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兮 于 沛
科技行業時下最熱潮的莫過于人工智能,它是通過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思維過程,研究替代過去只有人類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作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近年來人工智能“入侵”會計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討論。《經濟學人》2014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工智能在未來的20年里將會與會計人員的崗位產生激烈的爭奪。2016年,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由簿記員、會計與審計職員負責完成的86%的工作都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2016年3月,作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宣布與Kira Systeme 聯手,將人工智能引進會計、審計以及稅務工作中。隨后,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也與IBM公司合作,將使用沃森認知計算技術開展會計和審計工作。同年5月26日,普華永道推出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2016年7月,由我國自行研發的“蕓豆會計”正式上線使用。蕓豆會計是一款云端人工智能會計軟件,區別于傳統記賬模式,更加智能化,其采用IT 技術研發的智能記賬模式,將傳統的財務記賬流程變得更為標準,利用OCR技術及糾錯機制完成了財務記賬工作從人工到人工智能的轉變。在大數據和云計算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應用促生了智能會計。2017年5月,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財務機器人“小勤人”的誕生,引得人人自危。
截至現階段,財務機器人正逐步替代了會計核算與監督的會計基本職能,包括識別發票類型、辨別發票真偽、自動填制記賬和結轉憑證、生成報表等基本核算功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日常的會計核算要求。在全智能化軟件技術和電子發票使用的前提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機器“小勤人”基本可以實現賬、證、表的自動生成,替代財務工作中重復性高的手工流程,從錄入信息到合并匯總、數據生成;還能完成部分審計工作,可以實現“全查”而非抽查等。
現代企業的會計核算大多按照基本業務流程,采用人機結合模式工作,各大財務軟件的普遍運用,已經很好的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和質量。如今,人工智能系統的引入,財務機器人通過對大部分的會計基礎工作進行編程,利用既定的智能程序,將整個會計核算的過程流程化、信息化。如:“小勤人”可以頂替15 個財務工作,提供24 小時的不間斷服務,接受審批通過的發票申請表,按需完成發票查找,并將查詢到的發票信息作為附件回復給指定人員。“小勤人”的單張發票查詢時間由平均5 天提升至1 天。在無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小勤人”10 小時的工作時間即可完成上萬張增值稅紙質發票的電子歸檔。可見,財務機器人的出現,銳減了大量繁瑣、機械性強、重復性高的基礎會計核算工作,有效降低了會計信息生成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效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一般的會計工作環節繁冗,需要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憑證、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多個環節,并且每個環節都需要不同的人來審核。如今,財務機器人替代基礎會計人員,依靠出錯率為零的智能系統完成日常工作,并建立數據庫,而且對數據模型還可以進行持續跟蹤分析,這樣即保證且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了因失誤、故意篡改和造假舞弊引發的企業財務風險。財務機器人具備更加完善的數據庫和計算能力,與人類有限的信息儲備能力相比,財務機器人更有能力完成安全系數更高的基礎財務工作。
隨著會計信息在經濟決策中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審計工作已為現代會計的重要組成。由于審計工作量過于龐大,導致審計人員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抽查的方式來開展審計工作。如果抽取的樣本不能保證隨機性或缺乏代表性,容易造成抽查的結果以偏概全,作出不合理的審計報告。另外,抽查人員也存在人為操縱的可能。現今,我們啟用財務機器人,利用財務機器人高效地業務處理能力以及精密的計算功能,可以使得審計工作由“抽查”逐步實現“全查”。如:德勤的“小勤人”在月結周期開始時,財務人員將收集到的門店盤點結果放在公共盤中,維護好公司代碼的主數據,并給“小勤人”專門郵箱發送作業開始的指令,5 分鐘后第一家門店的結轉已經完成,一刻鐘后第一家門店的盤點已經被標記為已完成。“小勤人”在工作日結束是發來郵件告知任務結束,附件中包含了所有生成的憑證。由此可見,財務機器人可以介入審計工作,一方面使得“全查”的審計工作快捷便利,不僅避免人為信息的干擾,使審計結果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為客觀、全面地評價經營業績奠定夯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減輕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量和壓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對審計勞動力的需求,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
特斯拉CEO Elon Musk 的人工智能威脅論在他2014年的麻省理工演講后廣為人知。他聲稱,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誠然,財務機器人的問世,在手工賬簿到會計電算化使得文件數據管理得到改善基礎上,又一次升級替代大部分重復性的、標準化的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這是智能時代帶給會計的技術進步,會計技術進步帶來了會計拓展職能的新思考。
會計預測職能是會計通過分析過去的經濟業務,提煉出會計信息,根據這些會計信息,找出會計各個要素及相互之間變化規律來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發展變化趨勢。通俗來說,預測就是管理層的人員通過對過去經濟業務、歷史數據及相關資料的分析,靈活運用職業判斷能力和主觀思想,以及通過各種數據統計方法等,來對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做出的一個預測。預測作為將來時態的思維模式,必定是要結合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做出企業未來的預測。財務機器人只可以通過已有的數據,根據既定的程序和計算機中的公式計算出一板一眼的數據,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企業管理層做預測、做決策的一個數據基礎。誠然,這是企業管理層需要的,但不是管理層想要的。管理層想要的不僅僅是按部就班得出的數據,更是通過財務人員主觀思維的職業判斷,對現階段的企業內部情況,企業外部的各類業務所在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做出分析結論,甚至大到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狀況進行深刻研究探索之后,得出的更加理性化的結論,從而為管理層做預測和決策奠定夯實的基礎。只有結合現階段經濟的發展動態,才能制定出一個適合企業且符合當下發展趨勢的預測和決策。然而,通過人機結合做出的預測和決策,一方面可以排除人為干擾,降低不確定性風險,提高預測決策的準確程度,另一方面,人機結合有利于管理層縮短編制預算的時長和提高決策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除此之外,人機結合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企業成本效益的變化等外界因素,選擇使用不同的預算管理模式,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資源效益最大化。在人機結合中,要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因為管理層熟悉企業各個部門參與經營環節以及具體職責,有高效發展的思路,需要通過機器人精準安排。
控制、評價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現代會計應該履行的重要拓展職能。會計控制及評價是以會計信息為依據,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過程進行監督控制,對其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在財務機器人介入下,人機結合地完成事先、事中的監督,財務機器人可以做到無偏差的過程控制,而且可以對產生的偏差分析查找原因,及時糾正。在維護企業財產安全,減少損失和浪費中發揮很好的效用。對于超出機器人所管轄范圍的差錯,則需要會計人做出主觀判斷,及時調整。所以,在財務機器人的配合下,會計的控制及評價可以高效、無差錯的智能實現完成。從而使企業的經營和運行能符合預期,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能健康、持續。財務機器人作為會計工作的內部工具,并不能夠很好地與外界其他因素相結合。然而在會計控制及評價中,涉及外部影響因素時,也是需要通過會計人主觀判斷和解決的。
總的來說,財務機器人可以替代重復性強的一些會計工作,不僅高效地履行會計的核算和監督這兩大基本會計職能,減輕會計人的工作負擔,為會計人的后續會計工作做好了鋪墊。而且在會計預測、決策,控制及評價職能中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錯從復雜的內外部環境,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對會計人來說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威脅,人機合作是未來更為現實的工作方式,財務機器人為財務管理人員做好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結合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來做出預測、決策以及業績分析評價。財務機器人引入是智能會計的飛躍性發展,智能會計必然帶來基礎會計人員的淘汰。智能時代是人的高端創造,高端的會計人才也應是智能會計發展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