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經濟信息處 主辦
2018年,河南省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發展“四優四化”,糧、油、畜牧生產再獲豐收,保障了主要農產品市場供給。受國際、國內市場影響,河南省主要農產品價格有漲有跌,生豬及其產品價格波動較大。2019年,河南省農產品市場化特征將更加明顯,產品結構檔次逐步拉開,優質優價也將更加突出。
1.小麥價格走低后又緩慢回升。2018年第一季度,受春節市場拉動,小麥價格位于年內高位。第一季度全省普麥價格在124.18~123.11元/50 kg,優質專用小麥價格在137~136元 /50 kg。2018年第二季度進入面粉消費淡季,制粉企業對小麥采購降低,再加上4月國家小麥拍賣底價再次下調110元/t,小麥市場階段性供需壓力較大,麥價逐步下行。4—6月河南省小麥價格在 120.90~112.82元 /50 kg,6月 比4月下降6.68%;優質專用小麥價格在135.8~129.1元/50 kg。由于小麥抽穗期豫北部分地區麥田遭遇凍害和豫南部分地區在小麥成熟收獲期遭遇陰雨天氣,新季小麥產量、質量雙降,貿易商及糧食經紀人收購謹慎,再加上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小麥市場價格大幅下滑。據監測,新麥開秤價格豫南不完善粒超標小麥只有1~1.8元/kg。2018年7—9月河南省普麥市場價格在 112.05~113.34 元 /50 kg,優質專用小麥價格基本穩定在128元/50 kg。由于國家收購標準提高,全省豫南地區大部分小麥因不符合標準而無法進入政策性收購,其他地區麥價整體高于最低收購價,因此,2018年河南省小麥政策性收購沒有收購量。同時,各收購企業均加大了對小麥食品衛生標準的檢測,整體收購進展緩慢。截至2018年9月30日,按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沒有收購量,河南省累計市場收購1 055.8萬t,同比減少1 096.2萬t;市場收購均價2.29元/kg,同比下降0.13元/kg;市場價收購優質專用小麥90.7萬t,平均收購價2.46元/kg。2018年10月臨儲小麥拍賣重新開啟,但拍賣熱度不盡人意,成交率較低。隨著面粉消費的回暖,小麥價格逐步回升,全省普麥價格在 114.87~116.36 元 /50 kg, 優 質專用小麥價格在127.50~129.70元/50 kg。
2. 2018年玉米價格整體高于2017年同期。2018年河南省玉米價格總體呈現震蕩走高態勢。2018年第一季度,受2017年全省玉米產量、質量雙降的影響,市場上質量較好的玉米貨源較少,價格穩步走高,1—3月河南省玉米價格在85.17~89.46元/50 kg。針對不斷上漲的玉米價格,國家提前于4月開始投放臨儲陳玉米,每周投放約700萬t。由于國家臨儲玉米投放主要在東北,距離河南省較遠,從拍賣再運到河南省加上物流、人工等成本價格仍然較高。2018年第二季度,河南省玉米價格繼續上漲,5月價格最高漲至90.51元/50 kg。從5月開始國家加大了臨儲玉米投放量,每周投放約800萬t,從而有效增加了市場供應。進入6月,隨著市場糧源供應的加大,河南省玉米價格回落至89.49元/50 kg。2018年第三季度隨著玉米市場供應的增加和春玉米的上市,大大緩解了市場供應壓力,河南省玉米價格呈逐步回落走勢,市場價格在89.70~86.83元/50 kg。10月河南省夏玉米集中上市,價格呈季節性承壓下降,河南省玉米平均價格86.66元/50 kg。由于2018年河南省新玉米整體質量較好,再加上近幾年玉米播種面積調減、產量下降、庫存消化等因素影響,新玉米上市后市場購銷活躍,價格高開高走,進入11月后價格逐步攀升,到12月河南省市場價格已漲至91.36元 /50 kg。
2018年1月河南省3128 B級棉花價格在16 000元/t左右。由于春節期間放假和節后紡織企業開工率較低,用棉量減少,棉花價格小幅回落,2—3月全省3128 B級棉花價格在15 720~15 690元/t。國儲棉提前到2018年3月12日投放市場,由于國儲棉與市場棉相比,具備500~1000元/t的價格優勢,國儲棉拍賣前期每次幾乎100%成交。在國儲棉的高成交下,市場供應壓力緩解,4月河南省棉花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在15 600元/t。5—6月河南省棉紡行業購銷活躍,再加上受5月初新疆部分地區出現災害天氣,影響棉花生長,棉價上漲,6月上漲至16 728元/t。2018年第三季度,由于中美貿易爭端加劇,紡織品出口受阻,國內消費拉動有限,期貨市場價格波動頻繁,現貨價格持續下降,河南省3128 B級棉花價格在16 613~16 424元/t,較6月價格最高時下降115~304元/t。國儲棉拍賣于8月底結束,拍賣期間累計出庫成交量211.73萬t,成交率58%。2018年第四季度,新棉采摘上市,國內棉價下跌,紡織企業采購謹慎,多隨用隨采。10—12月河南省3128 B級棉花價格在16 132~15 500元 /t,12月 較 10月價格下降632元/t。
2018年生豬價格低于2017年同期,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較大。受生豬周期影響,2018年前5個月河南省生豬價格持續下降,1月受商家備貨春節市場拉動,生豬價格最高至15.30元/kg,之后一路下跌,5月跌至10.04元/kg,較1月最高時下降4.36元/kg,跌幅達34.38%,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由于生豬價格的大幅下降,養殖戶普遍虧損,對能繁母豬淘汰力度加大,育肥豬加緊出欄。經過前幾個月的出欄、淘汰,6月生豬價格止跌回升,8月漲止階段性高位,河南省生豬平均價格13.03元/kg。9月河南省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生豬禁止在地區間調運,市場供應過剩,價格拐頭向下。自2018年第四度季以來更是受疫情影響,各養殖企業育肥豬壓欄量較大,生豬只能在本地消化,向外調運只能是屠宰、檢疫過的豬肉,到12月跌至11.05元/kg。全年生豬、豬肉、仔豬價格平均分別為12.07元/kg、21.06元/kg、26.22元/kg,同比分別下降20.30%、14.22%、32.22%。
