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青青 涂蕾 張旺 ●任重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11日舉行記者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就“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要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在政府的榜單上只有‘黑榜沒有‘紅榜”,張茅的話在表達要讓制假售假者無處藏身的同時,也在強調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企業的關系。
只有“黑榜”沒有“紅榜”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張茅在記者會上表示,“雙隨機、一公開”是創新市場監管方式的重要內容,過去傳統的監管方式是巡查、企業年檢,現在把年檢改為年報,巡查改為抽查。張茅說,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企業自我約束意識在增強。
張茅認為,企業的品牌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但“過去有一種觀點往往認為,提高產品質量、創造名牌產品,要通過政府來進行評比和獎勵,實際上是扭曲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他強調,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政府的榜單上只有“黑榜”沒有“紅榜”,“紅榜”是消費者的口碑,“黑榜”上的違法經營要受到懲處。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過去由政府部門評選一些知名品牌和優秀企業,在中國最初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這種機制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市場競爭出現的時候,如何樹立品牌,鼓勵優勝劣汰,是需要一套機制的。但這只能發揮過渡作用,政府評級本身并不符合市場化。另一方面,由政府部門評優評級,其實默認了只有評出來的才是優秀的,而沒有評上的、甚至不優質的產品卻能繼續在市場上放縱。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監管缺位甚至尋租。
“過去,政府在這方面既越位又缺位。現在,就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把監管正位,而產品好不好要由市場說了算。”萬喆表示。
專利法修改有望年內完成
在被問及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在新一輪專利法的修改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對故意侵權者規定了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專利法的修改有望今年年內完成。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懲罰性賠償問題在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的修改過程中,都是討論的重點。這主要是因為之前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比較低,對于侵權違法行為難以有效地起到震懾效果,所以懲罰性賠償基本上每年都會提。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我們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
“當前知識產權懲罰力度的加大,和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有關,但根本還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中國市場總體規模在不斷擴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導向型外資,而同時中國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未來在中國,中外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是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中國目前在知識產權方面標準越來越高,但在法律法規的執行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對疫苗實施最嚴格監管
就記者有關疫苗的提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表示,疫苗確實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因為疫苗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它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和國家安全。對中國疫苗,總體評價應該是安全的。
臺灣《經濟日報》稱,焦紅提到,疫苗具有專業性,因此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疫苗監管的專業技術支撐。日后,大陸還將建立國家、省兩級專職檢查員團隊,加強檢查員管理和培訓,目標是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讓社會大眾對中國的疫苗更有信心。
香港TVB網站報道稱,內地過去一年曾爆出疫苗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稱,會對疫苗實施最嚴格監管。焦紅在記者會上表示,藥監局同衛健委等相關部門,起草了《疫苗管理法(草案)》,草案已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草案明確提出疫苗是具有戰略性和公益性的,支持產業發展和結構重組,有針對性地對疫苗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對疫苗的研制、生產、流通、預防接種全過程,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對疫苗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厲查處,對監管的失職瀆職行為,也要嚴肅問責。▲
環球時報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