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潔
摘 要 在當前新媒體的持續發展下,新聞生產以及傳播交互的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可以直接通過利用下載在移動客戶端中的新聞App,隨時隨地掌握最新鮮的新聞資訊。而為了能夠將傳播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過程,重視傳播媒介與手段等核心內容融入在新聞App中,以真正實現新聞App的長效發展,并有效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新聞需求,文章將從傳播視域著眼,對傳播視域下的移動新聞媒體App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 傳播視域;移動新媒體;新聞App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29-0019-02
由于新聞App能呈現海量、豐富的新聞內容,同時還保障新聞的時效性,與傳播學中強調通過靈活運用傳播媒介與傳播手段,加強人們之間的信息互通這一原則相符合。因此使得當前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使用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瀏覽、獲取新聞信息。但隨著同類型新聞App的不斷出現以及相關產品自身創新性不足,導致在傳播視域下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發展遲滯。為此,本文將通過結合相關實例,立足傳播學中的核心理論,探究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并為其日后的長效發展指明方向。
1 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的發展概況與現存問題
1.1 發展概況
當下移動互聯網以移動新媒體新聞App作為生產和傳播新聞信息最為重要的載體。移動新媒體新聞App通常操作界面美觀簡約,且操作方式簡單快捷,方便用戶隨時使用,因而深受廣大移動新媒體用戶的歡迎與喜愛。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在我國手機上網行為中,除卻手機社交App用戶數最多之外,緊隨其后的便是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在2018年中國移動新聞客戶端產品發展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我國手機新聞App用戶已經達到6.36億,年增長率達到1.3%,平均每月新聞資訊用戶的消費時長為980分鐘。并且此類新聞資訊App產品數量還在持續增長當中。
1.2 現存問題
1.2.1 同類產品逐漸增多
為了能夠更好地方便移動新媒體用戶了解獲取更多新聞資訊,近些年在我國移動互聯網以及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僅在百度應用市場中便有大約600個同類型的移動新媒體新聞App。但僅僅只有央視新聞以及網易、搜狐等傳統媒體和新聞門戶網站等類型的新聞App規模較大,在用戶市場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相對較高。然而同類型新聞App的層出不窮,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1.2.2 產品的創新力不足
雖然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當前在App應用市場中擁有大量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可用于滿足用戶海量新聞需求。但由于絕大多數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存在同質化情況,新聞App之間無論是界面設計、功能類型還是產品屬性均極為相似。如今日頭條、央視新聞、網易新聞等新聞App在界面設計中,側邊欄一律帶有隱藏屬性,此舉可以有效避免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界面中大量信息或應用功能過于集中而影響用戶使用,使得用戶能夠在簡約清晰的操作界面中迅速獲取其想要的新聞信息。
但后期在充分考慮老年群體以及閱讀困難群體的閱讀習慣與閱讀需求后,搜狐新聞App設計人員選擇在保留側邊欄隱藏功能的同時該隱藏功能設于界面下方位置,以此使得App操作界面得以更加便捷、簡約。但隨之而來的是,大量新聞App開始仿照搜狐新聞App的設計方式,使得當下移動新聞媒體新聞App的原創性、創新性極度欠缺,產品同質化的情況越發嚴重。
2 傳播視域下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的發展路徑分析
2.1 注重增強產品創新性
傳播學的研究重點在于人與人間的信息傳播過程以及傳播手段和媒介,傳者與受者以及傳播媒介、傳播內容等則作為傳播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移動新媒體新聞App想要實現長效發展,勢必需要對傳播學各項研究內容進行充分考量,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例如在著眼于傳播學中的受者時,針對某些閱讀存在障礙的用戶群體,網易新聞App設計了聽新聞功能,用戶通過點擊新聞界面上的小喇叭,便可以自動收聽該界面中新聞內容的語音朗讀音頻,從而省略了大量閱讀文字的麻煩。