據河南省21家重點大型批發市場所監測的30種蔬菜(包括根莖類、葉菜類、瓜果類、食用菌類)批發價格顯示,2018年30種蔬菜月度平均價格總體高于2017年同期,30種蔬菜全年價格平均3.77元/kg,同比上漲0.22元/kg。從全年運行走勢來看,1月、2月、3月、9月、10月價格較高,30種蔬菜月度平均價格在4.19元/kg左右,其余幾個月30種蔬菜月度平均價格在3.47元/kg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河南省處于冬春蔬菜短缺季節,再加上春節期間消費量加大,價格為全年最高;9月、10月是秋季向冬季過渡時期,本地菜部分品種斷檔,市場供應量下降、價格上漲。其余月份蔬菜市場供應相對穩定,價格運行較為平穩,月度間價格波動不大。
2018年河南省所監測的7種用量較大的化肥價格全面上漲,漲幅較大的有尿素、碳酸氫銨、鈣鎂磷肥、過磷酸鈣,全年平均價格分別 為 2 061.25元 /t、751.74元 /t、888.48元 /t、834.26元 /t,同比分別上漲16.33%、9.15%、9.10%、8.67%。2018年河南省化肥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化肥生產受環保因素影響大;二是化肥需求整體下降;三是出口面臨沖擊;四是價格高位運行。
2019年面對復雜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環境,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給我國農產品市場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國內人民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層次的多樣化、個性化,使農產品市場化調控將更加突顯。及時調整農產品生產結構,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是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的關鍵所在。
2018年國家下調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三等小麥115元/50 kg,下調3元),大幅度下調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120元/50 kg、126元 /50 kg和 130元 /50 kg,分別下調 10元/50 kg、10元/50 kg和20元/50 kg)。2019年河南省將繼續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三等小麥112元/50 kg,下調3元/50 kg),預計稻谷最低收購價也將跟隨小麥繼續下調。主要糧食流通市場化調控將更加突顯,不同產品、不同檔次也將更加分明,相應價格層次也將拉開。
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我國棉花進口將轉向其他國家,同時大力發展國內優勢棉區;紡織品出口也將開辟新的國外市場,同時擴大內需。紡織行業經過近年來的改造升級、污染防控,整個行業也將重新布局,產品也將整體提升,但整個行業面臨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的壓力。消費者對品質、文化、環保等諸多方面的追求,對紡織行業優化供給側結構提出了新的挑戰。儲備棉經過近年來的拋售,國內儲備棉流通庫存將在2019年迎來下降拐點,我國棉花市場對外依存度較高,同時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也較大。以上諸多因素,給我國2019年棉花市場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由于國際油料、食用油具有價格優勢,我國進口量較大,受進口影響,國內油料、食用油價格較為疲弱。河南省是油料(花生)大省,2018年花生價格下降幅度較大,預計2019年花生價格將逐步企穩,食用油價格仍將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且季節性漲跌不太明顯。
非洲豬瘟疫情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影響各地區生豬養殖規模和結構,同時也影響著未來地區間的供需平衡,推動養豬業區域重新布局。在禁止生豬外運的情況下,能繁母豬經過部分淘汰后繁育能力下降,育肥豬出欄后補欄跟不上,2019年整體養殖規模將會縮小,產區生豬及其產品價格將會止跌回升,而銷區價格也將會更進一步抬升。其他畜禽(牛、羊、雞等)養殖規模將趨于穩定或有所萎縮(主要受制于環保壓力),預計市場價格穩中有增,相對穩定。
蔬菜屬鮮活農產品,集中收獲、集中上市、不耐存放等特點導致了蔬菜市場供應的季節不均衡性,因此蔬菜價格季節性特征比較明顯。另外,蔬菜屬于高產作物,種植品種的不均衡性部分品種往往容易在產地出現滯銷賣難。但隨著種植成本、人工費用的不斷上升,蔬菜整體生產成本抬升,消費終端價格還將有所上升。
近幾年化肥產業經過結構調整升級、去產能、防控污染整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行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興農”理念,落實農業農村部“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方案,產品結構更適合農作物種植需求。經過2017年、2018年的價格上漲,預計2019年化肥市場價格將漸趨穩定,但大量用肥季節價格仍將會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