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心內科門診患者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心慌表現多種多樣,常表現為心率快或心律不齊,或者兩種兼有。心律失常是引起心慌主要原因,心律失常的種類繁多,診斷有一定難度,可繼發于器質性心臟病或其他臟器的疾病,也可發生于無器質性疾病的患者。
出現心慌一般需要做以下檢查
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最好能在心慌發作期間檢查心電圖,基本就能確診。多數患者心慌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到達醫院時,癥狀可能已經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這時需要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把心電監測的儀器背回家,按正常生活規律活動,同時記錄癥狀發作的時間。與心電圖作對比診斷心慌原因,有時需要72小時動態心電監測。如心律失常發作不頻繁,如間隔數周或數月發作一次,動態心電圖就不能記錄,就無法診斷。
超聲心動圖:檢查心臟的結構功能,確診有無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器質性心臟病。
血常規:排查有無貧血導致心動過速。
甲狀腺功能:排除有無甲狀腺功能亢進。
血生化:排查有無肝腎疾病、酸堿失衡或電解質紊亂等疾病導致的心律失常。
冠脈CT:并不是必需的檢查,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吸煙等多種冠心病危險因素,或者在活動時以及心動過速發作時有明顯的胸悶、胸痛等癥狀可考慮行冠脈CT或冠脈造影檢查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常見心律失常主要有以下幾種
竇性心動過速:心率快,但多數不會超過130次/分,心律規整。發作和終止都比較慢。心電圖表現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是正常的心臟節律。常繼發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早搏:有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心率可快可慢,自覺較正常心律提前出現的心臟跳動。發作較頻繁時24小時可達2萬次。早搏可發生于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多數患者需要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評估嚴重程度,指導下一步治療。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或房撲:目前常見的心律失常,心率可快可慢,但是節律較亂不規整。有的患者呈陣發性,心律多數時間正常,但會發作一段時間房顫或房撲,發作時心率快癥狀明顯。也有的患者呈持續性,一直是房顫或房撲,沒有正常的心律。
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心律規整、心率很快,癥狀明顯,常常突然發作,突然終止??勺孕薪K止,但絕大多數需要到醫院藥物治療才能中止。也有的患者發作時間短,到達醫院時已經終止,心電圖不能捕捉到。
室性心動過速:相對少見,但是較為嚴重。多繼發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可引起暈厥、低血壓、甚至猝死。也有少部分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發作時僅感覺到心率快,發作時通過心電圖可以確診。
心慌的患者往往發作不定時,有的患者發作了不去醫院就診,也有的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到了醫院發作已經終止,不能獲得發作時的心電圖,也就不能確診。提醒廣大患者有癥狀發作,盡早到醫院就診查心電圖,以免耽擱診斷,影響治療。(作者喬巖,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