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星 柳秉毅 張炎
摘? ?要:材料加工技術是制造工程領域中的基礎性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本文從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性質、特點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闡述了專題式教學法的內涵及在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程中的實施取得的效果。
關鍵詞:實踐性? 專題式教學?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c)-0227-02
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是介紹使用各種材料制造零件時的加工工藝及相關知識,使學生對材料加工方法及原理有較廣泛的了解,認識材料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具有選擇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藝分析的初步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以及畢業后從事專業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本文從分析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的教學現狀入手,探索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如何開展專題式教學。
1? 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教學現狀
本課程的特點是融合了多種材料加工方法基本知識為一體、涉及面廣、信息量大,實踐性強,是一門體系龐雜、知識點多而分散的課程,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工程背景,要想較為扎實學好這門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學生對金屬材料加工技術及其工藝的了解比較少,學生在學習感到難學,特別是對各種具體成形技術原理及特點。
2? 專題式教學的實施要求
專題式教學是指基于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掌控教學要點的基礎上,結合課程的基本理論,提煉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問題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內容從而形成若干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主題的教學方式。它具有主題集中、重點突出和教學靈活的優勢,便于學生按照知識和認知邏輯集中學習,強化思想和情感認同,從而提升學習效能[1]。專題式教學對具體的課堂設計和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課程內容設計為若干個教學專題
專題設計來源于教材,但又要獨立于教材。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的知識點覆蓋面廣、理論深度各不相同。不同的加工技術各有特點,但彼此又有一定關聯。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在對教材進行深度梳理下進行內容重構,并使課程教學專題彼此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知識點的有效銜接。從加工技術發展進程把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分為鑄造成形、塑性成形、連接成形、機械加工和新加工技術五個大的教學專題[2]。每個大專題按照技術發展史、成形基本原理、成形方法、成形工藝設計和結構工藝性的順序進行內容設計。通過這樣的內容設計,可以較好地貫穿于材料加工技術基礎課的教材,教學內容可以講授得詳略得當,既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又可以通過專題研討教學法解決教學難點。
2.2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整堂課做演講者為主,而學生是聽眾的現狀,在專題式教學中,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每堂課前布置好學習任務,提出相關教學要求,布置好思考問題。同時提醒學生結合學習任務,復習相關的已學基礎課程內容,既可加快對新內容的理解,又能鞏固已學的知識。在授課方式上,對各種加工技術的理論部分采用課堂講授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盡快掌握基本原理及相關的知識體系,增加與學生互動討論,深度融合已學基礎理論課程。例如在講授金屬材料塑性變形機理時,結合學生已學的材料科學基礎課中的晶體學和晶體變形的知識,通過比較、綜合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理解了金屬塑性變形的機理,同時鞏固了材料科學基礎課的內容;在學習各種材料加工方法應用的內容時,采用視頻或者動漫播放學生熟悉的、現實中典型的零件加工過程進行教學,對比各種材料加工技術的優缺點以及適用范圍。每一個大專題教學任務結束后,讓學生梳理本章的知識點和重點,并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匯報。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配合運用,將各種材料加工技術抽象理論進行實物化、形象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同時也培養學生對已有工藝或技術產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 加強過程考核,完善評價體系
考核是用以評價教學效果和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對于運用專題教學法進行講授和學習的課程,應避免只注重期末考試而輕視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方法,應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結合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討論或回答問題發言情況,重點把握考察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自主學習的態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期末試卷應該減少客觀題的比例,增加加工技術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題目比例,同時增加加工技術應用題目的數量,可讓學生有一定選擇自己掌握較好的知識的題目空間,學生在基本掌握教學目標要求的內容基礎上,有選擇地去加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的學習,減弱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的負面效果。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
3? 結語
專題式教學方法的實施,教師對課程內容實現抓大放小,而學生則變得課下忙碌、課堂活躍。對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調整,改變了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態度和提高了學習興趣;而對于本科畢業就業的學生而言,已對各類材料加工技術的工藝實際應用有了較廣泛的、詳細的認識,提高了自信心和實際操作能力;對考研的學生則是夯實了理論基礎知識,為繼續深造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虹.高職院校思政課專題式教學初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28(6):124-126.
[2] 柳秉毅.材料成形工藝基礎[M].北京:高等教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