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茜
摘 要:當前,跨國企業最常用的海外投資方式之一就是海外并購,本文主要從技術外溢、對本土品牌的影響以及本土公司治理的影響三方面,詳細分析了跨國企業對我國實施并購行為后是如何影響我國微觀經濟的。
關鍵詞:跨國并購 我國 微觀經濟 影響
前 言
跨國并購主要涵蓋兩方面涵義,一是外國企業通過相關政策并購我國企業,二是我國企業按照外國相關政策并購其他企業的行為。跨國并購是經濟全球化的最重要表現,也是符合當前各國發展的趨勢,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跨國并購,仔細分析跨國并購給我國微觀經濟帶來的影響。
1跨國并購中的技術外溢效應
技術外溢是經濟表現的最外層,具體指的是,通過非自愿方式擴散自身技術,從而實現當地企業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跨國并購企業的技術外溢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跨國并購中的技術聯系效應。跨國企業的優勢往往非常明顯,特別是在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在和其子公司聯系過程中,我國廠商往往能夠得到較多先進的市場信息或者工藝技術,這就是技術外溢的體現。聯系效應一般包含前向聯系和后向聯系兩種,通過這兩種聯系,能夠促使產業升級和技術提升。二是,跨國并購中的競爭效應和示范效應。競爭效益往往會帶來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優勢,更能激化各種競爭效應。
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在我國正式實行,為我國真正參與到國際經濟競爭中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也加劇了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競爭。一般而言,能夠并購我國企業的跨國企業往往都擁有較先進和管理經驗和技術水平,一旦參與到國內市場競爭中,必然會加劇市場競爭的激勵程度,進一步打破維持很久的傳統市場均衡狀態,迫使我國其他企業想辦法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裝備能力,應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我國市場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跨國并購所帶來的諸多好處,對加快我國企業的發展速度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2跨國并購對本土品牌的影響
企業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不僅代表著企業的形象,還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跨國企業并購我國企業后,也就控制了我國企業的品牌。這對跨國企業來說有諸多好處。第一,跨國企業控制本土品牌后,利用消費者的高認可度,會大大降低市場的競爭程度,使其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第二,跨國企業控制我國本土品牌后,能夠創造更多利潤。所以,選擇并購時,跨國企業一定要精心選擇,提前做好市場和品牌調研工作,要選擇有明顯優勢的本土企業,這樣更能在日后的經營中獲得利潤。成功并購后,跨國企業可以進一步推廣價值較大的本土品牌,而由于本土品牌所長期積累的消費者,能夠迅速為跨國企業賺錢;如果本土品牌的價值相對較低,跨國企業會選擇讓其退出市場,轉而讓跨國企業的品牌來取代其市場份額。第三,通過并購我國企業,跨國企業能夠迅速占領自身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市場,擴大其經營范圍和領域。對于跨國企業而言,通過并購,不僅可以得到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股權,還能夠取得中方企業品牌的控制權。然而,無論是整體并購還是部分并購,跨國公司并購我國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還非常有限,品牌價值也普遍較低,所以,本土品牌問題并沒有直接影響到跨國企業對我國企業的并購事宜。
3跨國并購對本土公司治理的影響
這些年,我國政府的政策越來越開放,使得進入我國市場的跨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極大的改變了我國資本市場結構,而伴隨著這一現象,國有股份獨大的局面也被打破,對我國企業治理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一,跨國企業并購本土企業,使得股票市場分離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改觀。目前,由于人為分割股權和沒有統一其定價,使得國有股份的直接控制力嚴重缺乏,很難從根本上落實經理層的股權約束。除此之外,管理層和工作人員也沒有完全了解和掌握股票期權制度,其管理積極性也很難調動,導致管理層權益和股東價值難以實現統一。第二,跨國企業并購我國企業能夠進一步重組我國企業股權結構。使用各種方式減持國有股,能夠使少量股權從競爭市場中退出來,重新布局我國國有經濟的各個產業。通過上述方式能夠實現政企分離,大大減輕企業負擔;第三,跨國企業并購我國企業會改變我國國有股份持有機構的持股比例和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投資主體的豐富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吸引更多海外投資機構來投資我國各類企業,并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使得股東之間的各項權利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制約。與此同時,采用市場化的方式來管理其投資,例如,將國有股權的管理權委托給海外信托公司等專業化的投資機構,對于我國國有股權管理水平的改進和提高有著非常積極和重要的意義;第四,跨國企業并購我國企業能夠最大限度的改進我國董事會制度。當前,由于我國大多數企業持股人的股權比例并不高,沒有從根本上調動其參與管理企業的積極性,除了個別大股東以外,主動參與股東大會的人非常少。作為企業董事會成員,這些大股東的參與不僅沒有起到議事效果,還會造成不良影響。而跨國企業并購我國企業能夠有效推動我國內部和外部治理結構的重構,最終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跨國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加快了我國現代化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然而,現代化企業治理水平的提升,只依靠產權激勵這種方式還是非常單薄的,還用借助多種其它市場競爭制度,引入資本和經理人市場競爭機制,能夠使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得到約束和監督,對構建公平、開放的企業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借助并購方式,跨國企業得以進入我國競爭市場,既能進一步明晰我國企業的產權結構,又能加劇市場良性競爭,這對企業治理機構的改進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當前我國市場環境,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掀起了并購熱潮。對我國來說,要做好充足準備,充分認識到其中的機遇和挑戰,主動應對跨國并購事宜,并最大程度的控制跨國并購對我國經濟的風險,同時還要想方設法積極爭取更多利于自身發展的技術溢出效應,最終為我國經濟騰飛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明勝.談跨國并購對我國微觀經濟的影響[J].市場觀察,2016(S2).
[2] 黃中文.跨國并購的宏微觀經濟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3]姜建平.跨國公司并購的微觀經濟效應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