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康林
摘? 要:文獻保護技術是檔案學專業的一門綜合型應用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跨學科性、技術性與創新性,數字時代的到來給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建設與教學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文章提出整合文獻保護技術實驗的傳統特色項目,創新數字時代文獻保護新型實驗項目,設計數字時代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體系。在整合與創新的實現路徑中,需創新文獻保護觀、整合更新儀器設備和推進文獻保護的產學研融合,為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注入源動力。
關鍵詞:數字時代;文獻保護;實驗項目
中圖分類號:G270? ?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5-0025-03
1 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并滲透到社會實踐各個領域,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始記錄——檔案,其載體形式不再是單一的紙質檔案,伴隨而生的是電子文件、數據庫、云存儲、磁盤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檔案載體。為此,在檔案學專業高等教育中,探討文獻保護技術教學內容改革成為近年來的熱點,張美芳[1]、趙淑梅[2]、李澤鋒[3]、戴旸[4]等學科先后探討了文獻保護技術學的持續發展、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和課堂教學等問題,主要聚焦于理論教學、學科發展中,而面向文獻保護技術實驗教學探討尚處于薄弱環節。
文獻保護技術是檔案學專業的一門綜合型應用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跨學科性、技術性與創新性,是高等院校檔案學專業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檔案人才的必修課程,對實驗教學有特殊的要求。在當前,加強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整合與創新,是順應數字時代發展、契合“雙創”實驗教學改革,是適應新時期應用型和創新型檔案人才需求、完善檔案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和促進檔案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助力“雙一流”建設的必然選擇與專業舉措。
2 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的必要性
2.1 契合數字時代應用型和創新性檔案人才需求
在當前“數字檔案館、數字記憶、智慧政府”浪潮中檔案專業人才是一種緊缺資源,尤其是掌握過硬檔案專業技能的應用型和創新性人才。通過實驗項目建設有利于提高檔案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與創新應用能力,盡快地融入到黨和國家的檔案事業發展中,積極貢獻力量、承擔社會責任。
2.2 傳承和發揚傳統文獻保護技術實驗特色項目
以四川大學為例,該校檔案學專業作為省級重點學科、省級特色專業、省內唯一本科院校專業,在檔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自身的特色與優勢,在檔案專業課程設置上也有一系列特色課程,文獻保護技術是其中之一,在檔案專業實驗教學發揮著重要的角色與作用。早在上世紀80年代該校就建立有文獻保護實驗室,實驗教學和人才培養效果良好,但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年代久遠等原因導致儀器設備老化、損壞,致使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曾一度中斷和停止,近年來學校更新和補充了一批新的文獻保護實驗設備。因此,結合更新、補充的新設備,傳承和發揚傳統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精髓、特色十分必要。
2.3 打造適應數字時代、“雙一流”建設的實驗項目體系
根據國內檔案學專業本科院校文獻保護技術實驗教學調查,已有部分院校在保留傳統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基礎上,開始改革和開發數字時代文獻保護技術的實驗項目,如北京聯合大學增加“檔案室庫房建設實驗項目”[5]、黑龍江大學增加電子檔案信息保護技術實驗項目(包括硬盤、U盤、光盤等的數據刻錄、數據檢測和數據恢復等實驗子項目)[6]。在數字時代的大背景和“雙一流”建設驅動下,建立新時期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體系,是促進檔案專業特色化、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文獻保護實驗項目的整合與創新,有助于提升檔案學專業實驗教學層次與深度,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檔案學實驗教學體系。
3 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的設計思路
3.1 整合與創新設計思路
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涉及文理多學科、多檔案載體、多檔案課程和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我們可以基于“整合”+“創新”兩個視角對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進行細化設計,在“整合”中傳承、在“交叉”中創新。一方面,需要傳承和發揚傳統時期文獻保護技術實驗的特色項目;另一方面,則需要融入新型文獻保護實驗的創新項目。
以四川大學檔案學專業的文獻保護實驗項目為例,整合與創新思路以“文獻保護實驗室、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以現有儀器設備為支撐、“理論教師、實驗教師、實踐教師、相關教師”為保障,結合《文獻保護學》和《多媒體技術》等課程理論與方法,“整合”傳統文獻保護實驗項目;補充“缺、漏”軟件設備,依托《電子文件管理》和《檔案專業技能》等課程的實踐、實驗,“創新”開發新型實驗項目。具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3.2 整合與創新實驗項目設計
