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加強素質教育的呼聲與日俱增,越來越多農村教師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加強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農村的生活水平較為落后,觀念也難以緊跟時代潮流,部分教師仍未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難以落實。本文將對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農村中學 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行業發展較為迅速,素質教育也得到了較為有利的發展環境。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此時較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不僅心理十分脆弱,而且很容易受到誘導。教師身為教育工作者,應當確保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高度的關注,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確保他們能夠具有健康的心理,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確保他們能夠具有健全的三觀以及健康的心理,從而實現健康成長的目標。
一、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在農村,中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都較差,且他們正處于最為敏感的一段時期,任何外界因素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影響。農村中學較為常見的心理教育問題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1]。首先,農村教育較為落后,缺乏對學生施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由于農村缺乏辦學條件,所以教師難以對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且中學的管理層人員也較為忽略學生的素質教育,他們只會關注學生的升學率,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其次,農村中學的師資力量過于薄弱也是制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原因之一。部分農村中學雖然給予了心理健康教育足夠的重視,并且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教師素質較低,不僅缺乏教學經驗,而且也不具備基本的專業素質,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學生仍舊無法獲得較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系統缺乏規范性,計劃性,也使得教學工作難以展開;最后,農村中學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氛圍。在大城市,素質教育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與重視,這為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了一個有利的環境,然而農村卻沒有認可與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這也使得農村中學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進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展開。綜上所述,農村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諸多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改進現有的狀況。
二、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農村教師應當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堅持以育人為根本的教學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為一種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2]。心理教育模式不僅能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為系統化,而且還能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為有計劃性。農村中學應當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而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心理,實現他們的健康成長[3]。
(一)建立心理輔導中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步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于農村中學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中學應當改變教學觀念,重新樹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功構建。農村中學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設為工作的重點內容,并且將其擺在素質教育的中心,讓校內所有教師都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中摒棄傳統觀念,建立以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主的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功展開。由于農村中學的學生正處于最為活潑好動的年齡,且心理十分脆弱,所以學校還應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心理輔導中心,當學生遇見心理上的障礙時,可以征求心理輔導中心的幫助。中學建立心理輔導中心不僅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還能夠讓學生也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學在建立心理輔導中心的同時,還應當對心理輔導制度進行相應的制定,確保心理輔導工作能夠有序展開。心理輔導中心除了對學生施以心理上的疏通之外,還應當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助力,這就對心理輔導中心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在安排心理輔導中心的負責人時,應當盡量采用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人員,從而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成功展開。心理輔導中心在為學生疏通心理障礙后,應當向學生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向他們宣揚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從而讓他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當與農村中學現有環境深度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還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農村中學應當明確自身的教學環境,并且努力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農村中學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現有的教學課程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化。除了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外,農村中學還應當給予課程內容高度的重視,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時,應當有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心理向健康的軌道發展,并且傳授給他們調節心理狀態的竅門,從而讓他們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實現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打造較為專業化的教師團隊
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若是教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素養,那么學生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提高。教師是學生與知識溝通的窗口。因此,教師應當明確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高質量的教學課堂。農村中學應當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思想培訓,讓他們具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并且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培訓,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
結束語
農村中學應當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確保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云剛,馬麗.淺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四種設計模式[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7):16-19,29.
[2] 涂濤,張志峰.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的應用[J].校園心理,2016,14(5):352-353.
[3] 吳江.建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合作模式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31-32.
作者簡介:王吉妍(1978-) ,女,漢族,本科,單位:齊齊哈爾市第二十五中學,中學二級,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