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重要的職能部門,擁有大量的管理功能,通過與西方先進管理理念進行對比,能夠進一步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轉機制和管理會計建設。多元化經濟發展帶動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的靈活性,其中持續性發展理念以及信息技術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管理會計建設過程中,內部控制以及信息聯通都需要及時解決,內部控制和風險評估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調控的整體性和持續性。我國的管理會計執行起步晚,初期執行方法也明顯落后,根據這些財務方面的需求和特征,進行資金管控,在出現漏洞的狀況下,可以采用集中管理、加強監督等方法來提升績效和整體財務管理的水平。只有強化管理會計建設,才能夠真正實現有條不紊的管理運營,實現事業單位的管理效應,最終在事業調整以及基層工作的表現上提升工作水平和建設條件。在新形勢下,不斷積累經驗,完善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建設,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從整體出發,管理會計的主要思想和特征應該貫穿于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管理會計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職能環節,也是體現事業單位職能操作水平的標志。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管理人才進行管理會計理念以及文化修養方面的培訓和引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長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因此需要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局限性進行調整合改革,才能實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公共職能管理的融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公益性活動不僅僅需要實現服務社會的目標,還應該滿足更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需求。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意識上就缺乏對管理會計的正確認知與時代意識,而思想理念和意識上的落后和不足,必然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和財務管理的正常建設與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提升,而內部管理模式在整體發展趨勢中顯得不夠成熟,因此影響到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管理和操作過程中,很多內部管理機制和保障制度都需要進行調整,進而影響到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匹配和完善。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缺乏可塑性,在基本制度沒有達到一定標準的情況下,其中的單位管理和執行力度都有待提升,內部管理模式的不成熟會直接影響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應用,也會給管理會計具體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實際管理運轉中,需要更多的會計管理職能和學習的條件來維系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職能。而當前社會發展中,受到經濟利益和時代發展的影響,對先進財務管理模式的需求尤為明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轉過程中,很多服務功能以及財務標準沒有達到要求,尤其是集中化管理出現缺失,導致管理會計的應用方法和財務管理的內容出現問題,其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完善業務操作和內容分配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誤差。而在集中化管理和流程操作過程中,受到歷史問題以及有關部門的專業技能管理限制,也使日常財務管理和數據操作、工作水平和服務標準都有較為明顯差距。為了能夠避免工作中的財務問題以及事業單位管理內容缺失,需要進行提升人員素質,才能夠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建設的水平。
基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以及會計管理體制的特征,需要在建設過程中找到其思想建設的出發點,進行中心思想的定位以及系統的推廣。從傳統的思想理念進行考量,實行以人為對象的體制化改革。,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改革,舊的管理思想越來越不能夠適應新型的經濟模式,而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行政事業單位也難免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強化管理會計建設思想,并且整合信息技術與時代需求,抓住管理會計的重要環節,進行細致調控。
其一,管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管控。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體工作人員來說,需要以其領導人員為先鋒,強化自身領導意識,并且充分帶動員工的積極性,調整財務管理的知識水平,創新管理模式,形成對業務的有力支撐。對于管理內容進行維護、宣傳和布局,加大管理宣傳力度,杜絕違法違規的行為,并對不良的管理操作進行警示和定期分析總結。
其二,在法律層面上深入強化會計建設管理的法律意識,并且根據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充分地調整和改革,依據法律內容強化管理會計的應用,并且將其形成具體的操作指標。
其三,強化監督操作。主要從行政事業單位的多層環境入手,大到領導,小到基層職員,都應該建立互相監督的機制,根據實際工作的方向和內容嚴格按照規章行事,強化所有人員的工作態度,并且結合規范,進行細節追責。從整體出發,在法制環境建設的同時,靈活應對每個監管內容與環節。
在會計部門的監管中,應該充分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行政事業單位針對內部控制進行意識引導,在推動會計監管的同時,對于不同風險防控中的應對方法也應有所不同。依據內部控制系統的要求,執行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政策,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可塑性與互動性。風險防控和會計部門的管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其一,注重內部控制意識在工作中的推廣,讓內部控制思想以及運行的習慣深入到每個員工心里,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內部控制操作并對失控風險及時進行彌補。如果出現失控的狀況,應該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加以衡量。從整體經濟體系運行中找到規律,并進行調整。
其二,責任落實是內部控制在會計監管中的重要體現。根據實際管理中的具體變化以及會計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對出現問題的內容及監管責任人嚴格落實問責制度。從具體問題出發,將問題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并且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效果和滿意度進行對比。
其三,對內部審計體制進行獨立化管理。當內部控制達到一定級別時,應該根據傳統事業單位的標準要求進行調整,形成新舊意識的交替以及與法律法規的內容融合。從內部控制強化中進行會計監管調整,形成即時有效的信息傳遞,也能夠從工作內容中找到其中的規律和原則,使其內部控制的效用以及會計監管的需求一目了然。依據這些條件因素和方法進行內部控制調整,從而提升會計監管力度。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進行調控,實現管理會計建設的平穩發展。通過對多項監管模式進行集中核算,完善核算細節,通過對資金成本核算的要求對成本進行控制,形成對經濟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納。
其一,在改革深化的過程中結合經濟發展進行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管調控,運用經濟發展建設原理,強化事業單位監管力度,最終深入到每個工作層面,并且體現集中化核算的核心內涵,從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摸索出會計集中核算的應用模式。
其二,優化國庫資金支撐與調配力度。通過國庫資金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支持,以最快捷的管理會計內容進行調整,根據調配的資金數量以及分配方向進行資源利用,通過加強管理調控的力度,提升調控效率。
其三,在資金流管控和使用中,監督腐敗行為并進行實時舉報。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貪污腐敗行為進行嚴厲制裁,重點監控財務管理部門的領導人員以及重職人員,在實際操控中運用合理的集中核算規范進行審核,最終落實到實際工作崗位和業務賬目之中,從而杜絕貪污腐敗的行為。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形成合理的資金流分配,加強核算的思想意識和理念,加大輔助力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梳理,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過程中的需求以及發展過程中的條件,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方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運用新型的理念和思想對適應市場和社會的發展需求進行基礎性保障和落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改良。尤其針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制度標準以及建設要求,應該強化其工作重點,形成基本的服務理念和社會主義建設環境,結合公共服務的要求和內容提出相應的策略來應對其所面臨的問題,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改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建設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