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本周訪美,不僅行程被“降格”,“臺獨”團體“全美臺灣同鄉會”還發表聲明,以“親中反美”為由表示不支持也不會接待柯文哲。
柯文哲預定于3月16日到24日訪問美國。據臺灣《自由時報》11日報道,“全美臺灣同鄉會”發表聲明稱,過去4年來,柯文哲“親中反美”態度嚴重違背臺美共同價值與情誼,并可能破壞臺美關系,“因此全美臺灣同鄉會決議,不支持且不接待柯市長訪美行程”。該組織還列舉柯文哲“九大事證”,作為他“親中反美”的證據。
不僅如此,柯文哲原本預計參訪的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被取消行程,華盛頓僅參訪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等,與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近日訪美時拜會白宮、國務院及國防部官員相比,“層級明顯有落差”。
“全美臺灣同鄉會”成立于1970年,親綠立場明顯。有臺媒注意到,“全美臺灣同鄉會”發表聲明后,民進黨新潮流系的臺北市議員梁文杰隨即在臉書轉引相關新聞。有島內輿論猜測“同鄉會”的舉動是民進黨暗中策動。柯文哲本人回應稱,一般只有接待才發聲明,怎么不接待還要發聲明,“實在太奇怪了”。
自由電子報稱,柯文哲這次訪美明顯被冷落,規格不但輸給鄭文燦,還不如基隆市長林右昌,“看來美國會繼續出手”。前“立委”孫大千批評稱,就算柯主張和大陸維持友好交往,怎么就代表“反美”了呢?他認為,
“全美臺灣同鄉會”之所以刻意給柯扣上一個“嚴重違背臺美共同價值與情誼”的大帽子,“真正的原因,只是因為他違背了全美臺灣同鄉會堅定支持臺灣獨立的立場吧?什么時候‘臺美共同的價值與情誼和‘臺灣獨立畫上了等號?”
香港中評社11日稱,民進黨兩個站上接班梯隊的中生代,包括鄭文燦和基隆市長林右昌9日同時在紐約活動,表明美國邀臺政客訪美模式正在改變,已不限于“大選”候選人,所有“潛力股”都高調接觸。相比之下,柯文哲訪美規格明顯比鄭文燦低,“讓臺灣政治人物以后會競相討好美國,爭取美方關愛眼神,將之轉換為在臺灣政壇的身價”。文章同時提到,高雄市長韓國瑜4月10日訪美,美方如何接待“頗有可看性”。▲
(余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