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思
摘 要:幼兒教育的家園共育中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幼兒園家長工作:用真誠去感動家長;肯定孩子的優點,賞識每一個孩子,使家長獲得心理的愉悅;家長分類管理;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
關鍵詞:真誠 賞識 家長 幼兒
幼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首先是家長教育意識的覺醒,對優質教育愿望有了強烈的渴求,家長選好幼兒園、好教師,所以做好家長工作是我們年輕教師的一大課題?!队變簣@教育》上曾有一句這樣說:“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于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如果我們善于利用家長資源,那么,不但幼兒的家園共育工作會做得很出色,而且也可以幫助來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那么該如何做好幼兒家長工作,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一、用真誠去感動家長
1、真誠面對家長
想和家長聯絡感情,首先就應該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家長。這樣既可以讓家長覺得老師親切、好交往,還可以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你。在以后的交流中也愿意主動告訴你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現。”
2、真誠面對意外
幼兒在幼兒園難免會發生碰、摔、撞,無論怎樣,事情是大是小,只要是幼兒受傷的,幼兒園都應該向家長如實的交代事情的經過,不得隱瞞。也許只是一件很容易很簡單的事,可將小事化無,但由于園方的隱瞞,將會使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二、肯定孩子的優點,賞識每一個孩子
這種肯定幼兒優點的交流,能使家長保持一種輕松、自信、愉快的心情去面對,并主動向老師說孩子在家的表現。這樣促進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家長會喜歡、主動和老師交流,有利于做好家長工作。
三、家長分類管理
對不同的家長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家長的群體中有不同年齡層次的,不同知識層次的,不同性格層次的。老師應坐到分類管理,見到不同的家長應該采取不同的談話方式,遇到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
1、不同年齡層的,不同知識層的
現在的孩子通常在家庭中既有父母的陪伴,又有祖父母的呵護。不同年齡層次的家長在教育期待、教育觀念、教育意識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差異。一般情況下,老年家長更多地關心孩子的生活:吃得怎么樣,老師對孩子態度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能夠得到更多關照;而年輕家長大多數期待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很快樂,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2、不同性格層次
很多家長都非常尊重老師,體諒老師的工作,但有些家長會提出很無理的要求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這時我們老師要冷靜的處理問題,面對情緒激動的家長,首先要穩住家長的情緒,問清楚事情的緣由和來龍去脈。。
但是,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家長,在交流中教師都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不要以專家自居;不要用太多的專業術語;不要只說不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參與家庭矛盾。教師和家長平等對話、真誠溝通、相互扶植、共同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四、老師要有正確的家園溝通方法
只有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方法才能更好的進行家長工作。
1、善于相互學習
要坦然面對、正視不足,要經常觀察、學習,同樣的一件事情,別的老師是怎樣處理的,怎樣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選擇溝通的時機、地點、方式和內容。通過學習,吸取別人的優點,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進取。
2、要學會找到優勢,抓住關鍵
(1)家長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師的喜愛和關注。因此,要讓家長感受到你對孩子的悉心關注和真誠的關愛,就會喜歡你信任你。(2)孩子往往喜歡年輕漂亮的老師,喜歡親切的老師,喜歡對她關心和關注的老師。只要孩子接受了你,回家對家長說我喜歡這位老師,家長也會喜歡你。(3)對人熱情親切,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每一位家長做朋友,這些可以讓家長感到你的熱心,那么以后溝通起來就容易了。
3、要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積累儲備情感
(1)關注每個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身體、心理的變化,經常向家長報告,使家長感受到你對孩子的關照。(2)關注家長日常情緒的反應,勤詢問,使家長感受到教師的熱情,成為朋友。(3)重視家長平時交代的小事,并努力完成,這樣在以后幼兒園需要家長參與的時候,家長也會積極的配合。
4、在遇到矛盾時,借力化解
(1)清晰沖突發生的緣由,自己要去梳理和核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為下面解決問題節省時間。(2)反思自己的過失,要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思考在這件事中,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妥當,是自己的那句話、那個動作、那件事讓家長感到不滿。(3)要及時將事件告知同班組的老師,和同伴老師進行商討,征詢正確的解決方法。(4)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解決矛盾。沒有一種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要根據每個家長的有特點,尋找有針對性的資源。
參考文獻
[1] 龐麗娟;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6
[2] 馮曉霞,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3
[3] 姚海霞,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知識結構,《湖南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