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倫/貴州省盤州市司法局
近年來,貴州省盤州市司法局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原則,拓寬思路、補齊短板、狠抓落實、強化管理,確保工作有方向、行動有目標、落實有措施,切實加強安置幫教工作,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了重新違法犯罪,為全市平安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按照“銜接好、引導好、扶持好、服務好”的思路,加強基地建設,進一步擴大刑滿釋放人員就業渠道。
注重考察篩選,慎重選擇基地。充分利用盤州市脫貧攻堅、產業結構布局、全域旅游、“三變”改革發展平臺,積極探索安置幫教平臺前移工作,選擇安置能力強、經營效益好的企業和農村合作社,建立安置幫教基地。
明確權利義務,規范基地運行。通過簽訂安置幫教協議,明確基地與盤州市司法局之間的權利義務,做好工作銜接、技能培訓、紀律教育、綜合評估,確保安置和幫教效果。

盤州市司法局到六盤水監獄開展親情幫教活動
強化溝通協調,突出業務指導。與基地建立企業幫教正面引導機制,堅持“三個注重”,即注重待遇同等,體現優勢;注重資源整合,技術幫扶;注重以法育人,以情感人。基地以“三個不”(不嫌棄、不歧視、不糾纏舊罪過)、“四個一樣”(政治上一樣對待、經濟上一樣支持、工作上一樣信任、生活上一樣關心)為基本要求深入開展安置幫教工作。
明確就業范圍,把好進出關口。明確基地安置幫教對象主要是“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的三無人員,將身體健康、表現良好、家庭困難、有就業愿望的刑滿釋放人員納入崗前培訓,培訓合格后予以聘用,對經崗前培訓或身體原因無法適應崗位的,進行勸退或另行安置。
目前,盤州市司法局共建立安置幫教基地6 個,有效解決了刑滿釋放人員就業安置困難問題,為預防和減少刑滿釋放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發揮了積極作用。
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監所內外銜接。簽訂互助協議,在刑滿釋放前一個月,由監獄書面函告司法局。對于重點安置幫教對象,監獄提前一周電話通知,司法局提前做好預釋放人員出監前準備,走訪預釋人員親屬掌握其家庭情況、分析安置幫教措施,確保刑滿釋放人員接得回、穩得住。對重點信訪刑釋人員,會同監獄,確定應急處置對策,并指派專人及時接回予以妥善安置,第一時間消除不穩定因素。通過與監獄之間建立信息交互平臺,實現監地信息共享,確保相關文書、資料、信息及時傳遞。2017年,司法局和貴州平安家衛公司簽訂必接人員接回協議,按照標準給予補助,確保必接人員均按時接回,妥善進行安置幫教。對轄區內解除矯正的社區服刑人員實現無縫銜接并全員予以接收。在安置的過程中,對農村籍人員,跟蹤責任田落實情況;對家庭接納但家庭境況較差的,協調相關部門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鼓勵自謀就業門路;對就業確有困難的,幫助協調安置或到基地就業;對親屬不愿接納、無就業門路的,協調民政及相關部門,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就業指導。

盤州市司法局為服刑人員發放法律書籍
開展監地銜接聯動,與多家省內監獄簽訂共建協議,組織法院、檢察院、公安局以及市婦聯、團市委等相關人員,分赴甕安監獄、六盤水監獄、少年犯管教所等監所對盤州籍在監罪犯開展有針對性地政治思想和法治教育,在監獄開放日活動中,為服刑人員播放家庭走訪視頻,發放普法資料、學習用品,開展面對面釋疑解惑,解讀服刑人員普遍關心的安置幫教、社區矯正、就業培訓、精準扶貧等法律和政策問題,介紹家鄉經濟建設、旅游開發、“三變”改革、城鄉變化,使他們能聽到久違的鄉音,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鼓勵、溫暖和關懷,堅定“學規范、強意識、重養成、促改造”的信心和決心。針對監獄服刑人員來信,司法局黨組班子成員親自回信幫教,告知家鄉的變化及其家庭情況,鼓勵他們重樹生活信心,走出犯罪陰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歸。通過與監獄的互助共建、在監幫教,不僅提升了監獄對在監罪犯的改造效果,也為日后安置幫教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充分發揮司法所、村居 (社區)干部以及網格員貼近基層、服務基層的優勢,推行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五走訪”工作法,做到“新接收的要走訪、有家庭糾紛的要走訪、有生活困難的要走訪、重大節日前要走訪、有疾病的要走訪”,在走訪過程中掌握行蹤、收集信息、轉化思想,向刑釋人員發放宣傳資料,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作 《二喜入社》安置幫教微電影,通過微信群向刑釋人員宣傳安置幫教政策,鼓勵其樹立生活信心、勤勞致富、融入社會。制作普法宣傳折頁,宣傳各種法律常識。在各級公共法律服務窗口公示全市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信息,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等,引導刑釋人員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刑釋人員,全員納入法律援助服務范疇。通過各法律服務窗口、法律援助熱線接受法律咨詢,關注涉及刑釋人員的矛盾糾紛,并及時予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