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良
新年應酬,面對美酒佳肴,稍不注意,一些疾病就會乘虛而入。尤其是胃腸疾病進入了高發期。下面的護胃十五要素,缺一不可。
●定時定量進餐? 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良好衛生習慣,一日三餐(中間可加水果),每餐七八成飽即可;常吃零食,會使胃功能紊亂,久之可導致胃病。如果為了減肥而節食,也會損害胃黏膜,造成胃病。
●進食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以不燙不涼為度。過冷的飲食,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影響胃的功能;同時過冷的飲食還能使胃蠕動增強,甚至產生胃痙攣。過熱的飲食,能燙傷胃黏膜,使胃黏膜保護作用降低,還能使胃黏膜血管擴張,導致胃黏膜出血。
●細嚼慢咽? 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盡可能碎爛,可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殺滅細菌等作用,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飲食結構合理? 動物性食物、油膩食物、黏食等不易消化,過多食用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吸收。過于精細的米面等食物含微量元素、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素較少,長期食用將造成營養不良,導致機體各種功能下降。因此,應葷素食搭配,粗細糧搭配。
●保持心情舒暢? 人的情緒與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關,情緒低落時,即使是美味佳肴,也會味同嚼蠟。因此,進食時要保持心情愉快。
●進餐時精神集中? 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胃腸道。因此,進餐時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
●少吃辛辣食物? 經常大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會使胃黏膜受刺激,長期處于充血狀態,可引發慢性胃炎。因此,應少吃這些食物。
●戒煙? 吸煙可使胃部血管收縮,減少胃部血液供應,同時抑制胃液的分泌,加重胃黏膜損害。因此,應當戒煙。
●限制飲酒? 長期或一次大量飲用烈性酒,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大量喝啤酒也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因此要少飲。
●擇時飲水? 飯前、飯后大量飲水,均可沖淡胃液,稀釋胃酸,使胃的化學性消化作用及胃酸的殺菌作用降低。因此,應避免飯前、飯后大量飲水。
●合理運動? 飯后立即進行劇烈活動,會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因此,進食后應休息半小時至1小時后再進行活動。但是也不要飯后立即睡覺,否則會造成食物在胃內存留時間過長,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注意保暖? 應注意胃部保暖,隨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著涼引發胃痛。
●講究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常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不飲濃茶、濃咖啡? 茶葉與咖啡中含有茶堿、咖啡因,能刺激胃的腺體,直接加重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