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博微信、網絡語言、流行語和影視作品等多種元素在社會中的廣泛傳播,高中校園也深受其影響。流行文化本身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低俗的流行文化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形成負面影響,但是積極的文化對于學生的進步、發展有顯著推動作用。對此,教師應主動出擊,將好的流行文化引入課堂,借助其積極作用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寫作屬于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之一,同時也是學生的學習難點。研究發現,當前高中生都非常熟知流行文化,并習慣于將流行文化融入到文章寫作中,這樣的寫作不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尤其是部分流行語在修辭方面的作用突出,表現力更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適當引入流行文化,以此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對此,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要確保自身對于流行文化的掌握,同時適當引導學生應用。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舉例示范,如將《小蘋果》當中的“怎么愛你都不嫌多”這一句歌詞加入到文章當中,從而表達自己的喜愛情感,強化文章的感情色彩。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應用一些廣告語或網絡流行用語,如“為自己代言”等,這些網絡流行語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流行文化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教師借助流行文化也可以實現對課文內容的拓展與豐富,使課堂教學得到有效拓展,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高中語文教育中,課文內容屬于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并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才可以提高語文學習水平,體驗作者的內心情感,并實現語文綜合素養的持續提升。
實踐證明,理解文章內容的方式較多,將流行文化融入到具體的教學中可以保障教學效率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在課文教學中加入流行文化,如在《邊城》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收集關于湘西山川風物的相關視頻資料,如《百家講壇》《探索發現》等節目中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借助這些節目了解古代歷史和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課文內容。在講解《師說》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唐宋八大家之韓愈》,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韓愈,從而理解課文,達到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
流行文化的應用可以優化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生發出閱讀文章的愿望。語文之美在于文字之美、在于思想之美、在于意蘊之美。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思想內容突出,通過對這些課文內容的學習,能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傳遞正能量。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文章內涵,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升華,在此過程中體會和領悟其中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內涵,給學生傳遞真善美的感受,對愛憎善惡、正能量負能量進行清晰的分類,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想追求。
如在學習《老人與海》這一課時,文章本身的描寫非常精彩,老人與海浪“搏斗”,和鯊魚斗智斗勇,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但是不夠直觀,不能感受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深刻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播放《老人與海》影片供學生觀看,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能讓學生對老人的精神有所感悟,同時帶動自我情緒,更好地理解作者要傳達的不服輸、不怕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品格。
流行文化涉及到的層面比較廣泛,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流行文化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一切領域。如QQ、微信的應用顯著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同時這也是流行文化改變人們生活模式的一種重要體現。對此,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流行文化這一元素,按照實際教學內容將相關教育環節融合起來,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勸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強、假、聞”等文言實詞的含義,教師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中組織討論,借助社會熱點事件引出話題之后,讓學生自由討論。
另外,教師也要高度注意流行文化的發展,在掌握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文化的同時,按照教學內容的實際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保障流行文化在教育中的應用價值。語文教師要不斷進行嘗試和改進,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將各種符合學生興趣的流行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流行文化屬于一種帶有流行特質的文化內容,其具備特定的文化對象和整體性,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屬于目前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樂于認知與了解的重要內容。將流行文化合理地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有顯著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