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權
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①
陳炳權
(廣東醫科大學,廣東 東莞 523808)
隨著國家對新疆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的深入實施,眾多新疆少數民族學子來到內地高校接受教育。作為高校學生群體中的一個特殊且重要的群體,新疆籍少數民族的就業情況直接影響著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本文以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研究對象,解讀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狀況,深入分析影響就業能力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策略來提升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就業能力。
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持續增長,截止2017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800萬人左右,相對于2016年增長了30余萬人,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織部分,他們的就業能力及情況會直接影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我國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本文分析阻礙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能力的主要因素,通過找尋切實有效的就業能力提升路徑,幫助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內地高校主要是相對于邊疆地區的高校而言,少數民族學生則是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考入內地高校就讀的學生。1989年開始,國家啟動內地高校支援新疆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協作培養項目,利用內地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來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這一項目推行以來,內地有370所高校參與,累計招收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約十萬人,而且數量逐年增加。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數量逐年增多,學生的就業問題也伴隨而來。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流向區域性明顯,這樣會導致對他們的就業形成沖擊。因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決定了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在內地就業率較低,就業主要流向新疆。伴隨著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西部地區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近年來,絕大部分來內地就讀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畢業都回到了新疆工作,充實到政治、經濟、文化、環保等領域。隨著這些就業人數的不斷增長,新疆一些工作崗位選擇畢業生時,要求也隨之提高,對此,他們更需要提升自身素質。
提升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水平,不僅需要社會和政府的支撐,更需要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
與內地學生相比,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導致他們的就業能力受限。來內地就讀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中,來自邊遠貧困地區的占比較大,他們會因經濟困難、地區差異產生心理壓力。同時,民族文化與內地文化的差異也會造成少數民族學生入校后不易融入校園生活,不能從豐富的活動中獲得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等會受限。另外,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相對薄弱,使得少數民族學生對普通話、英語及信息技術等能力掌握不足,難以吸引用人單位。這些因素會制約少數民族學生的后續發展,進一步阻礙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能力。
就業觀念過于保守限制了少數民族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大部分學生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成長,所接受的就業信息有限,家長普遍認為公務員、教師類工作才算真正的工作,他們往往建議學生選擇相對穩定的政府機構或事業單位進行就業。同時,畢業后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多希望回到烏魯木齊等城市。所以,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回到民族地區就業選取單位和地區較為集中,不僅進一步增加了就業壓力,還有礙這些學生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得少數民族學生人數逐年增加。1978年,新疆普通高校僅有10所,在校研究生有16人,本??粕?.0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不足8000人。2016年,新疆地區普通高校和成人教育學院達到46所,培養研究生的單位有11家,在讀研究生人數為1.72萬,普通本??粕藬禐?0多萬人。高校規模不斷發展擴大,但教育結構與社會需求卻失衡,高校尚不能依據社會對人才需要來培養,導致社會需求與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結構不符,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就業壓力。同時,因民族地區所需人才相對單一化,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達到負荷。
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多來自于邊疆地區,他們因成長環境和所受基礎教育不同,形成了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但內地高校往往忽視這一點,所開展的就業培訓和職業規劃等缺乏針對性,在職業規劃和求職過程中,沒有獲得及時的幫助和指導,使得少數民族學生難以獲得自身需要的技能和知識,能力有所欠缺。
要提升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能力,需要多角度出發,不僅要大力發展邊疆地區經濟,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口徑,更需要從教育本身著手,加強基層教育體制和高等教育的改革,緊跟時代需要來培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指導和幫助他們學會進行職業規劃,有效地解決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問題。
首先,內地高校要建立健全學業幫扶制度。內地高校要組織一批了解少數民族情況的專業教師進行對接,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對這一群體的學習困惑要及時解決,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選取內地優秀學生與少數民族學生結成幫扶對象,讓他們帶動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其次,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教育。輔導員和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任課教師要積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定期開展交流談心,讓其表達自己的想法,端正學習態度,杜絕產生“混文憑”的心態。同時,積極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第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就業能力學習平臺?;趦鹊睾托陆畠傻刂盅邪l就業能力學習平臺、求職平臺,不斷完善整合教育資源,打破時空限制,讓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能隨時隨地接受就業技能培訓,并有針對性地找尋適合自身需求的培訓課程。
內地高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實行厚愛與嚴管雙重模式來教育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要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習俗、宗教信仰,同時以講座、文藝匯演等形式向內地漢族學生宣傳民族知識,引導他們了解、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習俗,進而增進不同民族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高校還應積極組織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節日活動,讓內地學生也參與其中,使得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能感受到集體溫暖,獲得民族認同感。另外,內地高校還要嚴格管理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生管理和學業管理上做到同一標準,有違規的學生也會受到處分。
首先,指導少數民族學生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谏贁得褡鍖W生的長遠發展,內地高校引導他們客觀認識自我,確定個人的短期發展和長期發展目標,合理規劃未來的就業方向。第二,加強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技能培訓。內地高校相關就業部門要及時把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各類就業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他們,并邀請相關專家來培訓他們求職方法和技巧。同時,還要加強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擇業觀念的轉變,引導他們正確的擇業意識,破除“喜公厭私”“愛城棄鄉”的觀念,勇于投身于基層單位、民營企業等崗位。第三,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培育他們的創業能力,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創業,拓寬自身就業渠道。
[1]胡寶國.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內涵、挑戰及對策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5(7).
[2]李吉.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就業困境及對策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
[3]岳宗德.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7).
[4]譚建偉,孫慧玲.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0).
[5]艾爾肯.尕依提,阿布地哈力克.吉熱拉.新疆高校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
2018—12—25
①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2017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項目《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以廣東省為例》的研究成果,編號:2017GXSZ028。
陳炳權(1981—),廣東廉江人,男,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
G645
A
1673-4564(2019)02-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