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鳳

“去年,我們的茶莊收益提升了60%,自家制茶廠房從5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左右。”汶川縣映秀鎮映秀東村“茶祥子”制茶坊的主人蔣維明笑得合不攏嘴。
“家里的餐館生意去年以來更加紅火,2018年收入也較2017年翻了一倍,大多數游客都慕名來吃豆花和酥肉。”汶川縣映秀鎮博愛新村飯店老板楊云剛樂呵呵地說。
“來到映秀鎮,發現映秀變化太大了,住房、道路,特別是他們的生活狀況。離開的時候房子正在修,再來的時候找不到路,我都是導航過來的。”時隔多年,楊云剛遠在瀘州的恩人王定洪提及映秀鎮的變化很激動。
“在災后重建中,我們結合中灘堡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組織群眾到旅游業成熟地區學習旅游發展的先進經驗,帶動和引導村民發展餐飲、住宿、紀念品銷售等旅游產業。目前,中灘堡村旅游服務從業人員達到150余人,年旅游收入達 600余萬元。”映秀鎮中灘堡村黨支部書記楊云兵介紹。
掛燈籠、貼對聯……春節前,汶川縣映秀鎮群眾將場鎮打掃一新,紅紅火火喜迎農歷新年,熱鬧非凡。
2019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第十一個年頭,汶川人民從吃穿住行到精神風貌都發生著巨大變化。11年間,汶川這片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現在處處彰顯生機。是什么讓汶川大地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是什么讓汶川兒女堅韌不拔、奮斗不懈?讓我們重新拾起那激動人心的、難以忘懷的記憶。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汶川縣映秀鎮,看望他一直牽掛的災區人民。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漩口中學遺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敬獻花籃;在映秀東村的“茶祥子”制茶坊中察看傳統黑茶制作工藝,體驗酥油茶制作流程;在映秀鎮博愛新村飯店參與炸酥肉、磨豆花……總書記囑托“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映秀成為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勤勞雙手建設美好生活上取得更大成績”“加快推動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一年來,汶川干部群眾飽含激情,充滿干勁,把總書記的囑托轉化成加快轉型發展的磅礴動力,在揚鞭奮蹄中書寫著精彩的汶川答卷。
一年來,汶川科學編制 《映秀特色培訓小鎮規劃》 《映秀地震遺址保護工作方案》等綱領性文件,赴中宣部、外交部、中央黨校及省級相關部門作專題匯報,得到了大力支持;創新建立了“家國情懷、應急管理、生態文明”課程體系;掛牌成立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四川黨性教育實訓基地”“四川省公務員培訓基地”被納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全省紅色旅游重點線路;舉辦(承辦)教學培訓287期(班)培訓1.4萬余人,拉動映秀“七村一社區”獲得160萬元集體經濟收益……一項項舉措,讓汶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
一年來,汶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42億元;南部“六個一萬畝”基地穩步發展,北部“汶川三寶”特色水果收入達5.12億元;實施茶葉水果有機肥替代化肥3000余畝,提升水磨、漩口茶園1600余畝;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74億元,增長4%;甜櫻桃、大熊貓等節慶活動2018全年接待游客61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7.84億元,均增長3%……一組組數據,有力說明汶川康養經濟發展的社會認同度越來越高。
一年來,汶川圍繞江河兩岸、道路兩旁、荒坡山頭實施綠化行動,扎實推進88公里綠道規劃建設,森林覆蓋率達56.85%;依法關停非法磚廠7家、綜合整治砂場40家;整改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15項74條、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信訪問題8件、省級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17個、自然保護區專項督察問題7個……一張張成績單,見證著汶川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滿意度日漸提升。
一組組數據,一張張成績單,見證著汶川的黨員干部群眾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有力的責任擔當和鍥而不舍的決心真抓實干,推動汶川經濟轉型進入了新階段。(供圖/汶川縣委宣傳部)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