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明月
稅收教學是職業院校財會專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財務崗位工作中不可避免會有涉稅項目,所以對于高職財會專業學生來說稅收教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教師要提升稅收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經過課堂教學后能掌握一定的涉稅技能。所以稅收教學的重點在于把知識傳輸轉變為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稅收課程學習后,能應對工作中的涉稅問題。
教學的有效性通俗講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得的收益,也就是學生的獲得的進步與發展。教師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教學內容。提高高職學生稅收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最大限度的發揮課堂教學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學生通過教學不僅獲得了知識、技能,還能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和知識的價值。所以在教學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保證高職稅收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結合教學經驗,經過科學系統的教學安排,爭取以較少的投入,獲取盡可能多的進展。
教師進行高職稅收教學,要精心策劃教學內容。因為高職財會專業的各門稅務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有部分重合現象。例如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稅務課程“企業涉稅事務”課程中的涉稅計算和納稅申報內容與“稅務會計”中的涉稅計算部分和納稅申報內容重合。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稅收政策也在不斷地調整,但教學實施中卻存在“滯后性”,所以教師安排教學內容,要注意要靈活運用教材,注重知識點的拓展更新。因此在稅務教學中,很有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優化整合。教師安排教學內容,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實用、夠用為原則。教師要結合教學經驗與稅務工作流程,主要培養學生能依法處理各項涉稅事宜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稅務籌劃能力能為企業合法節稅。
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以后,避免了教學內容重復出現,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現象。再者將各種稅務法規知識和納稅籌劃方法,結合實踐經驗有序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系統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稅收教學內容相對于其他教學科目來說比較枯燥、抽象。所以教師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就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生動的呈現給學生。靈活使用各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益。針對稅收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接受效果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有:案例分析法、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分層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這些新型教學方法具體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具有針對性、典型性、實用性的特點,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直觀的理解和掌握涉稅的理論知識。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有針對性的案例,這樣教學中理論結合實踐,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2)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教學內容,使每個階層的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能都能獲得相對的提高。分層教學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取長補短,量身定做教學方案,這也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一種很實用的方法。

(3)信息多媒體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是利用現代的信息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生動。視頻和圖片的表現形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具體、形象。所以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能加快教學的推進速度,增加授課信息量,所以這也是一種即實用,又能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比如在發票的管理的教學中,教師把發票從領購到道開具的流程用視頻演示了完整的方法,直觀的讓學生了解了整個過程,這樣的方法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也使教學過程更豐富多彩。
除了以上這幾項常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靈活穿插運用互動式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等。這些新型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稅收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民間有句俗語“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最基本的納稅申報的流程、稅務登記、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等等,這些理論知識在教材中用大段的文字闡述,但切換到實際操作中只是幾個簡短的流程,教師只需要在操作中給學生強調注意事項和關鍵問題即可。實際操作通過感官體驗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所學習的稅收內容。所以稅收教學中靈活運用實踐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經過實際經驗分析,將社會調查、實際案例分析與實踐操作相融合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提升稅收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階段,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學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高職院校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中有效的完成學習。稅收課程教學要結合課程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教學,能有效掌握會計工作所必需的稅收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日后就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