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升光
廣西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廣西河池市 547000
發動機自動加速,是指發動機在不受駕駛人的控制情況下發生的中高速運轉。比如,正在行駛的車輛在駕駛人未踩油門踏板時發動機轉速突然升高,或者已收油門,但發動機轉速并未隨之下降,我們把這類故障歸結為自動加速故障。
發動機自動加速故障是很危險的!
2008年著名的“豐田剎車門”事件,豐田汽車不斷的被美國指責有汽車自動加速的問題,并導致多起車禍,接連造成89人死亡的嚴重事故。因此豐田汽車在全球進行最大規模的召回,上千萬輛的汽車被召回,并向美國政府賠款了4000多萬美金,可謂損失慘重!
2018年的百度上的一則新聞報道,業余車手薛先生在連霍高速駕駛一輛奔馳C級轎車,以120km/h的速度失控狂奔,采取各種方式降低車速均告失敗,車主打電話給交警,清空豫陜界收費站的ETC通道讓他通過,然后進入陜西境內后車子被奔馳公司遙控停止。可謂一路驚心!
在日常用車中發動機為什么會發生自動加速故障呢?下面筆者將根據在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實例一一列舉所明。
例1:筆者所在的修里廠有個洗車房,不時有原先開進來正常的車輛,在把清洗好的腳墊、座椅墊裝車,起動踩油門后出現自動加速故障。檢查后發現是腳墊沒裝好,壓住了油門。
例2:據“騰訊汽車網”2017-01-04報道京豐臺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正常行駛的轎車突然失控,造成多輛轎車以及電動三輪車受損。事故原因竟然是由于汽車腳墊卡住了剎車板,導致車輛失控。
故障原因分析:
汽車腳墊卡住剎車板是導致車輛自動加速故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首先,可能是腳墊安裝不正確。在實例1中,腳墊應同時在剎車和油門踏板下才是正確的安裝方式,可員工不仔細,腳墊一端是安裝在了剎車踏板下,但另一端卻壓住油門踏板(本應在油門踏板下)!當踩剎車時,油門被腳墊下拉,或者踩下油門時腳墊跟著下壓,但松油門后,腳墊被剎車踏板掛住無法回位,導致了發動機自動加速。其次是,有些車主,為了追求個性、美觀,往往會更換掉原車內腳墊,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看似美觀但形狀和尺碼卻不符合原車輛使用標準的腳墊,使用中移位,亦導致腳墊在不經意間卡住或勾住油門。
事實上,本文提到的“豐田剎車門”事件中,在美國NASA協助下,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所進行調查結果,正是腳墊的不正確安裝所導致的自動加速。
例:一輛別克小轎車車主抱怨腳踩油門感覺不夠平緩一年有余,最近半個月出現了幾次丟油門后發動機仍舊出現發動機轉速不下降的故障。經檢查油門拉線上潤滑油脂已干枯,移動不靈活,更換新的油門拉線后故障排除。
故障原因分析:
老款汽車發動機是拉線油門的,當安裝的油門拉線固定點設置不當、缺少固定點或固定點脫落油門拉線較長,走向的曲率半徑太小,轉彎太多;鋼絲繩潤滑脂干涸導致磨擦起毛,或者鋼絲繩防塵套密封性差,有灰塵、泥沙等帶入護管內等。這些故障導致踩油門時鋼索拉動不暢,極端情況下可能在鋼絲套里導致嚴重的卡滯。這種情況一旦出現,踩下的油門松腳后節氣門無法歸位,發動機加速在所難免!
例1:一輛金杯面包車在啟動后發動機轉速就超過1700 r/min,伴有發動機抖動。檢查發現節氣門很臟,拆下節氣門體清洗,在拆卸怠速馬達清洗后可以看到怠速馬達閥尖、及其旁通孔的接觸面上有很多的燒蝕、磨損的斑斑點點凹坑。清洗之后重新裝上故障依舊,在更換的的節氣門體后故障排除。
例2:一輛現代圣達菲,啟動時發動機怠速850 r/min左右,怠速運行約一分鐘后轉速上升到超過2000r/min,發動機警告燈點亮,讀故障碼顯示怠速轉速過高。檢查油門拉索沒有發卡的跡象,更換火花塞,清洗節氣門、怠速閥后故障依舊。讀節氣門傳感器、怠速閥占空比等數據流正常。ECM重新學習節氣門亦無法排除故障。最后拆下旋轉怠速閥后,打開電動機轉子與定子后,發現它們之間有鐵銹痕跡,用手轉動轉子,當轉到某一位置時發現有發卡跡象。用除銹劑清除銹跡后轉到靈活,重新裝復后發動機怠速恢復正常。
故障原因分析:
在例1中,由于在使用過程中,怠速閥尖與接觸面之間有積碳、灰塵顆粒堆積,由于怠速閥尖的反復沖擊接觸面,使得閥尖、接觸面上都磨出了斑斑點點的凹坑,所以即使怠速閥關閉——閥尖完全頂在對應的接觸面上,仍然有很多空氣從這些斑斑點點的縫隙中被吸入。這種情況下實際進氣量大于怠速閥想要控制的進氣量,因此發動機轉速肯定是很高了。
在例2中,雖然ECM輸出的怠速閥占空比是正常的,可是旋轉怠速閥與電磁鐵芯生銹,在ECM控制怠速閥旋轉時經常不靈活卡滯,并且似乎恰好卡死在打開大的位置,所以進氣量大發動機轉速很高!
