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現代社會,推進誠信建設、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尤為重要。“新時代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顯示,“新、信、民、嚴、干、法、實、廉、誠、夢”這10個漢字被公眾依次推舉為“新時代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的前10個漢字,其中“信”字位列第二,“誠”字位列第九。“誠”和“信”這兩個字,體現了新時代的價值取向,折射出極其豐富的時代內涵,其所處的位置自是深得民心、深入人心了。
關于誠信,我經歷過這樣一件事:2005年,我隨團到香港旅行,旅行日程安排表上為我們安排的酒店是三星級酒店。抵達香港的頭一天晚上,旅行公司卻安排我們住進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入住時,我心想:是不是得另外加錢啊?拿房卡時,導游平靜地對我說:“放心吧,不會再增加你們的費用的,之所以住這兒,是因為原定的三星級酒店都客滿了。我們旅行公司有明確的服務宗旨,那就是誠信待客。沒有三星的就找四星的,沒有四星的就找五星的,只能往上走,絕不往下挪。再虧,我們也得堅持這樣做,這是誠信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旅行公司的實力所在。”
第二天晚上,換了一個地方,住的是四星級酒店;第三天晚上,住進了日程安排表上既定的三星級酒店。直覺中,就整個旅行團隊而言,這家旅行公司至少在住宿費這一項上虧了不小的一筆,但其誠信度—_這一不可小視的潛在資本,卻在顧客心中無形攀升。
旅行公司在提供旅行服務時,需要講誠信;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要想樹立形象,又如何離得開自身的誠信作為?不講誠信,胡亂作為,不僅不能在一時之間取得成功,還會埋下影響事業發展的后患。
還有這樣一件事:一位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他對店主說:“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兒維修項目,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去談這種生意。這時顧客露出笑容,并滿懷敬意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守住了人格的底線,也就是守住了事業發展的“生命線”。
一個敢于擔當的人,絕對是一個有魅力的人。但一定只能誠信擔當,而不能盲目擔當。誠信擔當就是對事業心存敬畏,敬業負責。能堅持原則,有使命意識。敢于直抒己見,講真話,堅持依法辦事,守住底線。能誠實為人,守信做事。
墨子說:“言不信者,行不果。”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從古至今,真正聰明的人,無一不把誠實守信當作成就人生的寶典。誠信不可或缺。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社會的安全與尊嚴、成功與失敗,都與誠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棵樹枯萎了,可以再植;誠信一旦丟失,卻很難找回。一句話,物性的價值是有限的,誠信的價值卻是無可限量的。
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雖然在生活的海洋中,誠信之舟偶爾也有觸礁的時候,但始終要堅信:唯有誠信,才可能實現人心的互動,鑄造出開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
本欄編輯/白華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