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接觸大量的文本人物形象和社會現象信息,這當然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師要有生命教育的自覺意識,在閱讀目標設計中滲透生命教育內容,在語言鑒賞過程中滲透生命意象體驗,在讀寫訓練中滲透生命情感領悟,為學生健康學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篩選,凸顯生命教育意識。“三維”教學目標中,情感體驗和審美價值方面的目標設計屬于生命教育內容,教師要重視這些目標的實際落實,不能忽視其實踐價值。學生展開多種形式閱讀學習,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對話活動,學生與文本人物、與文本意象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都屬于生命教育范疇。教師要以教學目標形式加以呈現,自然能夠為學生提供清晰的閱讀學習路線。
如教學部編小學語文第六冊《燕子》,教師為學生準備了教學目標:學習生字,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字詞豐富內涵;能夠理解文中長句子,感受春天的氣息,可以用“增添”“偶爾”造句;有感情誦讀課文,形成更多共鳴;掌握描寫小動物外形特點的方法;理解優美詞句,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的心情……。從這個教學目標設計情況可以看出,教師對學生滲透了更多生命教育內容,而且在“知識目標”“方法目標”中都有體現。讓學生通過體會詞語內涵,感受春天氣息,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快樂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力量。可以預想,學生在具體學習實踐中一定可以獲得豐富的生命感知與啟迪,經歷生活教育的洗禮。
教師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學習目標,從字詞到句子、從描寫方法到主題情感,都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提出了具體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在不斷閱讀理解中形成思想突破,豐富生命感悟。
語言鑒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學習目標,教師要為學生做出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豐富閱讀感知體驗。語言鑒賞面對的大多是經典文段內容,這些內容具有豐富的生命內涵價值,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文字運用進行探究,還要對蘊含的生命意象展開深度發掘,讓學生在生命意象感知中形成鑒賞體驗。
在教學《花鐘》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內容,并找到精彩的描寫片段,展開語言鑒賞活動,說說這段文字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和表達效果。學生根據教師指導,很快就進入到語言鑒賞環節。“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有學生對這段文字進行賞析:這里將牽牛花、薔薇花、睡蓮當成人來寫了,就像我們看到動畫片中的小精靈一樣。教師繼續引導:這些花朵充滿了靈性,讓我們感覺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你看到這些花朵會想到什么呢?學生開始討論,紛紛給出個性理解:“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這個動作描寫很經典,使我們響起了‘起床號’,這牽牛花分明是一個哨兵。”“薔薇花綻開美麗的笑臉,讓我們想起充滿陽光的小姑娘。”“睡蓮應該是一個睡美人。”教師對學生個性理解給出積極評價,語言鑒賞漸進佳境。
教師讓學生自行尋找經典片段展開語言鑒賞活動,而且給出有針對性引導,讓學生由花朵想到了什么,學生都能夠聯想到人,想到充滿生命活力的哨兵、小姑娘、睡美人,這無疑屬于生命教育內容,對學生形成立體性教育。
讀寫是閱讀教學的主要訓練形式,教師在發動學生展開讀寫操作時,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在這個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讀寫技巧和方法,還要向學生灌輸生命教育內涵,讓學生能夠展開能力遷移,在讀寫中體現生命價值和意義。習作要體現人物和情感等要素,自然關涉生命教育內容,讓學生審視生命價值,接受生命思想,并在不斷體驗認知中升級學習感知。讀寫屬于標準的創作活動,發展學生個性成為主要任務和目標。
在讀寫訓練設計中,教師有意識讓學生結合生命內涵展開相關操作,其情感領悟會更為直接和具體。如教學《蜜蜂》這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布設了讀寫任務:這篇課文寫了小蜜蜂辨識方向的事情,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呢?以讀書筆記形式呈現出來。學生依據教師要求展開讀寫訓練,很快就完成了相關操作。課堂展示階段,學生都能夠獲得豐富學習啟迪。有學生這樣說,法布爾為證實蜜蜂能夠有辨識方向的能力,親自做了實驗,而且對實驗進行了精心布設,這說明法布爾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也有學生說,法布爾將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介紹得特別詳細,給我們帶來更多啟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這樣才能獲得真知。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符合學生認知成長規律需求,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體驗機會,并在體驗生命美好的同時,培養學習能力。生命教育應該是各個學科的共同學習目標,教師要為生命教育賦予嶄新內容,對生命教育形式展開創新探索,以全面激活學生生活成長思維,完成學生學業認知的成功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