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當下各項檢察和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在檢察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如何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之上,審視發現問題與不足,并找到出路與對策;如何進行職能角色的調整與定位,以更好地對接改革形勢下的新要求,需要進行不斷地嘗試與探索。
現階段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履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司法警察的角色定位尚不夠明確
雖然在編隊管理后,司法警察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能夠獨立地進行日常管理和依據《條例》規定履職,但實際上司法警察的各項工作都是被動接受,其地位和職能作用的發揮可能會出現一些因認識不足而制約其職能作用的發揮。如部分基層院領導和檢察人員對司法警察的認識只停留在把司法警察當駕駛員、安保員和快遞員的層面,而在履行法律賦予司法警察參與檢察辦案方面的職責長期被檢察官或書記員代替,導致了現在司法警察在檢察辦案中有“邊緣化”趨勢。再如部分省市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之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保障自偵部門辦案,監察體制改革后,偵防部門全部轉隸,導致了這些單位的司法警察職能缺失,處于無事可干的尷尬處境。還有部分基層院的司法警察也缺乏主動作為和依法履職的意識,認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就是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完成一些事務性的服務保障工作,而沒有主動在檢察辦案中積極履行參與權和監督權。
(二)司法警察在職能任務拓展后的具體職責還不明晰
在國家司法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大背景下,司法警察在配合刑事檢察部門辦理監察委移送的職務犯罪案件、公益訴訟案件的調查取證及協助公開審查聽證宣告等方面的具體職責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影響司法警察職能作用有效發揮。比如在配合辦理監察委移送的案件中,司法警察仍要履行提解押送、看管看護、入所體檢、協助執行強制措施和送達相關法律文書等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缺少相應的銜接機制,尤其是在多人、多部門參與的提解押送和執行逮捕等環節上司法警察履行什么職責,缺乏具體的細則,很容易因職責不清都管又都不管而發生問題;在配合開展公益訴訟的調查取證中,可能會出現不配合或者被圍堵等情況,這時候司法警察應該如何進行警告或者使用強制措施,也沒有具體的規定,使司法警察在履職中沒有依據;在協助檢察官開展公開審查聽證宣告的工作中,也沒有規定哪些類別的公開審查聽證宣告需要司法警察參與和參與的警力人數,這些都給司法警察部門的警力配置和正常履職帶來很大難度。
(三)在依法履職過程中缺少相對應的權責清單
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后,司法警察定位于檢察輔助人員,行使辦案中檢察輔助人員的專有職能,承擔相應的責任,但現有的法律法規只規定了司法警察履職的原則和方向,缺乏實際操作性。一方面,雖然分類管理制度能夠將檢察機關各部門的人員進行明確分類,但對于辦案過程中的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書記員與司法警察之間各自承擔的職責劃分上還不夠清晰,“檢警不分”和“以檢代警”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比如說當前司法警察承擔了大量法律文書送達的任務,但檢察院的法律文書種類繁多,哪些法律文書應該由司法警察送達,需要進一步明確。另一方面,雖然《條例》中規定司法警察在檢察官的指導下履行其職能,但對職能如何履行沒有明確和細化。比如《條例》第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對以暴力威脅方法妨礙檢察活動的人員,可以強行帶離現場,或者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強制措施?!钡唧w可采取什么強制措施來執行,是否可以使用手銬、警繩等戒具進行現場制服,并采取拘留的強制措施予以制止、懲戒這些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對于類似行為,審判機關有明確規定可以司法拘留,公安機關也有明確規定可以行政拘留,但檢察機關缺乏對應的措施,導致司法警察缺少執法的方式,辦案秩序難保證。
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能定位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相關立法,明確司法警察職能定位
