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思思
在我看來,電視藝術家的職業是拍電視,如果電視藝術家創作音樂,其心靈交響與畫面融合,必定是既動聽又好看。
1979 年,也就是四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盛伯驥以作曲的專長考入了湖南電視臺。他在19 歲時寫的歌曲《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被人民音樂出版社《韶山紅日頌》 歌曲集收錄,受到當時臺里領導的關注。且不要小看這是一首簡簡單單的群眾歌曲,但它畢竟是上千首應征歌曲中評選出來的,何況盛伯驥還是一名工廠學徒工。
盛伯驥進臺后,由于陰差陽錯,沒有攤上寫歌的崗位,卻干起了電視編導。四十年來,他從《文化生活》 欄目編導開始干起,不但做過紀錄片導演,還做過晚會導演,參與編導、攝影、策劃的各類電視節目上千個。1998 年,在首屆全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評選中,湖南僅有兩人入圍,盛伯驥就名列其中。而且,電視的各類獎項盛伯驥都有涉獵,如電視文藝“星光獎”、“金鷹獎”、“駿馬獎”、“中國廣播電視獎”,甚至“亞州電視獎”、“中美當代紀錄片獎”等,總共有六十余項。然而,在做電視節目之余,盛伯驥仍沒忘記自已的最愛。他這么多年仍堅持音樂創作,不管作曲還是寫詞,總把自已的情感傾注。特別是他以視覺藝術為本,不但讓作品好聽,更讓作品耐看,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盛伯驥進臺后,在播出科專題組擔任編導,沒多久他就被推選為專題組負責人。由于專題組人員少,而欄目眾多,如文化、科技、生活等,當然也包括少兒節目,幾乎每個人負責一個欄目。因此,作為組里負責人,不但要幫大家搬道具、掃場地,連少兒節目寫個歌曲等這些活,他也代勞了。不到一年時間,由盛伯驥作曲的兒童對唱《對不起,沒關系》 被中央電視臺采用;由曾泉星作詞、盛伯驥作曲的少兒歌曲《秋天多么美》也被長沙市小學音樂教材收錄。
接下來的幾十年里,盛伯驥在做編導之余,對少兒音樂仍是情有獨鐘。2015 年,他作為湖南廣播電視臺常務副總編,為了迎接參加抗日戰爭勝利70 周年重大抗戰題材動畫節目展播,牽頭組織金鷹卡通頻道創作生產動畫片《淵子崖保衛戰》。由于國家廣電總局要求該片要在三個月內完成,故無論從劇本創作、人物設計、動畫制作、音樂創作等方面,必須要打破常規才能趕上時間。此時,盛伯驥除了擔任策劃組織工作外,還接手了該片的音樂創作任務。
動畫片《五子炮——淵了涯保衛戰》,講述的是1941 年冬季,在山東省沂蒙山區淵子崖村,年僅19 歲的村長林凡義帶領英勇的村民用土槍、土炮、大刀、長矛、鐵叉和鍘刀,與1000 多名裝備精良的日軍展開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犧牲147 人的代價,殲敵121 名的英雄故事。
對于這部動畫片的音樂塑造,經過多次深入山東等地采風,盛伯驥認為關鍵在于怎樣運用好既民族化又卡通化的音樂動機,使這部動畫作品不光有較好的故事構架和動畫視覺外還有豐厚的聽覺感受。因此,他在這部動畫片的整體音樂設計上,采用了將民族化音樂動機與動漫風格的粘合、將風格化音樂動機與地域風情的契合、將動漫化音樂動機與戰爭故事的迎合等創作思維,以北方板胡為特色樂器,運用西方弦樂進行情緒對比,以至造成了這部動畫片音樂剛柔相濟、冷暖相比的情感抒發,取得了較好的視聽效果。動畫片的故事背景是在沂蒙山區,于是盛伯驥將流傳于全國的“沂蒙山小調”中的主旋律作為主導音型,將其運用到整部動畫片的主題旋律中。作者并在保持“沂蒙山小調”旋律風格的基礎上,加入大量的切分節奏型,讓這首抒情的小調頓時演變成了剛強有力的歌曲風格,讓聽眾在熟悉的地方小調中感受到中國抗日將領們的雄風,既親切又充滿陽剛之氣。這種切分節奏型的插入,又與動畫片從視覺上呈現出的跳躍性和節奏型高度吻合,使得動畫片中的抗日情節在背景音樂烘托下情緒更加跌宕起伏。這一藝術手法,又充分體現了盛伯驥創作音樂作品不僅好聽,還耐看的特點。