根據“整合”+“創新”兩個視角,結合文獻保護對象的載體形態、保管環境等特點。以四川大學檔案學專業文獻保護實驗項目為例,可從“紙質檔案、電子檔案、聲像檔案和檔案環境”四個模塊對具體的實驗項目進行系統化設計,各個模塊下再結合具體的實驗儀器設備、文獻保護對象優化、設計和擴展具體的實驗子模塊和實驗項目。
(1)紙質檔案實驗模塊項目。該模塊實驗項目是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傳統模塊,也是歷史檔案文獻保護的主體和當前檔案文獻的主要載體。在實驗項目設計方面,包括檔案文獻紙張的物理性能實驗(定量測定實驗、方向辨識實驗等)、機械性能實驗(如耐折度實驗、抗張強度實驗、耐破度實驗等)、光學性能實驗(白度測定實驗、色度測定實驗等)、化學性能實驗(酸度測定實驗)等,以及依附紙張書寫的字跡測定實驗等[7]。針對這一模塊的實驗項目,主要是傳承和發揚原有特色性項目和紙質文獻保護過程中遇到的重點問題。
(2)聲像檔案實驗模塊項目。該模塊實驗項目主要是存儲聲音、圖像、視頻及其相關者載體的保護,包括傳統時期的膠片、照片、磁帶、光盤、磁盤等載體形式的文獻,相關的實驗項目如傳統時期的膠片沖洗實驗、光盤刻錄實驗、磁帶刻錄實驗等。這一模塊的實驗項目,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聲像檔案的載體日新月異,在加強傳統聲像檔案保護和轉換的同時,還需及時引入和補充圖像處理、視頻剪輯、圖文轉換、語音識別等新型實驗項目,以適應數字時代和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
(3)電子檔案實驗模塊項目。該模塊實驗項目伴隨電子文件、數字檔案館的產生而不斷加強,實驗項目設計包括電子檔案內容本身及其存儲載體,如檔案數據庫維護實驗、檔案信息系統實驗、電子文件備份實驗、磁盤數據刻錄和數據恢復等。這一模塊的實驗項目在今后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需要加強電子檔案相關的數據庫、數據恢復和數據備份等方面的實驗項目建設。
(4)檔案環境實驗模塊項目。該模塊實驗項目設計既包括傳統時期檔案保管的物理環境、生態環境,也包括數字時代和網絡時代的網絡環境實驗。這一模塊在傳統的文獻保護教學環境中,主要聚焦于檔案庫房設計、檔案裝具選擇、溫濕度控制、檔案微生物及害蟲防治等實驗項目,在數字時代,需加強電子檔案、檔案數據庫和檔案服務器的安全實驗項目、容災備份實驗項目等。
4 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的實現路徑
4.1 創新文獻保護觀,充分依托現有理論課程及實驗項目
以四川大學為例,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配套理論課《文獻保護學》每學年按教學計劃進行,同時開設的《電子文件管理》《檔案專業技能》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等課程實驗項目可作為互補支撐,為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整合與創新提供“課程性”、“項目性”保障。在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過程中,應樹立大文獻保護觀、檔案實驗教學整體觀,充分借助和依托各相關課程開發實驗項目,又融入檔案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實驗項目設計,形成多課程相融合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實驗子模塊和實驗項目體系,按課所需、按時所需調用相關實驗項目開展教學。
4.2 整合更新實驗設備,為文獻保護實驗項目提供保障
以四川大學為例,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主要依托文獻保護實驗室開展,目前該實驗室擁有檔案物理性能測定、光學性能測定、溫濕度控制、害蟲防治等實驗項目的專用型儀器設備共計70余套,儀器設備具有一定主流行、智能性和先進性,為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現有儀器設備是不能滿足文獻保護實驗項目整合與創新的,為此,一方面需要充分整合學校現有的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公共大數據分析實驗室等儀器設備,為文獻保護實驗項目適應數字時代的設計和開發新的實驗項目提供平臺;另一方面,需及時更新文獻保護傳統實驗項目中已老化和落后的專業性較強的儀器設備。
4.3 推進產學研融合,為文獻保護實驗項目提供源動力
文獻保護技術本身就是一門跨學科領域、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科領域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建筑和信息技術等,同時對實驗操作和實踐環境要求較高。因此,純粹依托學校現有的實驗儀器設備、實驗師資是不能很好的滿足文獻保護學的實驗教學需求。加強產學研融合,為文獻保護實驗教學提供支撐,不失為一種優化路徑[8]。一方面,通過文獻保護學的理論課教師、校外檔案局(館)及相關檔案實踐基地的實踐導師、校內實驗教學指導教師融合,構建一支理論、實踐與實驗跨領域結合的教學隊伍;另一方面,聯合檔案館文獻修裱中心、圖書館和博物館古籍修復室、信息技術公司數據恢復中心等相關實踐部門,共建文獻保護實訓基地,擴大文獻保護實驗環境和平臺,在實踐中實驗、在實驗中生產,為文獻保護技術實驗項目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內在驅動力。
參考文獻:
[1]張美芳.我國檔案保護技術學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思考[J].檔案學通訊,2008(1):68-71.
[2]趙淑梅.數字時代我國檔案保護技術學學科發展走向[J].檔案學通訊,2016(3):72-76.
[3]李澤鋒.《檔案保護技術學》教學內容體系的重構與優化——從磁性載體檔案、光盤檔案保護談起[J].檔案學通訊,2013(1):75-78.
[4]戴旸,方凌超.翻轉課堂在檔案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8(4):76-80.
[5]吳曉紅.檔案保護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1):40-43.
[6]任越,倪麗娟.對檔案學專業本科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設想——以黑龍江大學檔案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改革為例[J].檔案學研究,2006(2):38-41.
[7]唐躍進,張美芳.檔案保護技術實驗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8]馬麗華.高校“產學研”合作項目實踐中的檔案管理[J].浙江檔案,2013(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