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問題33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當前,我國有近6億人生活在農村,即便將來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農村還會有4億多人。可是,現在農村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公共服務缺失,與城市相比還是兩個天地;一些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村“三留守”問題突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表現得最為突出,經濟社會發展最明顯的短板在“三農”,資源配置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不平衡。“三農”始終是我們繞不過的坎兒,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發達的城市,一邊卻是越來越蕭條的鄉村。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的“三農”理論的重大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三農”工作中的體現。
目前,G省出臺了《G省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從五個層面提出了明確目標。在產業興旺方面,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通過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在生態宜居方面,強化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實現農業綠色發展,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鄉風文明方面,大力傳承發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在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在生活富裕方面,推動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實施精準扶貧工程,改善農村交通、水利設施條件,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和網絡建設,拓寬轉移就業渠道,擴大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穩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G省農業農村廳的負責人說,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黨組織必須加強領導,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好人、地、錢問題,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同時,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推進鄉村振興既要為了農民,更要依靠農民。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案例材料和自己理解,談談你對我國現階段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
2.你所在的省也要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假設讓你負責起草工作,你打算在行動計劃中重點突出哪些特點?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認識類試題。作答此類試題首要的是弄明白是對什么的認識,要知道作答的內容是什么,然后再按要求作答。所以,作答前必須認真審題,審準題在作答中至關重要。此題的前提是“我國現階段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里有兩個關鍵詞:現階段、提出。這說明要答對現階段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不是答對鄉村振興戰略本身的認識,也不是答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認識類試題,一般要多分幾條來答,盡量多踩分點,每一條作答只需寥寥幾筆,表明這層意思即可,不必展開。主要作答內容有:(1)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在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三農”工作中的體現,既是我黨我國在“三農”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又是系統總結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工作發展的實踐創新。(2)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表現得最為突出,經濟社會發展最明顯短板是“三農”。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是戰略需要。(3)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意。農業不強、農村不美、農民不富,絕不是全面小康社會的本意。這一戰略實施可以縮小城鄉差距,防止出現“一邊是越來越發達的城市,一邊卻是越來越蕭條的鄉村”。(4)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符合當前的發展階段,符合國情農情,恰逢其時,也能夠順應城鄉關系階段性變化,遵循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律。(5)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目前看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40年改革發展使我國農業現代化取得長足進步,農業的科技水平、機械化水平、農田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財政增加投入的能力和條件已經具備。
第2問,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試題,開放性較強。作答內容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緊扣“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把工作面上應該有的內容都要答上;二是要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圍繞當前“三農”工作重要思想(比如黨領導農村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基層治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作答。要按照特點分條作答,每一條為一特點,闡述清楚,體現出亮點和特色。主要作答內容有:(1)突出全面振興。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突出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將“五個振興”貫穿行動計劃始終。(2)突出現代化的目標。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和百萬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培養現代化農民。(3)突出融合發展。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注重產、村、人融合。(4)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護和增進農民財產權益,發揮農民首創精神,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保障農村公共安全。(5)突出體系化系統化推進。建立完善一體化推進體系,形成系統銜接、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務實的工作體系、管用的政策體系、有效的評價體系。(6)突出深化改革。加強“三農”工作改革的頂層設計,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進新型城市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7)突出科技振興。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推進創新強省在鄉村落地,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發展科技農業,提高農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推動科技、資金、管理下鄉,智力、技術入戶。(8)突出黨的領導。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農業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抓鄉促村,實施農村頭雁工程,全面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