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玲
企業在市場中受到的壓力不斷在擴大,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一大辦法就是合并。在外在多變的情況下,企業在編制合并報表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限制了企業進一步的發展。那么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如何改善編制報表的方式方法以及提高其準確性和真實性就變得至關重要。
合并報表簡單來說就是,反映由母、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情況的財務報表。一般而言,集團的合并報表,其核算對象包括子公司和母公司整體,內容由集團整體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表以及利潤表組成,其編制完成一般是依靠母公司。這種報表具有一定的特點,這就使得在編制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首先是其制作應該以單獨的會計報表為基礎,而后再調整合并;其次是報表不僅需要突出企業的經營規模,更需要突出公司內部交易的抵銷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當下法規準則對企業合并報表制作提出了需要包含所有子公司的要求,進而使得公司可以更加清楚整體情況,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戰略方向。然而在具體操作實踐中,這些相關要求和范圍不是特別清晰。首先多樣的持股合并加上計算方式不清楚,使得最終完成的報表不統一且有誤差;其次未明確暫時性控制,使得報表存在空子可鉆;最后是存在一定模糊的實質性控制。
新會計準則要求報表反映集團的多樣內容,卻忽視了明確計算方式,這就使得制作報表存在誤差。一般,企業會使用購買法以及權益結合法的會計方法,并且當下準則也沒有要求使用某種具體的方法,導致企業一般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何種方法,兩者結合使用就會使得企業容易出現合并報表賬實不符的現象。
首先是數據缺乏真實性,而原始數據不真實以及報表附注不真實導致了數據缺乏真實性。信息失真會使得企業集團的經營狀況無法反映出來。會計信息失真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第一是管理層或者領導層對報表制作的干預,盡管法律法規明確提出了報表真實性的要求,但是仍然有部分企業領導冒著風險,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會要求和命令工作人員按照他們的意愿去制作報表;第二是集團企業的各個公司在編制報表的方式方法存在差異,進而導致數據顆粒度存在差異。
隨著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對企業內部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就隨之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工作量和工作內涵難度都在不斷提高,這就使得社會對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需要其有較高的會計專業基礎和業務能力,還需要有較高辦公軟件的能力,更需要其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然而在部分企業多數會計人員沒有達到市場所需的要求。
財務報告是以數據為根據,加以文字進行補充。財務報告是由會計報表、附注和說明書這三者主要組成。當下一些企業在財務報告內容上存在不完整性。這一點主要反映在以下幾點:首先財務報告的某一方面缺失,像有些企業僅僅完成了會計報表的內,而忽視了附注以及說明書的制作;其次,報表形式有細節忽視,比如無風險報告,無各負責人簽章等形式或者編制的手續不完整。最后,報表為了展示企業整體效益較為完美,在相關不利信息展示的較為模糊甚至忽視,導致報表十分不科學以及沒有充分發揮其價值。
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報表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提升報表的價值,更好地體現企業經營狀況,給企業的管理層科學制定策略奠定基礎。范圍的明確需要將全部子公司都放入范圍內,避免范圍的擴大和縮小情況,這就需要公司在編制報表時嚴格控制和注重報表的實質。具體就是說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活動以及決策等起著控制作用,當無法確定嚴格控制時,則要注重控制的實質。合并范圍主要就是根據母公司是否控制子公司來確定。
當下企業集團編制合并報表是依靠兩種辦法:購買法以及權益法。購買法是將公允價值視為價格來進行計算,其將整個合并過程看做一個購買過程。具體來說是把被并購者視為資產,而收購者進行合并后不僅需要容納公司的效益,而且需要容納其風險,同時如果購買價格高于公允價值,將超過的部分看做是商譽。權益結合法則是合并過程中每個公司依據賬面價值來進行核算,同時不考慮商譽,其將整個合并過程視為股權交換的過程,突出公司“合作”,其中的主體一起負擔風險。并且在應用權益法結合法的過程中,子公司必須要將期初未分配的利潤以及利潤分配項目經過母公司核算確定后進行抵消。以上兩種方法存在較大的區別,要想報表完整性和有效性,企業則需要確定合并項目與具體方法的對應性,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需要嚴格按要求執行。
公司依據有效的會計資料,應用確定的準則教學報表編制,進而提高其內容的有效性。在編制過程中,切記不可以對信息資料作假、篡改和忽視。為了增強報表內容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定期結賬,對產生的收入支出、財務等活動項目在結賬前做好記錄工作;其次是在完成合并報表前,一定要先完成對賬等工作,例如核對賬簿記錄、清查財產等,來確保賬證相符、賬實相符;最后為了避免信息的遺漏,需要完成本期發生額試算平衡表的編制,將其用于檢驗賬目是否有錯漏的情況。
企業人才一直都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之一,因此為了做好合并報表編制工作,就需要培養公司內部會計人員的核心素養。對此,企業首先需要開展員工法規培訓,進而培養員工的法律意識,降低企業在會計工作上的道德風險;其次,為了進一步確保公司內部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道德素養,需要制定適合本公司的規章制度,尤其是獎賞制度;最后,公司在能力范圍內,引入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人士,對企業員工進行專業能力的培訓,培養優秀的專業團隊。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每個領域的競爭力都在不斷擴大,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整體的效益,多數企業開始拓展自己的經營范圍或者通過重組、合并等方式來做到跨領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需要完善自己編制合并報表的方式,來完整清晰展示企業一段時間內的財務情況等,進而促進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有科學的依據來策劃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