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黃 媛
受非洲豬瘟疫情、“豬周期”等疊加因素影響,我國生豬生產受到嚴重沖擊,產能嚴重下滑。廣西如何有效恢復生豬生產,保障市民的“肉籃子”更加充足、豐富?

廣西在扶持生豬生產政策方面,采取了養殖用地政策、環保政策、財政政策、綠色通道等多舉措保障生豬生產。
生豬養殖圈舍、廠區內通道及綠化隔離帶等生產設施用地和生豬養殖生產的廢污處置等附屬設施用地均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征地,不需要調整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鼓勵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安排生豬養殖生產,鼓勵利用原有養殖設施用地進行生豬養殖生產。
生產設施用地按照養殖規模確定用地規模,不受限制。配套附屬設施用地,按不超過生產設施用地的10%予以保障,多層建筑從事畜禽養殖的可以適當提高用地比例,取消15畝上限規定,保障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等設施用地需求。同時,簡化了生豬養殖用地辦理設施農用地的手續。另外,簡化養殖項目環評審批。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和涉及環境敏感區的規模養殖場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其余僅需在線備案環境影響登記表。
對種豬場、規模豬場給予不超過2%的短期貸款貼息支持。對符合規定的種豬場、規模豬場用于新建、改擴建豬場的建設資金也納入支持范圍,貼息期為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將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納入農業信貸擔保支持范圍;重點支持防控條件良好、標準化、規模化的種豬場、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養殖豬場以及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推動減少養殖戶的反擔保措施,提高貸款的可獲得性。暫時提高能繁母豬和育肥豬的保險金額,能繁母豬保險金額從1200元/頭上調至1500元/頭,育肥豬保險金額從600元/頭上調至1200元/頭。
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豬場(戶),禁養區內規模養豬場(戶)異地重建等給予一次性補助,主要支持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和種豬場建設動物防疫、糞污處理、養殖環境控制、自動飼喂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最低不少于50萬元,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擇優選擇100個生豬存欄量10萬頭以上的非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縣,中央投資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最多不超過3000萬元。此外,從2019年9月1日起,對整車合法運輸仔豬及冷鮮豬肉的車輛,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