由于電視動畫片《五子炮——淵了涯保衛戰》 在創作上的精品意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該作品列為全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70 周年重大抗戰題材動畫片重點項目之一。同時,該片還在全國電視動畫片領域首次實現“雙衛聯播”,即在湖南衛視和金鷹卡通同時播出,無論在全國校園以及業界都引起了較大反響。這部動畫片播出后,果然收到社會廣泛好評,正如一位網民的評價所言,“在音樂上,采用沂蒙小調式的曲風進行主題曲創作,以音樂烘托劇情的起伏,帶領觀眾回到英雄抗戰的年代。特別是該片的主題曲《在一起》,由于詞曲結合山東民歌富有特色的高亢曲調,給人斗志昂揚的直觀感受。”
由于在紅色題材動畫片上的成功嘗試,接下來盛伯驥又接受了電視動畫片《翻開這一頁第三季》 主題歌的詞曲創作任務,這是一部以孩子們的視覺,以動畫的形式,演繹中學課本中十三個經典愛國故事的動畫片,由于該片馬上被列入了中國共產黨建黨95 周年獻禮動畫片展播項目,其創作的難度和高度不言而喻了。
接手《翻開這一頁第三季》后,盛伯驥不但以音樂作者的身份介入,而且從一個電視節目編導的角度出發,對主題歌在一個節目中的位置及作用進行了多向思考,決定采用先聲奪人,穩健節奏的方式配合動畫、配合故事。因此,在該片的音樂設計中,他盡量采用四分之二拍這種簡單的節奏型,以每分鐘80 拍的速度,形成歡快、朝氣蓬勃的歌曲風格,受到節目制作團隊好評。由于主題歌的節奏型定位,給該片的編導們及動畫創作者帶來較大的發揮空間,使全片的美術設定更精準,動畫制作更精細,畫質表現更精美,劇情呈現更精彩,以至成為融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貼近性于一體的匠心獨運之作。主題歌曲只用了簡單的十個樂句表達了整部動畫片的核心,簡練、輕快的旋律配上充滿童趣的歌詞,寓意著動畫片中的每一個角色既是今天的故事,又是明天的篇章,意指著當今的小朋友既是春天的歌聲,又是秋天的希望。旋律歌詞與動畫內容的融合,從旋律中感受畫面,從畫面中體會旋律,這樣的搭配真是奇思妙想。
2015 年,盛伯驥還為電視劇《戰鼓擂》譜寫了主題歌。由于這首作品將音樂與視覺高度融合,不但在電視劇主題歌的創作方面引起業界的關注,在受眾接收情緒方面也收獲了佳話。如一位軍隊轉業干部在朋友圈稱, 《戰鼓擂》主題歌很能釋放軍人的情感,表達軍人的情懷。他把這首歌錄了下來,每天中午聽一遍,這一天他就心情抒暢了。
《戰鼓擂》主題歌歌詞總共只有十二句,而且呈單段體曲式,但在全曲兩分多鐘的長度中,反復強調副歌部分和切分節奏,以至讓作品伴隨視覺情緒步步引入高潮。正是由于這首歌在合唱部分的重推,更讓受眾準確領受到了劇中主題境界。同時,也正是由于該劇主題歌釋放出的強勁節奏和多情風格,在電視劇多頻次播出的引領下,使受眾對主題歌,也更對電視劇產生了強烈的印象。
據悉,在剛剛公布的2019 年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O 周年紀錄片、動畫片展播宣傳工作的通知》 中,由盛伯驥擔任作詞、作曲的動畫片《五子炮——淵子涯保衛戰》 《翻開這一頁第三季》,雙雙被列入展播名單。
除此以外,業內也廣為知曉,電視抒情歌曲的創作也是盛伯驥所長。歌曲《美麗村姑》 是湖南衛視《鄉村發現》欄目的主題歌。其歌詞的立意與定位很明確,既是中國農村少女情懷的渲泄,又是一代新農村青年對美麗生活的期望。這首歌當年在湖南衛視播出后,在鄉村廣為傳唱,以至在全國優秀流行歌曲創作大賽獲獎。其后,盛伯驥在抒情歌曲方面的創作風格越來越明顯,一批作品受到社會好評。如由盛伯驥作詞作曲的《湘江情歌》 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優秀節目獎;由陸紹陽作詞、盛伯驥作曲的《黎花開了》 也為版權公司爭購;由盛伯驥擔任作曲的紀錄片《飛虎隊》獲美國戴維絲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雖然今天的盛伯驥沒有在電視編導一線工作了,但他以自己影像視覺的職業習慣,仍促使他在音樂作品的創作上對視覺概念極度重視,對視聽藝術的融合有著獨特見解,正如在他今年主編的《中國電視文藝精論》 一書中有著這樣的表述,“從哲學意義上理念上理解,相互融合不意味著相互抵消,只有在相互獨立的基礎上相互吸收,這才是融合的真實意義。因此,對于視頻藝術的融合,不但要努力發揮各自的長處,避免各自的短板,而更重要的是去發現對方的長處,研究對方的長處,吸收對方的長處。在新世紀媒介競爭中,如何博采眾長,讓藝術視覺更新,讓創新步伐更快,是媒體競爭的重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