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助劑1,主要成分為氮磷鉀、腐殖酸、聚谷氨酸;安全助劑2,主要成分為三十烷醇、混合氨基酸、聚谷氨酸。
試驗地塊選擇在正陽縣熊寨鎮(zhèn)王樓村,地勢平坦,肥力較高,示范面積10.13 hm2,施用肥料為嘉有牌黃腐酸有機-無機復混肥料50 kg/667 m2。花生品種為豫花37,6月8日播種,起壟種植,每667 m2播種量15 kg。7月18日打第1遍藥,8月8日打第2遍藥,8月23日打第3遍藥。
處理1:用種衣劑包衣后的花生3.33 hm2,每200 mL拌種100 kg花生種子。種衣劑品種選用高巧。
處理2:用種衣劑和專用安全助劑1混合后包衣的花生3.33 hm2,每200 mL種衣劑與200 mL專用功能助劑1混合均勻后拌種100 kg花生種子。種衣劑品種為高巧。
處理3:用種衣劑和安全助劑2混合后包衣的花生3.33 hm2,每200 mL與200 mL專用功能助劑2混合均勻后拌種100 kg花生種子。種衣劑品種為高巧。
處理4:空白對照。未進行任何包衣的花生種子0.13 hm2。
6月28日調查花生單株鮮質量、干質量、株高,采取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個處理5個點,每點取5株,帶回實驗室內檢查(見表1)。
1.測定根瘤狀況。每個處理選擇有代表性的樣點5個,每點取5穴,采樣后帶回實驗室觀察和測定根瘤數(shù)、穴株數(shù)、單株結果數(shù)、單株果質量(見表2)。
2.測定每667 m2產量。每個處理選擇有代表性的樣點5個,每點取1 m2,曬干稱取實際產量(帶殼),計算不同處理花生每667 m2產量。
從花生出苗時間、出苗率調查,各處理大體相同,藥劑處理區(qū)出苗后死棵少,空白區(qū)死棵多。從花生長勢上,安全助劑1平均單株的鮮質量、干質量、株高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安全助劑2生長優(yōu)勢略遜于安全助劑1。
花生中后期空白區(qū)由于死棵多,每平方米株數(shù)少,單株生長有優(yōu)勢,單株結果數(shù)雖然高于其他處理,但地下害蟲發(fā)生嚴重,蟲果率高,對產量影響很大,減產嚴重。
通過測產,各藥劑處理平均折合每667 m2產量分別為258.8 kg、273.9 kg、261.5 kg, 每 667 m2較空白對照平均225.8 kg分別增產33 kg、48.1 kg、35.7 kg,增長率分別為14.6%、21.3%、15.8%。
各處理在示范劑量下對花生出苗時間、出苗率基本沒有影響,對花生安全。各藥劑處理在示范劑量下增產效果明顯,種衣劑和專用安全助劑1混合后包衣的增產效果最為明顯,用種衣劑和安全助劑2混合后包衣的處理增產效果略遜于安全助劑1,但優(yōu)于單用種衣劑包衣后的處理,用種衣劑包衣后的處理明顯優(yōu)于空白對照。

表1 苗期調查

表2 苗期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