例:一輛已行駛18萬公里的別克小轎車,車主自訴經常在早上上班行駛途中松油門后發動機仍然發出轟鳴聲,發動機轉速不下降!但如果再反復踩幾次油門后發動機又恢復正常。診斷時我們反復實驗以重現故障,發現發動機怠速抖動明顯,也正如車主所說,發動機偶有自加速現象,并且主要發生在冷機,暖機后基本沒有重現過這個故障。檢查發現節氣門有比較嚴重的積碳,懷疑是因為節氣門積碳卡滯,經過清洗節氣門后反復試車,故障未重現!
故障原因分析:
節氣門是發動機的進氣“咽喉”,上接空氣濾芯,下接發動機缸體。空氣中雜質、水分、汽油蒸汽的反向擴散以及機油蒸汽由曲軸通風箱進入進氣系統,粘附在節氣門上,受熱后碳化甚至伴隨酸性物質產生。怠速時節氣門開度本就極小,只有一點縫,如若被這些積碳堵住,汽車出現怠速不穩、抖動。天冷時會讓汽車難以啟動。所以說,習慣長時間怠速停車,尤其是開負載怠速(開空調怠速停車),或者開車時不舍得給油及長期不轟油門,再有習慣怠速行駛、為省油刻意高檔低速行駛(拖擋)等等,這些經常讓節氣門開度極小的駕駛習慣,都會助長節氣門積碳。如果盡量避免上述的用車行為,則可大大延長節氣門積碳的清洗周期。碳化吸附使節氣門開度變小,但這種變小不是穩定的,所以進氣時多時少,導致發動機怠速抖動,換擋過程中易熄火,加速卡頓等情況。檢查后發現節氣門有比較嚴重的積碳,冷機時積碳顆粒很硬比較容易卡住節氣門,暖機后積碳顆粒變軟,節氣門就很少被卡。所以進氣量很多噴油量很大,導致發動機轉速很高。不僅是這輛車,筆者曾遇見過極端情況因節氣門被積碳卡住導致進氣量過大,發動機超過3000r/min的高轉速。
例:一輛比亞迪F3小轎車,起動后發動機轉速超過1500r/min,暖機后轉速也沒有絲毫下降。讀進氣歧管壓力傳感器數據為60kpa左右且較為穩定,超過怠速正常數據約35kpa很多。檢查后發現進氣歧管與缸體之間的墊片損壞,更換墊片后恢復正常。
故障原因分析:
事實上這種類型故障一般都歸結到怠速過高,本文將其列為自動加速。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結構也很復雜漏氣時有發生。如:發動機上縱橫布置有多根橡膠管,大多與進氣管相連,一旦脫落或老化,很容易泄漏;另外氣缸墊或進氣歧管襯墊之間、噴油器安裝口處漏氣;廢氣再循環閥(EGR)、曲軸箱強制通風閥(PCV)被卡在全開位置等。
采用D型(壓力型)控制系統的發動機,通過檢測進氣管空氣壓力的變化計算出進氣量,電腦根據壓力傳感器測量的數值調整噴油量的多少。當進氣歧管漏氣的時候,吸進氣缸的空氣包括從節氣門和漏氣部位進入的空氣,所以進氣量會增加很多,并且都被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發動機電腦據此增加噴油量。如果漏氣多的話,發動機轉速通常會很高的,會超過1500 r/min以上。
例:一輛五菱面包車在路上行駛中丟油門后,發動機轉速會偶爾超過2000r/min,一旦車主只要熄火后再啟動又能恢復正常,之后行駛中又會出現類似狀況。該車為非電子節氣門,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引線分別為電源線、信號線和地線。測量地線與電池負極的電阻為10Ω左右,但晃動該線時電阻超過300Ω,地線存在明顯的虛接。將地線重新接牢后反復試車故障未重現!
故障原因分析:
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由節氣門軸帶動傳遞加速信號,節氣門開度不同時,反映給ECU的電阻信號不同的,系統根據它的輸入信號來判斷發動機的負載和動態變化狀況。因為搭鐵不好、或者虛接都會產生額外的電阻,抬高了信號電壓,使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有了不正常的信號輸入給了ECM,從而使發動機轉速高于正常的怠速轉速。
除了上述列舉的幾種常見的發動機自加速故障外,發動機氣缸之間串氣、或者進排氣凸輪軸位置傳感器線束插頭互換,也會導致發動機有很高的轉速,這類故障通常伴隨著發動機劇烈地抖動,雖然轉速高但發動機并不有很大的動力,所以其危險性也降低了。
從本文列舉的實例來看,自動加速故障有人為的,如腳墊放置不正常,也有機械性故障和電路故障。筆者在修理廠還不時聽到有車主自訴——自己的車也有過自動加速的經歷,但之后并未重現!我想像這類,到底是人為故障呢?還是機械電路故障?亦或是偶發性故障?像文中提到的——2018年百度新聞報道的薛先生所遇到的故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難無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