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普釩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汽車數量不斷增加,交通壓力逐漸增大,路面上車輛的增多促進交通系統不斷地更新與完善。在21世紀,物聯網作為高新技術之一,可以很大程度的緩解交通壓力。所以,物聯網系統的應用能夠推動智能交通領域完成新一輪的變革,為交通系統帶來便利,同時促進智能交通時代的來臨,為廣大人民的出行帶來便利,并且能夠降低污染,保護我們的環境。
關鍵詞 物聯網;智能交通;結合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29-0158-02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也在快速進步,各種交通工具不斷地更新與發展,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由于交通工具的數量急劇增加,給城市的路面交通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對于交通系統而言,對新技術的要求不斷增加,改革與升級勢在必行。
目前,物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憑借著自身的網絡化及智能化等優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中[ 1 ]。可以通過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交通領域,將交通智能化、聯網化。因而提出智能交通這一創新理念。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智能交通領域的發展,并帶動與智能交通相關的服務業、管理業等產業的?發展。
本文主要提出了“物聯網+交通”這樣一個概念,將物聯網技術與傳統交通領域相結合,并且嘗試建立對應的智能交通模型,希望將物聯網技術合理地應用在社會發展中,并希望可以為相關行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信息。在以下部分,本文將會對物聯網的概念與優勢進行闡述,同時也會具體分析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方法。
1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將物與物相連而形成的網絡,通常來講可以通過其傳輸的距離將其分為兩類,分別是短距離通信網以及長距離通信網。短距離通信網的主要傳輸途徑是依靠藍牙技術或著WIFI技術,而長距離通信網主要的傳輸途徑則依靠蜂窩通信網絡,比如如2G、3G、4G(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等?技術[2]。
從字面上看,“物聯網”和“互聯網”就有明顯的區別:物聯網是物與物之間的聯網;互聯網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網或人機間的連接。物聯網其實就是早期所謂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雖然將其更改了名字,但它仍是現在社會發展的一種重要技術。近幾年不斷發展的“互聯網+”將許多傳統的技術或系統與互聯網結合,促進了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因此,“物聯網+”也可以作為一種對傳統產業的更新和發展模式,讓傳統行業與現代社會有機結合,并創造出更多價值。
2 物聯網在交通系統中的應用
其實,物聯網與我們日常生活許多有聯系。小到家居住宅,大到許多基礎行業設施,都有著物聯網的影子。所以,“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應用前景也有待相關人員進行開發研究。而后文中所闡述的智能交通系統正是“物聯網+”的一個代表,“物聯網+交通”的普及,必將給交通系統帶來新的能力。眾所周知,在交通系統中,物聯網有著許多的應用,比如構建智能交通?系統。
城市交通是一個開放且復雜的系統,隨著路面交通壓力的不斷增大,新的解決方案需要及時被制定,城市交通系統只有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才能處理好這些現實中復雜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城市交通壓力,才能提升交通系統的工作能力,促進城市交通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找準各層面的不同需求,才可以最大化的發展智能?交通[3]。
2.1 公共層面的需求
城市交通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公眾所需。從公眾層面來說,通過監控,智能交通系統可以了解眾多信息,比如交通基礎設施的運行狀態和周邊車輛的信息。在此基礎之上,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和附近設施以及使用者進行信息交換,這樣交通系統和使用者都可以獲取諸多信息。個人可以通過手機對交通狀況進行查詢,自行或根據大數據分析得到最優的出行方案。同時,大眾在使用智能交通系統時,該系統可以對用戶出行記錄進行分析,優化道路設置,并可以節約大眾出行時間。基于這些信息,可以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與使用者的交互性和協同性,從而減少車輛在紅綠燈等待的?時間。
并且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及時發布周邊的施工信息與交通管制信息,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醒行人遵守交通法規,快速進行ETC收費,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緩解擁堵,這樣就可以實現智能化協調和自動化管理。智能交通系統不僅可以提高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交通擁堵等問題,同時預防并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證使用者的出行?安全。
該技術不僅在公路交通上可以提升系統運行效率,也可以運用在鐵路系統上,如對購票、列車延誤等信息進行數據統計,為網絡支付、查詢提供便捷等。物聯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人們的出行,提升城市交通系統的整體質量,提高人們對城市交通的滿意度[4]。因此,“物聯網+交通”在公眾層面上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2.2 管理層面的需求
從管理層面的需求上來講,城市交通中“物聯網+交通”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實時的城市路況信息進行精準的采集,以電子地圖的形式傳送到智能交通系統的數據中,并呈遞給對應區域的管理人員,這樣城市交通系統的管理人員掌握實時的城市交通信息與動向,通過對路面情況的掌握與分析,從而對于城市交通的運作情況有更直觀、更具體的了解,有助于讓管理人員針對不同的緊急交通事故與管制做出及時的判斷和調整。
相較于傳統的交通應急措施而言,運用“物聯網+交通”能更高效準確的解決交通系統中無法預測的緊急情況,對城市中實時的交通情況進行快捷準確監管。所以,從管理層面的需求上來講,物聯網技術對于幫助管理人員管理城市交通系統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使得“物聯網+交通”在城市交通智能化發展中成為領導者重點關注的?手段。
2.3 社會層面的需求
從社會層面的需求上來講,生產車輛的企業要想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做好與新技術的交流和學習,這就要求車輛的生產企業對出廠的車輛信息有著全面的了解,如生產了多少車輛、交通系統中該車型所占的比例、每輛車當下的使用情況、如何進行對于公交車或出租汽車的發展升級等。而物聯網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5]。
通過在車輛中安裝行車記錄儀,記錄車輛運行中的狀況,能夠知曉出行車輛的現狀是否安全,以及是否出現故障等問題,并根據行車記錄儀所反映的情況判斷故障是否嚴重,對出現故障的車輛采取適當且經濟的方案來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而且對公共交通系統中的車輛進行定位,能夠對這些車輛實施有效地跟蹤和監管,從而對車輛的狀況有更好的掌控,還可以避免類似重慶公交車墜河等悲劇的發生。從生產企業層的角度來講,物聯網技術可以為生產帶來便捷,為企業帶來利潤,為安全提供保證,能夠有效的實現生產企業對于車輛的監管,并實現生產—管理—運行3方面統一,這也是城市中“物聯網+交通”技術的應用于社會層面需求的?佐證。
物聯網在交通系統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它具備智能化,傳輸便捷、快速等特點,近年來已成為交通系統中不斷發展的技術,尤其在交通信息傳播、車輛互聯等部分起到重要的作用。交通的智能化、便捷化是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一種必然趨勢,會創造更大的經濟與環境價值。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在交通行業領域中發展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前沿技術在智能交通中所形成的“物聯網+交通”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實現交通運輸的高效化、系統化、智能化。對于智能交通系統本身而言,作為一項新興出現的技術,其內在的“物聯網+”系統與傳統交通系統的有機結合的方式,將是交通行業領域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而“物聯網+”也可以成為類似于“互聯?網+”這樣一種帶動傳統行業發展、促進時代進步的?理念。
參考文獻
[1]王成國.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8.
[2]胡瀅濱,李麗華.物聯網前沿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1).
[3]吳燕.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系統架構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6):131-132.
[4]王波.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9):127.
[5]郭鋒.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