速時期,汽車消費迅速增長,再生鉛冶煉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土壤的問題,而且就生態污染問題的有效治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再生鉛冶煉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氣廢水廢渣,對區域水資源消耗大、能耗高,鉛污染物的排放導致區域土壤中累積重金屬污染物,最終引起土壤污染。因此,我們要認識到再生鉛冶煉在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分析污染變化規律,可在污染場地環境評估中得到有效利用,提高環境的治理能力。
其次,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影響還會受到時段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影響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具體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應用價值。再生鉛冶煉對土壤環境影響是固體廢物、廢水以及污染排放等過程的再利用,在再生鉛冶煉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源和所排放的污染物都對土壤環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鉛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重金屬元素,農業土壤中含鉛量在2~200ppm,在人口密集,工業區及地球化學礦區鉛含量明顯增高。鉛通常富集于表面土壤,但隨著易溶螯合物的產生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也可能造成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遷移。
鉛在環境中的遷移情況如圖所示,園區整體排放的鉛塵,有一部分被植物體吸收進入土壤。
圖示 環境中的鉛轉移圖
鉛對土壤脲酶和轉化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影響,較Hg2+、Cd2+的影響較小,持續時間影響也較短。土壤中鉛主要以Pb(OH)2、PbCO3、Pb(PO4)2等難溶形式存在,而可溶性的鉛含量低,鉛的移動性和被作物的吸收率都較低,因此鉛主要積累在土壤表層。研究發現,隨著土壤的Eh值升高,土壤中的可溶性鉛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由于氧化條件下土壤中的鉛和高價鐵、錳的氫氧化物結合在一起,降低了可溶性的緣故。
土壤pH值對鉛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影響也很大,一般可溶性鉛在酸性土壤中含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酸性土壤中的H+可以部分的將已被化學固定的鉛重新溶解而釋放出來。當前,被占用的土地一部分可以通過復墾治理得到恢復,再生鉛冶煉對行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物一部分可以由土地的生態功能加以分解和再利用。但是土壤鉛的遷移能力比較弱,也就是說土壤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一些措施或者經過技術處理也很難從根本上清除這些污染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逆轉性質[2]。
二、土壤環境質量現狀分析
再生鉛冶煉廠一般都位于城市的郊區或者鎮鄉一帶,我們從工農業生產現狀分析,就影響土壤環境質量的主要因子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由于污染物進入土壤之后,其遷移能力較弱,加上受到土壤有機質、土壤質地以及土壤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再生鉛冶煉行業對土地、能源、水體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等這些領域的供給和需求可以利用生物生產面積來衡量,影響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濃度和變化,從而直接影響著土壤環境質量。將這些因素作為評價土壤環境質量的附加因子,其大小以相應的生物生產性面積來進行評估,用于土壤環境質量的分析,并可以采用生態生產能力的陸地和水體來表示,參與環境質量的分級或指標計算。
其次,土壤環境質量級別劃分。有相關學者提出將土壤臨界值作為評價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是否威脅人體健康以及生態自然環境,我們都知道鉛具有劇毒性以及持久性等特點,雖然其的濃度比較低,但是我國再生鉛冶煉行業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我國鉛的土壤風險評估含鉛臨界量,選擇和參考七五期間全國土壤環境容量研究中制定的土壤臨界含量數據,將其作為評價土壤環境質量的首要標準,然后就全國土壤背景調查研究者制定所在區域的土壤環境背景值數據[3]。
自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旨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現狀。2018年5月17日,生態環境部頒布實施了《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15618-2018)替代《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新發布的《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較之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相比,設立了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兩個限制,改變了我國土壤質量風險管控思路。
最后,土壤的環境管理。首先,加強建設項目的土壤監管與監督。再生鉛企業應加強對場地土壤污染防治隱患的排查,識別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設施設備和生產活動,并對其設計及運行管理進行審查和分析,確定存在土壤污染隱患的設施設備和生產活動,并對土壤污染的隱患進行評估與風險分級。
其次,建立完善的土壤環境管理體系。企業應配備專業環境管理人員,加強自身環境管理力度,對存在土壤污染隱患區域以檢測方式建立管理檔案。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方法有多種,包括資料收集、現場目測、日常巡查、分析監測等手段,其中分析檢測方法最為有效。在工業企業土壤受污染壓力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再生鉛冶煉企業對場地土壤的監管也日益加重,企業需要進一步對環境影響識別與執行力度進行落實,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加強再生鉛冶煉生產過程的控制與監督,完善環境監測制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汽車行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對蓄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多,同時也給再生鉛冶煉產業發展帶來了發展空間。文章從幾個層面就再生鉛冶煉的土壤環境影響與環境管理進行分析,以此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海娟,寧平,曾向東,祝鵬飛,賀彬,劉曉海.某有色金屬礦區農作物食品安全初步研究[J];云南環境科學;2017年S2期
[2]翁煥新,張霄宇,鄒樂君,張興茂,劉廣深.中國土壤中砷的自然存在狀況及其成因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7年01期
[3]馬瑾,周永章,萬洪富.廣東韓江三角洲南部土壤氟的空間分布特征[A];2017中國可持續發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發展學術年會論文集(3)[C];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