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談解決數據造假問題:要讓其不敢不能不愿 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11日在談到監測數據造假問題時說,當局已經采取措施,做到要讓其不敢、不能、不愿造假。
據報道,李干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說,環保數據造假主要是監測數據造假,在實踐中,過去最突出的也是這方面的問題,“對于監測數據造假,我們是深惡痛絕。”
李隨后表示,“今天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當局的監測數據是真實、準確、全面的”,他還說,如果說全面,現在還有點差距。但是真實、準確,“我們心里是有底的。”
關于下一步的工作,他表示,中國當局還要繼續把“不敢、不能、不愿”這三件事進一步做好,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同時最重要的是加強質量管控,發現問題,嚴肅查處,確保監測這個頂梁柱、這條生命線能夠不出毛病,確確實實發揮好它的作用。
英國路透社3月11日報道,原題:中國環境部部長表示,去年中國擴大棄用有污染燒煤采暖的試點項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大霧霾治理的力度。1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中國已擴大煤改氣和煤改電項目,從2017年的12個城市增加到2018年的35個。
據估計,中國冬季取暖通常每年燒掉4億噸煤炭,改用更清潔的燃料被視為該國治污戰的主要部分。去年冬天,由于天然氣缺口,居民改用低排放采暖項目遇到困難。李說盡管如此,去年仍有480萬戶家庭成功實現煤改氣、煤改電,多于2017年的400萬戶。
李還表示,中國火電行業超過80%運用了超低排放技術。但他也在中國兩會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提醒,盡管2018年取得巨大進步,但中國的霧霾戰會越來越難。“確確實實還是感到壓力很大,形勢不容樂觀”,他說,“好做的事做得差不多了,后面要做的就是更加難的事,更加艱巨的事。”
他說去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從2012年的68.5%降到59%,但仍很高。不同地區對環境保護的執行也存在差異。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降至1990年以來最低速度,生態環境部竭力表態,不會放松治理污染的力度。上周,中國表示將連續第三個冬天執行特殊的排放限制。此前,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表示,2019年中國政府將繼續加強污染控制。▲
(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