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自媒體的“井噴”,讓民眾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表達的便利。然而,一些自媒體賬號追名逐利不擇手段,娛樂至死沒有下限。有的居心叵測之徒唱衰中國經濟,渲染焦慮恐慌情緒;還有的篡改黨史、國史,故意抹黑經典著作,惡意詆毀領袖和模范人物。于是,人們一遍遍地被相同的“套路”污染視聽,而有的人被裹挾著,良莠不辨,是非不分。殊不知,信仰的大廈一旦被蛀空,就會成為敵對勢力的鼓噪者和幫兇,這決非危言聳聽。
某些自媒體在炮制網絡謠言時,可謂煞費心機地搬來大量數據、論據,援引所謂權威機構或者名人言論等,更為了契合網友“有圖有真相”的期待,還不忘加上圖片和音頻視頻。如果稍微留意,就會發現這些素材、觀點如同浮萍一般,毫無根據。有的甚至采用“渠道回流”“出口轉內銷”的包裝手法。比如,一些在國內沒有得到認可的謠言,經過包裝,以海外媒體報道形式回流到國內,以“被揭露”“被證實”等新面孔重回傳播渠道,以增強其可信度和傳播效果。這些網絡謠言的滋生蔓延,毀壞的是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蛀蝕的是黨的執政根基,其嚴重危害性不可不察。
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這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的基本要求。作為黨員干部,一方面要站穩政治立場,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于網絡謠言善于辨識、敢于斗爭,勇于說“不”。另一方面要強化職責意識,唯有多學習、多思考、多分析、多調研,才能分清謠言是非,擔負起與傳播謠言的人作斗爭的責任,弘揚新風正氣,揭露其險惡用心。相關部門應及時追根溯源,將真相大白天下,讓謠言不攻自破。同時,還要嚴肅查處造謠者、傳謠者,對于那些制造禍端、熱衷“小道消息”的人,絕不姑息,查處一個、震懾一批、教育一片,徹底斬斷謠言傳播路徑,掃除網絡霧霾,還百姓一個晴朗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