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北宋景德年間,真宗皇帝召見了地方官推薦的兩名神童,一個叫晏殊,一個叫蔡伯儒。真宗皇帝很惜才,親自出題試探他們的才學。看到題目,蔡伯俙內心暗自高興:太簡單了。于是眉飛色舞地開始作答,憋著勁兒想要壓倒晏殊。晏殊看到題目后也是同樣的感受,確實太簡單了,而且十天前自己在家里剛好做過。但與蔡伯儒不同的是,晏殊卻如實告知了皇帝,并請求另出一道題。
真宗皇帝對他們的答卷都很滿意,破例賜給他們官職,留在朝廷里給皇太子伴讀。蔡伯儒很快就贏得了皇太子的歡心,晏殊卻頻頻惹皇太子生厭。原來,皇太子年紀很小,只愛嬉玩,不愿讀書。蔡伯儒便陪著他玩鬧,還趴在地上,用脊背給皇太子墊腳,好讓他跨過高高的門檻。晏殊不僅不陪著皇太子玩耍,還總是規勸他用心讀書,如此自然不招皇太子待見。
有一次,真宗皇帝要檢查皇太子的學業。皇太子做不出文章,要晏殊代做一篇。晏殊當即回絕:“此乃弄虛作假,使不得。”任皇太子再三請求也不肯答應。一旁的蔡伯儒卻立刻趕寫了一篇文章給皇太子抄寫。后來,真宗皇帝發覺不對勁,遂追問二人,晏殊又如實稟告了。氣得皇太子惡狠狠地說:“我將來當了皇帝,一定要殺你的頭。”晏殊面不改色地回答:“就是殺我的頭,我也不能作假。”
真宗皇帝死后,皇太子繼位當了仁宗皇帝。沒想到仁宗皇帝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殺了晏殊,而是任命晏殊為宰相。蔡伯儒很不服氣,去問原因。仁宗皇帝說:“以前我年幼不懂事,不知道怎樣識別真正的人才。你和晏殊的才華不分伯仲,可是你為人不誠實,才氣有余,德行不足,讓人放心不下。宰相身負國家重任,應該由晏殊這種德才兼備的人來擔任。”
宋代司馬光有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之重要,在古人眼里可見一斑,這對我們如今選人用人導向也同樣適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在人才的選拔和管理上,要吸取歷史經驗,要嚴把德才標準。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方堪重任。
選人用人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
“政者,正也。”為官者尤須重品德,德須馭才、才須從德,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一個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便能力再強,也不能算是一個好人,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干部。這是我黨選人用人的根本所在,也是一直秉持的優良傳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嚴把標準公正用人,拓寬視野激勵干部,才能造就忠誠干凈、有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才能帶領全國人民走上富強之路。
因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根本一壞,絨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