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峰 于東生

近年來,本溪市委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全面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堅持區域統籌謀劃、資源整合共享,優勢聯動互補、共駐共建共管,激發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專心答好“城市基層黨建”這道題。
縱向健全“四級聯動”機制強化責任落實
市、縣區、街道、社區逐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思路目標,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市委建立了全市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基層組織建設協調小組,制定了黨建工作例會制度,每半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在縣區一級,成立了由駐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及區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聯席會議制度,區委切實履行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堅持共商共享、共治共管、共促共贏,部署推動黨建任務落實。在街道一級,把駐街有影響力的單位黨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吸收為黨工委兼職委員建立大工委,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轄區內各項事業發展。在社區一級,吸收轄區內單位黨建負責人、社區民警及物業委員會等成立大黨委,共同協商抓各項具體工作落實。
橫向健全“六聯”機制強化共駐共建
充分發揮全市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的主體作用,與駐區單位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契約化”推進共駐共建。
一是基層組織聯建。街道與駐街單位簽訂雙向共建共享協議,社區與所轄單位簽訂共駐共建承諾書,實行交叉任職,現有大工委兼職委員78名,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385名。市城鄉規劃展示館免費對外開放,成為黨組織教育基地之一。
二是黨員教育聯管。建立動態開放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共享黨員活動中心、黨員電教播放室等陣地資源,全市社區建立黨員組織活動開放點169個。溪湖區駐區企業雙花熟食品有限公司與彩勝社區精心設計黨課“紅船精神”,黨員自編自導自演,通過舞蹈、詩朗誦等形式歌頌黨。
三是社區建設聯動。228個市(縣區)直機關單位結對共建228個社區,3.2萬名機關黨員干部與困難居民群眾結成互助對子,協調各方面資源加強社區建設。南芬區郭家社區“道南道北”的農貿市場因多年閑置,市場內雜草叢生。經社區黨委協調,選礦廠組織黨員職工,與社區黨員聯合行動,很快便徹底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四是經濟發展聯促。全市組織開展轄區重點企業、項目單位評議政府部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市住建委為共建單位東興街道新興社區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實現社區居民“微心愿”22個。對居民反映強烈的老舊小區環境差問題進行了整治,共整治樓院7000平方米,建設圍墻2000延長米,新栽種草花2000余株。
五是生態文明聯創。結合主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整合綜合執法、公安、消防、城建等部門聯動拆除違建,動員轄區內駐區單位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鋪設庭院、花壇、綠地,安裝健身器材。彩勝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同舉辦“彩勝進戶三十年,樓棟鄰里一家親”百家宴,大家紛紛圍繞社區變化談想法、說感受,不少老黨員激動得流下熱淚。
六是社會維穩聯防。發揮綜治成員單位的作用,調動轄區內一切積極因素,針對矛盾糾紛排查、信訪穩定等,實行群防群治,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南芬區郭家社區成立了“小紅帽”黨員義務巡邏隊,每天巡邏于社區的大街小巷,為群眾“看家護院”。巡邏隊成員多是廠礦退休黨員,他們在職時享受社區服務,退休后在社區的大家庭里服務于群眾和職工,良性的循環讓社區的治安環境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社區樓院織密組織網格強化社會治理
發揮社區管理服務“草根”組織和黨員群眾的兜底作用,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作為貫穿社會治理的一條紅線,通過優化組織體系,有效延伸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觸角。
一是織密組織體系。按照社區建黨委(總支)、樓院建黨支部、樓棟建黨小組、單元設黨員中心戶的思路,建立起“點、線、面”結合的黨組織體系。居民黨員相對集中的樓院,單獨建立黨支部,居民黨員相對分散的,建立聯合黨支部,全市共設立樓院黨支部274個、樓棟黨小組1676個、黨員中心戶2618個。
二是科學劃分網格。按照地緣型、單元型、單位型對全市城區共劃分網格1916個,配備網格長、信息員、協管員、督導員等網格服務管理人員7918名,把綜治專干、中心戶長,社區直管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單位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平安志愿者納入網格,城區網格覆蓋率100%。建立了常態化內巡排查制度,日巡邏、周拜訪,切實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三是兜底管理服務。通過“10分鐘服務圈”“民情流水線”“AB崗”等多種形式,零距離、面對面開展就業、社會救助、維權等服務,精準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全市建立起8310人的志愿者隊伍,為群眾提供服務11.4萬余次。
主城區打造紅色黨建強化政治引領
市委組織部重點總結提煉明山區把紅色黨建元素覆蓋到城市、街道、社區、樓院、廣場、公園、商圈市場的做法,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一是打造紅色精品示范社區。實施社區黨建固本強基工程,納入市委“三抓三促”重點工作任務,推進社區工作和公益性用房達標升級,累計投入資金3137.9萬元,新建、改建、擴建社區辦公活動場所25個。重點打造10個黨建精品示范社區,精心設計黨支部活動室,高標準推進制度機制、檔案簿冊、智慧黨建等工作,在全市樹立紅色標桿。
二是打造紅色驛站(黨群活動中心)。按照新時代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6個城區設計改造現代化綜合服務中心,發揮紅色引領、學習教育、管理服務等作用。
三是打造紅色主題廣場。在主城區建設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的黨建廣場,以宣傳黨建紅色元素為主線,集休閑、娛樂、宣傳等功能為一體,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紅色長廊50米,宣傳欄17塊。
四是打造紅色主題公園。以占地27公頃的高峪山公園為依托,投資1000余萬元,在公園內建設28處不同規模不同內容的紅色黨建元素,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潛移默化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當中。
五是打造紅色物業。以程家社區紅色物業、錦峪社區歐洲城一期紅色物業為重點,從破解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矛盾突出的問題人手,通過強化“紅色引領”、建設“紅色陣地”、繁榮“紅色文化”,讓物業服務更有溫度。
六是打造紅色商圈。根據一些行業黨員比較分散、流動性大、黨組織活動陣地缺乏的實際情況,在本溪市花卉市場建立花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依托綜合展示區、智慧黨建服務區、名優產品展示區、黨建活動室、才藝展示區等功能區域,為商圈內黨員群眾提供服務。開展“紅色聯盟走訪”,發放《改非公業戶一封信》500余封,按照《黨員經營戶亮牌標準》,將黨員經營戶打造成行業標兵、誠信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