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迎來了一個新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我國的經濟發展將會隨著戰略方針的影響而產生一些變化。當下的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因此,在教學改革中,轉變和改善教學思路,培養適合新時代背景下的現代化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對于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有很大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的特點,闡述工商管理專業的改革內容,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下 工商管理 教學改革
一、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的特點
(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深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我國在立足本國社會的基礎上,加大了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尤其是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往來。黨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旨在建設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經濟體,加大與西亞和歐洲地區的經濟合作和社會交流。經濟全球化是在冷戰結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礎上,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戰略。我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已經在全球經濟領域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將出現新的局面。工商管理專業在進行教學任務時,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戰略思想,才能培養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工商管理領域的人才。
(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在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建設中,由于經濟社會發展過快,導致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環境和資源的破壞。在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自然環境的復蘇,加大力度對污染的治理,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在我國新時代的社會發展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必將是我國長期發展的一項戰略方針。新時代背景下的工商管理教學工作,應該能夠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將環境的發展與社會資源的控制放到工商管理的重點教學任務中,以便能夠使學生掌握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更好的投入新時代的工商管理工作中去。
(三)振興農村的經濟政策
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中,我國主要是在大力發展城市的經濟建設,還沒有顧及到廣大的農村地區。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甚至一些城市周邊,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完全不符合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因此,在新時代的經濟建設中,黨中央提出了振興農村的發展戰略,旨在投入人力物力,加強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打好脫貧攻堅戰,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高校學習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農村地區的,對農村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情況更為了解,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習中,更能體會到知識和資源對農村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新時代的工商管理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投入到廣大的農村市場中,通過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實現振興農村的事業。
二、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陳舊
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理念存在有誤區。一方面,創新創業教學更多地被誤解為面向少數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創辦企業的指導,通過指導學生創業以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來看,是注重培養成功的創業者,而忽視了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專業下所開設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將創新創業教學等同為專業理論課程,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的掌握,忽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分離,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教學理念陳舊
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理念存在有誤區。一方面,創新創業教學更多地被誤解為面向少數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創辦企業的指導,通過指導學生創業以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來看,是注重培養成功的創業者,而忽視了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專業下所開設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將創新創業教學等同為專業理論課程,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的掌握,忽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分離,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新時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
(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
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專業課程固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但同時,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建設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是分不開的。學生在進行本專業的學習之余,應該積極的了解和掌握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形式,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認識,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將來工作的指導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職業中,時刻的把握社會的發展脈搏,將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有效的發揮出來,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提供力量。
(二)提高教學信息化程度
工商管理專業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在新的經濟形式下有新的內容定義。在教學上,工商管理專業應該隨著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目前全球化的經濟形式日趨成熟,主要依托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中,也應該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教學模式,將最先進的科技信息以及經濟理念傳達給學生們,使學生對世界經濟形式以及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
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發展中,對人才的理解已經有了全新的詮釋。在計劃經濟時代,社會對人才只是要求立場堅定,專業技術過硬即可。而在經濟全球化形式下今天,社會對人才有了新的要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每天都有可能出現的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首先要善于了解社會的動態,接受和了解新鮮的經濟管理方面的思想。其次,還要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思維,才能在時代變化的浪潮中取得突出的成績,成為一個時代的引領者。
四、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教師是改革進行主要執行者和領導者,教師自身應該不斷的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把教學改革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全面實現新時代背景下下的教育模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大興.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2).
作者簡介:李麗卿(1964—),女,廣西人,廣西財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