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本文從新經濟時代下對課堂教學《景點導游講解》的影響出發,研究當前教學現狀和問題,并提出相關措施,主要包括需要借助VR、微課、云課堂等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學生進行景點導游講解。
關鍵詞:智慧旅游;景點;導游講解
基金項目: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立項時間2017年12月,項目編號:2017kg29
智慧旅游時代,在旅游中使用的科技手段越來越多。國內一些知名景區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語音導覽、手機App旅游攻略等。智慧旅游不僅可以為游客提供各種與旅游活動相關的信息,還能自助導覽定位、自助導游講解、緊急救援呼叫,讓游客自主設計旅游線路,隨時根據自己的興趣改變行程,實現旅游自由度最大化。之前的景區都需要大量的景區導游講解人員,面對智慧旅游時代新的挑戰,并不是說不需要景區導游講解了,而是要充分利用這些先進的設備,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提高我們的講解質量和服務能力。
《景點導游講解》是旅游類專業的一門實踐課程,主要培養導游人員在景區為游客講解導游詞以及提供相關旅游服務。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教師提供景點導游詞,制作PPT,對景點進行分析講解,然后讓學生模擬訓練。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帶著學生去實地進行參觀講解。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校內模擬,學生對于枯燥的導游詞,幾乎都是死記硬背,效果不好。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智慧旅游時代,它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服務,實現旅游資源共享的時代。由此,我們認為應該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景點導游講解水平。
一、《景點導游講解》課堂教學現狀
目前《景點導游講解》課程主要是在校內上課,利用多媒體技術和模擬實訓室進行授課存在一些問題:
1.理論偏多,實踐不夠。
景區講解的導游詞普遍內容較多,首先還是需要教師對景點進行透徹地講解,因為學生對于景點幾乎都沒有去過,不知道重點在哪里。還要對于景區的文化內涵進行提煉和拓展延伸。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演練,每個人講解的時間有限。學生對于導游詞也是以背為主,還不能靈活運用。
2.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目前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擬演練。往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現在學生比較喜歡新鮮的事物和互聯網相關的手段,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校內實訓設備成本高、更新快
旅游類專業很多都有專門的實訓室和實訓軟件,特別是模擬導游實訓教學系統,就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環形屏幕投影,進行仿真訓練。但是該設備建設成本高,界面操作復雜,維護難度大。景點更新也要重新拍攝,后期購買新的景點投入的經費也是巨大。所以購買的景點往往不夠用,無法及時更新。
4.景點實地講解難度大
如果院校所在的城市是個旅游城市,景點多,如杭州、蘇州,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可以經常性地去景區實地講解,但是大部分的學校周邊并沒有那么多的景點,需要去參觀學習,缺乏足夠的經費。而且去景點往往游客較多,學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也不集中,如果要學生進行講解,所用的時間也會很長。學校有緊密型實訓基地,但是學生實習時間短,景區也不方便接收,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也只能去一個實訓基地實習。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一)建設信息化課程
充分利用云課堂、校內的信息化平臺,轉變課堂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思維方式變革,使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引入網絡資源,拍攝微課視頻,在平臺上布置作業,讓學生上傳個人景點講解視頻。有效利用課外的時間,觀看平臺上的視頻和相關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講解演練和自我評價。
(二)運用旅游景點的智慧旅游系統
充分利用景區的智慧旅游系統。以烏鎮景區為例,景區官方網站上有視頻,包括旅游宣傳片,烏鎮景區紀錄片,讓學生先觀看,使他們對景區有初步印象。然后下載景區APP,讓學生進行景區游覽。APP界面古色古香,包括“食、宿、游、購、助”等五個方面,點擊“游”可以進入具體景點,里面展示景點的虛擬場景,比如進入“草本木色染坊”景點,可以了解藍印花布制作的整個流程,圖文并茂,比書面的導游詞更容易讓學生理解。進入“喜慶堂”景點,里面還有關于婚俗的趣味答題等。烏鎮旅游APP可以全景展示西柵景區和烏村景區,讓學生對各個小景點的分布有一定的方位感。最后聽景區的語音導覽,熟悉導游詞,并模仿講解。還有部分景區有360度甚至720度全景虛擬游,如雁蕩山、拙政園等,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景區逐個解說,讓學生詳細了解景區內的實際情況。國內各大景區的智慧旅游系統與校內資源相比,內容完善、專業性強、更新及時、操作方便。
(三)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學校的師資隊伍學歷都還是比較高的,也都符合“雙師素質”的要求。但是很多只是在課堂上對著書本上課,當然也有下企業的,但是都無法完全了解行業的最新情況。現在信息技術更新太快了,景區的發展日新月異,很多智慧系統的操作都讓我們驚嘆,所以教師要多與行業交流溝通。同時我們也要請景區里面的優秀導游來我們的課堂上進行講解展示,給學生樹立榜樣。也可以聘請他們的高層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或者客座教授,為學生授課或者講座。另外,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需要教師團隊的力量,要不斷地參加培訓,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累素材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接受并且喜歡。
(四)以賽促學、賽證結合
對于學生來說比賽和考導游證是他們講解導游詞動力的來源之一。我們將省導游大賽的選手視頻給學生播放,一是讓他們學習優秀導游詞的創作,二是學習講解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和肢體動作。我們也在校內舉行導游技能大賽,通過比賽,鍛煉他們的舞臺表現能力,提升同學們的講解水平。針對考導游證,我們在景點的選擇上盡量接近考證的內容。如浙江省導游資格現場考試是省內12個景點,我們就將這些景點嵌入到平時的課堂之中。省旅游培訓中心網站上有考試的背景視頻,每個景點12分鐘,讓學生對著視頻反復練習,提高通過率。
(五)考核方式
《景點導游講解》課程考核方式由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兩部分構成。平時考核包括信息化平臺的作業完成程度,學生視頻的講解效果等。期末考試參照最新的全國導游考試制度,背景播放景點視頻,這樣既能全面考核學生,又能讓學生提前熟悉導游考試的流程。另外可以把才藝作為平時項目考核,我們也充分利用全民K歌、唱吧等軟件,讓學生把錄好的歌曲發到QQ群里,軟件自身也有分數評價,再加上教師評價,最后給出考核分數。
參考文獻:
[1]焦玄,王培英.虛擬現實技術在導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3
[2]萬婷春. 《景點導游》課程信息化教學建設[J].現代商貿工業,2018
[3]張玥娟,王慧.論VR技術在導游講解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
[4]黃娟. 山西景點導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考核評價探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
[5]黃小芳,《導游景點講解》課程教學模式[J].文學教育,2010
作者簡介:
朱紅霞,女,碩士研究生,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