1.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條例》中關于司法警察職能的內容。一是增加協助調查取證職能。檢察機關在辦理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的調查取證中,司法警察發揮保護辦案檢察官安全和威懾被調查取證的單位或人員的作用,有利于調查取證排除干擾、順利進行;二是增加協助開展遠程提審的職能。利用信息化技術遠程視頻提審犯罪嫌疑人的訊問方式是近幾年檢察機關為解決案多人少的矛盾,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而新開展的一項工作。通過司法警察在快速登記、提押、看管、更替環節的無縫銜接,讓辦案檢察官通過視頻系統不間斷的提審,極大節省了常規提審的路途往返和換人等候時間,深受業務部門和承辦檢察官的歡迎,工作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2.建議出臺更具操作性的細化司法警察職能的規范性文件。合理劃分、細化檢察官、司法警察以及其他辦案人員的職權責任,既落實檢察官的決定權、指揮權,又保障司法警察和其他辦案人員的參與權、監督權。明確檢察院司法警察警務活動的內容、流程和規范,確保司法警察在具體執行中具有可操作性,既避免出現模棱兩可的理解和認識,也避免隨意用警、無序出警、重復出警。
(二)進一步加強司法警察的編隊管理,提高日常履職和警務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
1.要嚴格落實編隊管理。編隊管理是司法警察正規化、專業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對司法警察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用警,有利于科學調配警力,整合工作任務,提高出警效率,尤其是在處置突發事件中有足夠的警力去現場穩控局勢,防止事態擴大、失控。在當前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中,司法警察部門與行裝、技術等部門組成檢務保障部,為檢察機關的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警務保障,其編隊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顯。隨著內設機構改革后的扁平化管理和專業化、規范化辦案的要求,以及案多人少的矛盾沖突,司法警察的職能不斷拓展、延伸,需要出警保障的任務越來越多,如果不能統一編隊管理,各自為政,根本不可能完成各項警務保障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的任務,還會因忙閑不均、重復出警、無序用警造成有限警力的極大浪費。
2.嚴格按編配警和規范管理。一是基層檢察院要根據實際用警需求,嚴格落實最高檢規定,按8%—12%的比例配置司法警察人數,保證足夠的警力去履行職能和完成各項任務,防止因警力不足而無法完成主責主業,出現“以檢代警”的現象。二是建議設置更為暢通的司法警察職務、職級晉升渠道。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同時注重借鑒當前公安機關進行的改革,建立司法警察正規有效的管理機制,按照單獨職務序列的警長和警員進行培訓、考核、晉升、獎懲。三是在司法警察的進出環節要相應提高審批權限,建議由省級院司法警察管理部門嚴格按標準和權限進行審核把關,防止老弱病殘人員的進入和年輕骨干力量的流失,保持司法警察隊伍的穩定性和開展警務保障工作的連續性。
3.加強專業技能的實戰化培訓。通過開展評選崗位標兵及警隊綜合能力大比武等競賽活動,選出一批能鉆善研的訓練尖子和綜合素質過硬的司法警察,定期收集工作中碰到的難題和困惑組織集中會診,組織研討論證切實可行的貼近工作、貼近實戰的解決辦法和原則,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試點檢驗,最后將成熟的經驗和做法進行培訓推廣。例如:司法警察在協助配合處置信訪場所的纏訪、鬧訪或群體性事件時,尤其是對一些年齡較大、身體有病的老上訪人員該如何處置,缺乏有效的應對辦法和區分不同情況的實施細則。針對這一難點,集中進行研討,借鑒國內公安機關“教科書”式執法和國外、境外的一些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形成司法警察在處置時的“教科書”式實施細則,既能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又能很好的保護司法警察在出現意外情況時不被追責。
(三)進一步加強司法警察專業化、規范化建設,提高履職能力
通過規范司法警察的招錄機制,提高司法警察準入條件和定向培訓來保證司法警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能。可以從省級院的層面科學統籌編制規劃,根據各基層院司法警察履行的職能和整體的工作量,在按需配警、動態調整的基礎上,實行統一招錄、統一定向委培、統一調劑,并有計劃的適量補充符合任職條件的軍轉干部。充分利用崗位練兵和通過參加用警部門專業培訓的方式,全面掌握檢察辦案的基本規則、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逐步提高司法警察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建議利用智慧檢務建設的時機,建立司法警察的配套系統,推進司法警察執法實況平臺建設,梳理各類法律文書的種類、方式和送達區域,統一整合資源,建立電子簽收、郵政專遞、快遞、機要傳真等多種送達機制,將司法警察從大量的法律文書送達任務中解脫出來,并通過配套系統對用警和出警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管理,更好調配警力和出警時間,有效應對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后各部門的用警需求,使現有警力發揮最大化的效能。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