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梅芳
摘 要:本文以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為研究對象,對目前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平臺建設的意義、現狀和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提出改革和創新網絡黨建平臺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黨建工作平臺;高校黨建工作
課題項目:本文系“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改革創新發展研究”課題(項目編號:GXDJ2018B155)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平臺建設的意義
(一)提升黨建工作效率
網絡黨建工作模式是較高校傳統黨建工作模式的一次變革與創新,傳統的高校黨建工作模式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的時效性和便捷性都較差。網絡黨建平臺可以做到實時推送黨務消息,使高校黨建工作更為準確高效;網絡黨建工作平臺可以做到隨時隨地開展黨建工作,使高校黨建工作更為便捷。
(二)豐富黨建工作形式
黨建工作也可以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高??筛鶕ヂ摼W特點,同時結合黨建的實際需求,開展一些既符合實際又具有創新性的黨建工作新做法,如一些網絡會議,網絡選舉、網絡學習、網絡專欄等創造性形式,豐富了黨建的工作形式。
(三)強化黨建工做成效
與傳統黨建工作模式相比,網絡黨建平臺可以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元的動態形式傳遞信息,提升了高校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增強了高校黨建工作的立體多元性,強化了高校黨建工作的成效,為高校網絡黨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高校黨建工作平臺現狀和問題
(一)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缺乏認識
教育部對高校第一輪巡查后明確指出,很多高校重教學輕黨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對黨建工作缺乏認識。有的高校黨建工作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中。較好的高校應用了網絡平臺,但也只是開發了應用,對網絡黨建工作僅停留在建立平臺上。也存在有的高校直接拿組織部的網站來替代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現象,這些都使得網絡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二)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缺乏管理
要確保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持久運行,就必須使之具有吸引力,這就需要及時更新平臺內容,不斷創新形式。這些都需要專門的管理隊伍和經費,但正是由于高校無專業人士進行平臺內容更新,欄目設計等創新工作,無專項黨建資金。導致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缺乏管理,逐漸失去影響力。
(三)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缺乏創新
目前大部分高校網絡黨建平臺的訪問量少之甚少,即使前期強行關注,后期推送的相關內容也很難保證足夠的訪問量。究其原因就是,這些高校網絡黨建平臺的內容空洞乏味,多為靜態文字類新聞,僅作為新聞傳播渠道,沒有不斷更新平臺內容,沒有不斷創新形式,不能強有力的吸引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平臺逐漸失去吸引力。
三、高校黨建工作平臺改革創新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重視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明確黨的建設目標,突出黨的建設。因此,高校要正確認識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的特殊性,把高校網絡黨建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將高校網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協同發展。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各高校應開發適合高校師生的網絡黨建平臺,并活用網絡平臺,精心打造推送內容,把黨的政策深入到師生的心中,使網絡黨建工作不流于形式,找回原有的意義。
(二)加強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管理
大部分高校黨建工作目前都是由黨委部門及基層黨組織的相關人員完成,即使中共中央組織部下達了關于《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的通知,專門設置了組織員,但黨建工作中依然缺少懂網絡技術的工作人員,管理隊伍中人才的匱乏,不能為網絡黨建平臺的建設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強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管理,首先就要吸納一批黨性強、技術過硬網絡技術專職人員。
除了網絡技術人員以外,要想將網絡黨建工作平臺建設好,建設的有成效,必要時需要引入相關程序,因此,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經費的保障必不可少。
(三)加強對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創新
加強網絡黨建工作平臺的創新,使黨建工作深入人心,使黨支部更加有活力,是高?;鶎狱h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高校黨建工作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校應充分發揮網絡黨建平臺的載體作用,推進黨建工作的穩步發展。
充分運用網絡黨建工作平臺進行網上授課、在線學習討論、黨員典型宣傳等,廣泛構建“網上黨支部”“手機黨?!钡褥`活開放的黨員教育體系,讓黨員隨時隨地都可以接受黨的教育。如:在網絡黨建平臺上開設黨史電子資料館,引進法學、黨史等相關電子圖書及課程資源,發揮網絡學習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師生;在網絡黨建平臺上開設交流討論區,促使新思維與老經驗相互交織,碰撞出新的火花,更好地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在網絡黨建平臺上開設黨員典型宣傳專欄,弘揚優秀黨員干部的先進事跡,發揮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和頭雁效應,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黨紀環境。
參考文獻:
[1]王麗莎.大數據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黨建信息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7 (4) : 54
[2]吳登全.高校“互聯網+黨建”工作創新探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
[3]胡蝶. 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4]王萬義,欒美晨,鮑計國.淺析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性[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5.
作者簡介:
張 會(1985-8),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