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江

“解放思想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關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全省上下廣泛開展了“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圍繞補齊拉長“四個短板”,推進“六項重點工作”,著力“七破七立”,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這是一個提升政治站位的過程,要求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從鞏固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的高度,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高度,從關乎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來看待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從而增強政治自覺。
這是一個轉變思想觀念的過程,要求用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破除阻礙發展的思維習慣、思想意識、不良習性,跳出固有思維定式、條條框框和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增強思想自覺,用新的思想觀念、新的發展理念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這是一個深化理論認知的過程,要求全面系統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遼寧振興、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全面深化理論認知,站在新的理論高度看待引領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從而增強理論自覺。
這是一個理清思路舉措的過程,要求緊緊圍繞“六項重點工作”,創新發展思路,推出有力舉措,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從而增強行動自覺。
解放思想的先導作用體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改革是一個利益關系的調整過程。在改革中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對改革的看法也會有所差異。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識,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就顯得至關重要。改革的過程是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過程,也是人們的改革認識轉變的過程。解放思想,就是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站在新的高度和長遠發展的角度全面客觀地看待改革,深刻認識改革的本質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方面利益的掣肘,最大限度地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
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利益關系的調整變得更復雜,調整的層次更深、力度更大、涉及面更廣,在改革中也會遇到諸多現實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改革的頂層設計階段,在改革的推進過程中,面對各種問題多元呈現、相互交織的實際,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打破思維定式,跳出舊框框,深刻透析矛盾與問題,從而認清事物的本質,進一步看明白、想明白、干明白,堅定全面深化改革決心,既通盤謀劃布局,又在關鍵環節、要害之處落子,用重點突破帶動盤活改革全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改革作為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展的長期歷史過程,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改革都不能偏離社會主義方向。改革又是人民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在黨的領導下實現自己利益的過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改革都不能偏離實現人民利益的根本價值立場。在堅持改革方向、堅持改革立場基礎上,還需要想清楚,到底是想通過改革要效率、通過改革要公平,還是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實現一種綜合平衡。這是決定改革向哪里走、改革采取什么路徑、改革力度有多大的重要問題。解放思想的作用在于推動人們全面認清和把握改革的基礎、改革的條件、改革的成本、改革面臨的利益矛盾和問題、改革相關方的利益訴求,通盤考慮、謹慎取舍,從而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在改革深水區和攻堅期,小打小鬧、零打碎敲、邊邊角角的改革已經不足以沖破既有利益格局阻礙,必須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布局。在時間維度上,必須有戰略眼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分階段布局,循序漸進推進。在空間維度上,必須有廣闊視野,立足國情、省情,統籌謀劃改革布局,分層次推進。解放思想的作用體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上,就是要登高望遠、拓寬眼界,把上接天線的要求和下接地氣的需求、把短期的改革突破與長遠的改革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實際、更有操作性。當下的主要任務是在解放思想基礎上,做好補齊拉長“四個短板”的改革布局,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布局,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指出的“在謀劃地區改革發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在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科學做好改革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效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五個有利于”,即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有利于調動保護廣大干部積極性。這“五個有利于”既從規律維度強調通過改革提高效率,又從價值維度強調通過改革增加公平,是“改革思路是否完善、改革舉措是否做實、改革活力是否釋放、改革效能是否提高”的評價標準。解放思想的作用體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效能上,就是要把改革效能的評價標準統一到總書記強調的“五個有利于”上來,統一到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上來。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導,全面深化改革又推進了解放思想的進程,二者具有內在統一性。在這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以改革實踐為根基。實踐創生理論,理論引領實踐;理論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解放思想與改革實踐也是如此。改革是破舊立新的過程,也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過程。脫離改革實踐的解放思想,于改革沒有實際意義;沒有解放思想的引領,改革實踐的方向感、含金量、效能也會深受影響。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改革實踐第一,把改革實踐作為解放思想的源泉,用改革的破舊立新推動思想解放。
以實事求是為前提。推進解放思想,必須始終堅持處理好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的關系。解放思想,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堅持實事求是。特別是在用解放思想引領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畢竟,改革需要付出成本,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改革的實施是有區域性差異的,改革的利益相關方是有利益訴求的,改革是需要階段性推進、層次性發動的,改革的推進是需要良好的時機和社會環境的,改革與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是需要綜合考量的。當下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這就需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
以建立完善制度為成果。解放思想的成果除了以思想觀念的方式呈現,還需要以推動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方式呈現。比如破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牢固樹立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意識,比如破除坐而論道、說多做少的現象,牢固樹立干字當頭、善作善成的意識等。作為解放思想的著力點,需要把成果體現在約束性制度上、激勵性制度上、容錯機制上;作為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同樣也需要把成果體現在約束性制度上、激勵性制度上、容錯機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