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會議認為,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迎難而上、扎實工作,宏觀調控目標較好完成,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成績來之不易。
會議強調,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會議指出,2018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2019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打好脫貧攻堅戰,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時要統籌兼顧,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要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會議確定,2019年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三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六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七是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欄編輯/孫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