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雜志的讀者朋友們,新的一年總是令人欣喜,我首先在這里攜全員祝大家萬事順意!
歲月增長,讓人的老去成為無法逆轉的社會現實。年輕力壯時,他們為社會揮灑汗水,為發展添磚加瓦。那么當晚年來臨,社會能夠為他們做些什么?
老年人理應被認為是社會的財富,不應被當做拖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幸福感絕不應來自“今天我也活著”、“今天我也不孤獨地活著”,而是“今天我也健康地活著”、“今天我也快樂地活著”!
《新天地》雜志誕生于1983年,是中國最早一批的老年領域期刊,豐富過數十萬老年讀者的精神生活,有著值得稱道的過去。讓我們期待在2019年,《新天地》雜志能夠萬象更新,為廣大讀者朋友們獻上全新的閱讀體驗,通過全線升級,打開全新的視野,成為集“可讀、可聽、可視化”為一體的融媒體平臺、服務平臺,引領中國老人快樂生活,更好地為老年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健康養老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院長? 楊根來教授
把握服務老年群體宗旨,洞察老齡事業內在奧秘,探索老齡產業發展規律,總結養老服務經驗策略,促進養老工作科學發展。
?!缎绿斓亍冯s志根植老齡沃土,辦出特色水平,成為億萬長者的良師益友。
80后養老事業聯盟創始人張晶
老年人需要能跟上新時代的刊物,堅定創新,堅定開放,用實干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祝愿《新天地》雜志越辦越好,祝愿《新天地》雜志的讀者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津生
老年雜志以《新天地》命名,令人耳目一新,更讓人深感恰逢其時,因為在人口老齡化大潮涌動的今天,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奮力撥開傳統觀念的種種迷霧,在全社會樹立養老新觀念,邁向養老新天地。
一要重新界定老年人概念。我們不能將老年人簡單等同為病殘者、依賴者和弱勢者,不能將老年人視為沒有能力、失去價值,從而使問題成為老年人的社會符號。老年人是長者和智者,年老首先是成長而不是衰退。老年人中的大多數都不同程度地擁有自我照護和發展的能力,即使所謂不能自理者也依然保有某種剩余能力,能完成某些活動。要知道老年人時刻都在尋找一種可以保持自身生理和心理活躍的生活。如果政策支持和社會環境適當,他們完全可以如聯合國所倡導的那樣成為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重要力量。
二要切實筑牢養老服務的科學理念。養老服務的本質意涵并不是單純為老年人治病助殘,也不是使老年人因過度照護而更加依賴他人,而是要通過生活照料、健康護理和社會參與的全領域服務,使老年人保持和改善身心功能、調適病殘,延緩老化、促進參與,提高生活質量。這里的關鍵是這種養老服務不但要具有可獲性、可及性和充分性,而且更要有可接受性,否則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為此,我們必需將維護老年人的尊嚴和自主這兩大原則挺在養老服務的宗旨和理念的最前面,把它們作為各項養老服務的根本遵循和工作取向。唯有如此,老年人才能真心實意地接受和喜愛養老服務,才能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期望的那樣,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都能健康長壽,安享幸福晚年。
朗誦藝術家、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高級編輯陳鐸
《新天地》是老年人的朋友和精神家園。
全國助老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臺恩普
韶光辭舊歲,喜事話新年。歲月不居,轉瞬,2019年已經悄然降臨人間,這也意味著又一個新的希望來臨了。我與 《新天地》結緣已有20年之久。她創刊至今,已整整36年。36年,對一本刊物來說,恰如一株樹木,在經歷了孕育、生根、萌芽、伸發、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種種變化之后,此時的它,正處于恣意釋發蓬勃、葳蕤的時段,可謂春光明媚,風景無限。在《新天地》雜志創刊36周年之際,我希望《新天地》雜志帶著對老齡事業蓬勃發展的期盼,乘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列車,與全體老年朋友和廣大讀者攜手出發,辦得更加精益求精,為文化養老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瞿弦和
《新天地》為老年人生活添彩。
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 解永全
“不忘初心探索進,開創美好新天地”?!缎绿斓亍冯s志將以新的面貌迎來新的一年!一本好的刊物既能高屋建瓴,明哲洞達,引領時代潮流,又能契入老年人內心,吸嗅生活的芬芳,融為貼心知己。能夠在網絡大潮下生存下來并且越辦越好,變革與創新是根本?!缎绿斓亍冯s志一次次的變革與創新,使我們越來越喜愛它。雜志擁有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內涵,內容形式的可聽可視化的變化讓人喜觀樂讀。這正是老年人所需要的。
祝《新天地》雜志越辦越好!
著名京味作家、北京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劉一達
打開報刊的另一扇窗口,回首往事,擁抱現實,展望未來,為熱愛生活的人們開創新天地。
北京養老行業協會副會長
德國國家注冊健康_疾病護理專家李霞
從《老人天地》到《新天地》是更新養老理念,開啟現代養老模式的標志,與時共進,可喜可賀。當您退休了,不意味著您老了,那是您職業生涯中又一次機遇。當您步入花甲,那是您人生之路的巔峰,展現在您面前的是一片 《新天地》。光明日報 《新天地》將為您保駕護航,共創美好新生活。
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協會秘書長朱恭德
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協會熱烈祝賀《新天地》雜志社建社36周年!希望雜志越辦越好!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精神食糧和生活指引!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協會也會一如既往為首都的養老行業培養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為北京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新天地》雜志共同成長進步!
CCTV青少節目主持人橙子哥哥/尹奕橙
祝賀光明日報 《新天地》雜志全新改版——新年新氣象,2019開啟全新快樂生活!新的一年,讓我們花更多的時間陪伴父母,看書、讀報、聽雜志,新方式新陪伴,和父母一起永葆童心去生活!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秘書長零慧
祝賀《新天地》改版重生!友成基金會從2009年起動員城里名師下鄉到貧困鄉村支教,這個叫“常青義教”的公益項目寓意生命之樹常青,已經覆蓋全國6個省份8個地區共130所鄉村學校,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城鄉教育公平。退休的校長和老師在新公益活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實現了更大的價值,如能以常青義教模式來推動各行各業的熱心退休人員下鄉,參與到鄉村振興等項目中,可能會探索出一條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新路來。這是大家的新時代、新天地,大有作為!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智慧健康養老與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會理事劉建兵博士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在過去的35年中,作為我國創刊最早、最有影響的直接面向老年讀者的綜合類期刊,《新天地》及其前身 《老人天地》 一直都在創新。在老齡化社會快速來臨和新媒體革命風起云涌的今天,《新天地》再次迎接挑戰,進行全新改版,但“推崇陽光生活,激勵積極人生,引領老人快樂生活”的初心依舊,心境依舊。祝 《新天地》改版成功,越辦越好!
1905電影網(CCTV6官方網站)戰略合作部總監鄧亞玲
作為一線電影媒體人,我們深深體會到是老一代藝術家對中國演藝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才讓我們如今的影視行業蒸蒸日上、蓬勃發展!我們電影頻道采訪過許多老一輩藝術家,包括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李雪健老師,他的敬業精神讓我們年輕人折服,他為人謙遜,以儒雅的姿態在鏡頭面前回顧著過往點滴,盡管在事業上獲得過最高殊榮,雖然已年過半百,雖然身患重疾,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依然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堅守崗位,我們感恩有這些奮斗在各個崗位的老一輩鋼鐵戰士為我們打下的江山,有了你們才有現在安穩的幸福,希望全天下的老年人夕陽無限好!
《神州·養老》雜志總編輯張運防
共創 共行 共融 共享,祝《新天地》雜志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