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輛自行車,我很喜歡它。
我的自行車由黑白兩色組成:車把、座墊、擋泥板、輪胎是黑色的,車架是白色的。車架的設計流暢自然。前端豎管和后端的座管由同樣白色的上管連接起來。上管稍有弧度,上面的貼花是自行車的logo——DAHN,其中在字母A和H之間是由八個三角形(四個黑色、四個紅色)組成的一個近似圓形。貼花上方是一條細細的紅線,一直滑到后叉處。也許是我自己的車子的緣故吧,我是越看越喜歡呢。
我的自行車整車采用鋁合金材料,特別是車架,更是采用了全新壁抽異性管壁,車身輕量化的同時也保證了強度。它采用30速變速設置,白色的全鋁牙盤,帶有大中小不同型號的齒輪,后花鼓帶有白色的10片定位飛輪。上坡的時候,把前邊的鏈條撥到最小號的齒輪上,把后邊的鏈條撥到最大的飛輪上,讓你不知不覺就上了坡。平時的騎行,可以根據路況選擇適當的檔位。需要剎車時,只要輕握剎車把手,自行車就能平穩停下。可鎖死的避震性前叉,擁有強悍的回彈力,不管是在坑洼不平的路面,還是在顛簸的沙路,我騎起來都穩穩當當的,一點兒也不用擔心會摔倒。
我的自行車還可以折疊。不需騎行的時候,我就把它折疊起來。折疊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三步:第一步,降低座管;第二步,折下豎管;第三步,對折車架。然后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把它放在我想放的地方了。如果遇到下雨天,我就會把自行車折疊起來,用我的單人雨衣就可以把它遮蓋得嚴嚴實實。假期,我最喜歡跟爸爸媽媽出去旅游了,這時我又會把我的自行車折疊起來,放在汽車的后備箱里。到了旅游的城市,我就騎著自行車去看風景,省去了徒步的疲勞,遠離了坐車的頭暈目眩,真是說不出的愜意。這種“4+2”的出游模式讓我感到稱心極了,真感謝我的自行車。
我的自行車這么好,我當然喜歡它啦。
開頭沒有扣題。
第二段寫自行車的外形,但是沒有說出外形特點。
第三、第四段寫了自行車的材質,突出了“輕”的特點。但寫自行車的變速、剎車和折疊功能,這是想說明什么特點呢?小作者沒有寫清楚。
結尾照應了開頭,但沒有扣題。
綜合點評
從文章整體來看,它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這表明小作者能夠掌握說明文的基本寫法。但在具體行文時還有下列不足:一是審題不到位。文章主要說明了自行車的外形、材質、變速及折疊功能,沒有體現題目中的“少不了”。二是說明事物沒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只有在寫材質的時候突出了“輕”的特點,其他的諸如寫外形、變速及折疊功能等,都沒有寫出其特征。三是說明事物不夠全面立體。自行車在生活中最主要的功能是騎行,所以騎行感受很有必要寫出來。
升格指津
1.題目中有“少不了”三個字,因此,不僅要抓住所寫事物的特征,還要體現出生活中“少不了”它的原因。
2.寫自行車時,要抓住自行車的特征。可以先寫自行車的外形特點,然后寫自行車的制造材料,再寫自行車的性能特點、騎行感受等。也可以選取其中的幾項加以說明,但對自行車的主要特征都要做重點說明。
3.可以嘗試恰當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也可以適當運用文學手法,增強說明效果和可讀性。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我最愛我的自行車,因為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我的自行車簡約時尚。它主要由經典色——黑白兩色組成:車把、坐墊、擋泥板、輪胎是黑色的,車架是白色的。車架的設計流暢自然。前端豎管和后端的座管由同樣白色的上管連接起來。上管稍有弧度,上面的貼花是自行車的logo——DAHN,其中在字母A和H之間是由八個三角形(四個黑色、四個紅色)組成的一個近似圓形。貼花上方是一條細細的紅線,一直滑到后叉處,仿佛一條紅絲帶在白云間輕輕搖曳。黑色坐墊高高地立在座管上,有一種雄赳赳、氣昂昂的派頭。兩個輪胎上方像小燕子的尾翼一樣的擋泥板,真是優美又不乏時尚。
我的自行車輕巧便利。整車采用鋁合金材料,總長114.8厘米,車重8.9千克。這么輕巧的設計當然是為了折疊的方便。自行車上管的中間處有一個折疊按鈕,不需騎行的時候,隨時可以旋轉按鈕,將它折疊起來。折疊只需要三步:第一步,降低座管;第二步,折下豎管;第三步,對折車架。然后我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把它放在我想放的地方了。出行的時候呢?只需把它折疊起來,放在汽車的后備箱里。騎著它去看風景,省去了徒步的疲勞,遠離了長時間坐車的頭暈目眩,真是說不出的愜意。
我的自行車舒適安全。車身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材料,保證了車子的穩固。低跨度車架讓上下車更方便。鋁合金剎車系統能夠精準控制剎車,只要輕握剎車把手,自行車就能平穩停下。這些都為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空心輪胎和舒適型花紋坐墊的設計又可以有效抗震,保證了騎行的舒適。
曉風輕拂的早晨,我騎著自行車,像春天的燕子,伴著一路花香輕巧地飛進美麗的校園,一天的好心情也由此開啟;夕陽斜鋪的傍晚,我騎著自行車,像歡快的魚兒,徜徉在遼闊的海洋中,所有的疲憊、煩惱都會煙消云散。
你說,我的生活怎么能離開我親愛的自行車呢?
開頭簡潔,扣題。
文章中間段落緊緊抓住自行車“簡約時尚、輕巧便利、舒適安全”的特征。每一段的總領句讓人一目了然。
文章最后通過一早一晚兩個鏡頭,寫出了生活中“少不了”自行車。
結尾再次點題,與首段呼應。
綜合點評
1.緊扣文題,首尾呼應,形式完美。一早一晚鏡頭的選取、外出旅行隨身攜帶都突出了“我”的生活“少不了”自行車。
2.緊緊抓住自行車的特征來寫。從外形到材質,從功能到騎行感受,多面、立體地向讀者進行了清晰的說明。
3.詳略得當。重點介紹自行車的外形、便利;略寫材質和騎行感受。
4.語言生動活潑。
小試牛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建筑,它們或外觀獨特,或歷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義,或有特殊的功能。
請以“我家鄉的 ”為題,寫一篇說明文,向大家介紹某座建筑,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