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士泉 徐昊 于英杰
1.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2019年6月28日至2019年7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召開車輛生產企業《公告》管理信息交流會,會議上介紹了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項,其中2018年在傳統車生產一致性檢查中生產實車與《公告》備案參數不一致問題突出,且集中體現在整備質量、外廓尺寸、零部件型號和生產企業等方面的不一致;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公布近三年來在辦理機動車登記時問題,其中2016年總共376家汽車企業生產的3337輛車因數據不一致問題不能上牌,2017年這一數據為475家汽車企業生產的3904輛車,2018年則為488家汽車企業生產的3518輛車;2019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行政處罰決定,超過十家車輛生產企業因生產一致性問題被責令整改,并暫停《公告》新產品申報資格。這些數據表明,我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生產一致性問題也逐步凸顯。因此建立健全的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管理體系至關重要。
《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辦法》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辦法》指出,車輛生產企業是生產一致性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建立和完善生產一致性管理體系,保證車輛產品一致性,即保證實際生產銷售的車輛產品的有關技術參數、配置和性能指標,與《公告》批準的車輛產品、用于試驗的車輛樣品、產品《合格證》及出廠車輛上傳信息中的有關技術參數、配置和性能指標一致。《辦法》中要求車輛生產企業應當編制、執行、適時調整《企業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并存檔、備查;定期編制《企業生產一致性信息年報》,并存檔、備查。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指導編制并監督實施《企業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檢查《企業生產一致性信息年報》、組織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等工作。對于不能保證產品生產一致性的車輛生產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視情節輕重,依法分別采取通報、限期整改、暫停或撤銷“免予安全技術檢驗”備案、暫停或撤銷其相關產品《公告》等措施。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辦法》中提出申請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的,應當具備有與從事生產活動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保障能力。
機動車輛類(汽車產品)強制性認證的模式模式為型式試驗+初始工廠審查+獲證后監督。而在生產一致性審查中對相關認證結果的采用情況:對已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零部件和系統,僅需確認裝車的零部件規格型號與證書的一致性及該證書的有效性;對已獲得國家認監委發布的自愿性產品認證的零部件和系統,僅需確認裝車的零部件、系統和單獨技術總成規格型號與證書的一致性及該證書的有效性。
GB 18352.6-2016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規定了輕型汽車型式檢驗的要求和方法,生產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檢查的要求與判定方法,對汽車生產企業提出了環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管控要求。
標準要求企業建立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并實施,并指明OBD的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要按要求執行。生產企業應對每個車型系族制定并實施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排放系族;汽車生產企業應在汽車批量生產前制定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書,并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標準要求對已通過污染物排放型式檢驗的車型,生產企業應采取措施確保在用符合性。在用符合性檢查程序應確認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和汽車正常壽命期內,污染控制裝置是否始終保持正常功能。在用符合性檢查應覆蓋所有車輛的正常壽命。生產企業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在用符合性自查,并確保8 年內完成對低里程(10000~60000km)、中里程(60000~110000km)和高里程(110000~160000km)的車輛進行自查的要求。生產企業應每年將結果上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GB 17691-2018自2019年7月1日起實施,適用于重型柴油車及其發動機的型式檢驗、生產一致性檢查、新生產車排放監督檢查和在用車符合性檢查,對汽車生產企業提出了環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管控要求。
標準要求企業采取措施保證生產一致性,并進行按標準規定新生產車達標自查。為確保批量生產的車輛滿足規定的技術要求,整車生產企業應對每個車型(系族)制定下線檢查計劃,包括檢查項目、檢查方法、抽樣方法和抽樣比例等。為確保批量生產的汽車或發動機的排放特性與已進行型式檢驗的車型或發動機機型一致,生產企業應具備生產一致性保證體系,包括質量管理體系和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
標準要求生產企業采取措施保證車輛的在用符合性,并確保在正常使用條件下,車輛在全壽命周期的排氣污染物排放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從6a階段開始,車輛應裝備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從6b階段起,生產企業應保證車輛在全壽命周期內對車輛排放數據進行數據發送。車型(系族)在進行型式檢驗時,車輛生產企業應同時制定在用符合性自查計劃。在用符合性自查計劃包括試驗的時間表和抽樣計劃等,并向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備。
為滿足國家各主管部門的監管要求,企業應建立和完善生產一致性管理體系,以在產車的參數一致性管理及過程一致性管控兩個維度,從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整車參數一致性管理、隨車證書一致性管理、零部件CCC證書一致性管理、生產一致性試驗管理五個方向出發,保證企業實際生產銷售車輛產品的有關技術參數、配置和性能指標滿足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
車輛企業須按照主管部門規定,分車型編制《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經過法規管理、采購、生產等多部門協同,完成對關鍵零部件、關鍵工序要求、整車完成檢驗、整車COP試驗做出相應的管理計劃,并針對不符合處理做出描述。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車輛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定期對關鍵生產過程的生產工序、過程控制、檢驗的實際執行情況,與《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進行一致性核查,核查頻次至少每季度一次,以監控生產過程是否處于受控狀態,避免因過程控制差異引起整車實物產品的變異。
在車型量產前,企業認證部門需向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相關技術參數,經主管部門審批發布后,作為整車參數一致性管理的標準。車輛企業通過整合《公告》和強制性認證產品目錄中整車重點參數、關鍵零部件的型號和生產廠家形成整車參數一致性核查清單,與實際生產車輛進行核查,保證實際裝車參數與認證發布數據的一致性,核查頻次至少每季度覆蓋所有在產車型一次。
整車裝車完成并經過質量檢驗后,需打印上傳三張車輛隨車證書,即產品《合格證》、環保信息隨車清單、強制性產品認證車輛一致性證書,且需保證打印上傳證書中車輛參數與該車輛識別代號車輛實際參數、認證發布參數相一致。
對強制性認證產品目錄中的CCC零部件,應對其CCC證書的有效性、CCC標志加貼進行管控。CCC零部件供應商應定時向整車生產企業提供零部件CCC證書,并根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保持更新。整車企業可利用認監委、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汽認證中心等相應認證機構網站的CCC產品認證結果查詢平臺,查詢其CCC證書的有效性、零部件型號和生產廠家的一致性;并通過對零部件3C標志的樣式、內容、加貼方式、加貼位置的檢查,以驗證其符合《強制性認證標志管理辦法》和部件認證實施規則。
對整車、零部件性能一致性的管理,企業應按照規則/細則、安全、環保等法規以及企業制定的《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的要求,對整車或者相應的零部件進行試驗。試驗可分為四類:COP試驗、關鍵件定期抽檢、例行檢驗、排放檢驗。COP試驗:驗證認證產品是否持續符合認證依據標準所進行的抽樣檢驗,分部件COP試驗和整車COP試驗;關鍵件定期抽檢:驗證關鍵件的質量特性是否持續符合認證依據標準所進行的定期抽樣檢驗;例行檢驗:在生產的最終階段對產品的關鍵項目進行的100%檢驗,以確保成品的質量滿足規定的要求;排放檢驗:驗證實際生產產品是否能持續滿足國家排放標準要求,并根據排放系族產量進行相應臺次試驗。
本文通過詳細解讀國家主管部門對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管控政策要求,結合整車企業管理現狀,搭建一套完整的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管理體系,從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整車參數一致性管理、隨車證書一致性管理、零部件CCC證書一致性管理、生產一致性試驗管理五個方向出發,解決企業在產品生產一致性管理方面的難題,避免企業因一致性問題而產生的運營風險,切實維護國家、社會及公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