騰訊新聞App則在選擇將聲頻、視頻、圖像與文字等多種形式進行有機整合用以具象化呈現豐富新聞內容的同時,還增加了彈幕評論功能,用戶可以在閱覽圖像或視頻類新聞資訊時,隨時利用彈幕評論功能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并與其它用戶進行實時交流,進而有效增強新聞內容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使得廣大用戶也可以真正參與到新聞生產與傳播當中。速新聞App則以傳播學研究中的傳播媒介與傳播效果作為發展重點,通過積極將當前風靡全網的視頻直播、全景VR技術等運用其中,使得各類新聞信息均可以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動態、多維地呈現在用戶面前,以此大大增強產品的閱讀性,凸顯新聞App以及新聞內容本身的價值[ 1 ]。
2.2 需高度關注用戶體驗
在傳播視域中,大眾傳播是其一大重點研究對象,如何利用傳播媒介創新人接受新聞信息的方式途徑,深化新聞對人的影響也是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在發展中需要進行重點考量的。因此本文認為,新聞App需做到尊重用戶群體多樣化的新聞需求,高度關注用戶體驗,在集中力量解決用戶使用新聞App時存在的問題之余,切實增強新聞App的交互性。例如澎湃新聞App幾乎保持一星期一更新的頻率,定期推薦用戶進行版本升級,以有效解決傳統版本中出現的頁面閃退等問題。而速新聞則為了能夠使得用戶可以全方面參與到新聞生產與傳播中,在App中開辟了速問速答專欄,用戶通過點擊速問速答功能模塊,便可以及時發布各類求助信息。新聞App后臺工作人員在實時接收到用戶求助信息后將立刻對其進行核實,并主動聯系相關部門單位進行回復。
此外,封面新聞App中通過深入運用全媒體技術,在積極鼓勵用戶轉變為記者與采編人員,使其可以運用與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相連接的封面新聞App及時發布上傳新聞信息,使得新聞的時效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2]。此后將由專業新聞工作者對用戶上傳的新聞信息,包括圖文資料、影音視頻等進行審核與重新編輯整理,使之可以成為一篇正式、規范的新聞稿件后,將通過運用App中的新聞推送功能、新聞滾動功能將這一新聞內容推送給更多用戶,以此有效擴大新聞App的覆蓋范圍。網易新聞App則選擇運用云計算等技術對用戶停留廣告頁面的時間進行精準統計,用以對用戶的瀏覽需求、興趣愛好、廣告需求度等進行相應判斷。從而在新聞App播送或是推送新聞內容時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投放廣告。
2.3 重視原創與新聞內容
傳播視域中同樣對于傳播內容高度重視,要求傳播內容必須充分尊重傳播規律,運用各種符合有效開展社會信息交流。基于此,新時期下的移動新媒體新聞App也需要重視原創內容,堅守內容為王的發展原則。如央視新聞通過主動將新聞App與傳統紙媒人民日報、參考消息以及廣大新聞門戶類網站相互結合、實時連接,并通過積極鼓勵用戶關注其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官方賬號,進而使得新聞App可以從多種渠道中獲取新聞素材與新聞資訊,在對其進行編輯處理、內容審核后生產出具有高價值的專業新聞內容。
今日頭條新聞App也為鼓勵新聞原創增設了原創新聞陣地以及原創稿費池,用戶可以通過在今日頭條新聞App中積極發布真實可靠的獨家原創新聞,獲得App獎勵的原創稿費。與此同時,新聞App也會在每一季定期舉行線上原創新聞媒體作品評獎評優活動,通過引導用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真實意愿,在新聞App中為自己支持和喜愛的原創新聞產品投票,票數最多的原創類新聞產品及其作者將會獲得相應獎勵。鑒于當前在傳播視域下用戶的閱讀方式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因此為了有效增加新聞App中新聞內容快捷、短小精悍的特性,盡可能使用短視頻或是圖解新聞的方式搭配集聚眾多新聞核心關鍵詞、短小的新聞標題,以此有效吸引用戶群體[3]。
3 結論
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的出現為人們獲取、傳播新聞內容提供了強大便利。而針對當前在傳播視域中移動新媒體新聞App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等問題,其還需要在切實遵循傳播學的客觀規律,注重靈活運用恰當的媒介手段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的基礎上。分別從受眾者、傳播者、媒介等方面入手,堅持以用戶為中心,通過主動運用更多先進技術,強化新聞App功能。在有效增強其與用戶互動性的同時,注重保障新聞內容質量及其原創性和創新性,從而使得移動新媒體新聞App可以在新時期下實現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申文勇.移動優先 內容為王——《速新聞》移動新媒體的融合之道[J].新聞戰線,2017(22):13-14.
[2]劉娟.移動新媒體對我國當下新聞傳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新聞世界,2017(7):52-57.
[3]胡明川.移動新媒體極簡信息頁面新聞推送及其優化[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0(1):150-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