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當前,經濟危機在全球開始彌漫,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夠更好的立足,抓住機遇發展是當下學術界所重視的。對于我國來講,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城市的建設是否能夠快速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文明城市的建設不僅需要物質的基礎,更需要人們精神提升,對于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更應該注重。在城市視覺文化體系當中,公益廣告作為其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文明城市形象的建立和提升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街頭公益廣告;影響;公益
在現代化的城市當中,社會是否在進步一方面是由人們的素質來衡量的,而公益廣告對于公眾的素質提升起到巨大作用,這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必然的趨勢。它是我國經濟物質發展和社會精神面貌健康發展的積極反映。公益廣告在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的同時,對維護人們的理想、信仰和道德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關于公益性廣告概述
說到公益廣告,我們要從公益廣告去切入。眾所周知,公益廣告是通過一些媒體宣傳機構為整個公共利益服務的廣告。對于公益廣告來講,經濟效益是否能夠產生并不是其目的所在。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公眾意識能夠提高,對于人們的公共道德行為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人們的價值觀,傳播正確的理念,以此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因此,公益廣告的特點在于非商業性、公益性。
公益廣告對于社會的影響是長遠的。在弘揚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當中,對于人們道德觀念、價值觀、人生觀的塑造上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當中,需要公益廣告的存在。此外,公益廣告在生態環境和計劃生育領域當中,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直覺的方式是公益廣告所應用的,對于人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影響,而人們的價值觀的形成才是公益廣告最本質上的意義。
二、街頭公益廣告的概述
(一)公益性:
街頭公益廣告當中,最本質的特征在于其公益性。其目的并不是為了經濟利益的獲得,而是對公眾和社會福利的發展做一定的貢獻。
(二)非營利性:
相對于其他商業廣告來講,街頭公益廣告是具有非營利性的,不管是哪個團體、組織或者部門在發布公益廣告時,其特點都是具有公益性的。
(三)社會性:
在公益廣告宣傳主題上我們會發現,社會問題是人們普遍比較關注的,因此,對于街頭公益廣告來講,關注的并不是個體。所以街頭公益廣告具有社會屬性這樣的特點。如環境保護、尊重教師、尊重教育等,都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它的社會性與公益性密不可分。
(四)通俗性:
街頭公益廣告相比于其他商業廣告來講,普適性是非常強的。因為對于公益廣告的受眾來講,受眾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一,理解能力不一,所以公益廣告必須容易理解。
三、街頭公益廣告在我國的發展
對于街頭公益廣告來講,其所宣傳的主題是多樣化的。這是由我國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國家,其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等這樣的傳統美德。因此,在傳播形式上,得益于當下不斷發展的社會,開始朝著多樣化的方式轉變。此外,我們在街道上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公益廣告的影子,如公交汽車車身、站牌上等等,充分說明公益廣告的傳播范圍在不斷的擴大。有了這些無處不在的平臺,公共服務廣告的范圍就可以最大化。
一些公益廣告運用藝術、音樂、民間藝術等藝術形式來表達主題,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例如,在1996年“中華好風尚”公益廣告活動中,上海電視臺選擇了一則公益廣告來表達“尊重老人”的主題。以“烏鴉回饋”這一成語為主題,采用了電視動畫的表現手法。一則央視廣告叫“我們什么時候能得到這樣的廣告”。通過對剪紙藝術的運用,描述一個人因喝醉酒誤事而導致大火發生這樣的事件,從而達到節制飲酒這樣的一個宣傳目的。
四、街頭公益廣告對社會的影響
對于我國來講,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愛老來講,是從古延續至今的。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在于其是否具有優秀的文化傳承,因此,作為民族血脈的文化來講,其對人們精神世界的豐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街頭公益廣告對于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我國,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很顯然,這樣的街頭公益廣告的運用,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改變著人們的行為習慣,把尊老敬老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出來,使其得到傳承的作用。
國家的興旺和國家的繁榮,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經濟實力和堅實的國防。然而,一個特別重要的軟實力,即人民的素質,往往被忽視。人民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中,其中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發展。
五、提高街頭公益廣告對社會作用的措施
在我國古代,就有日行一善、以德服人這樣的事情,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從而讓社會發展的更為和諧,以此來積累自己的福報。而對于現代公益來說,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運用網絡的便捷進行傳播,使得人們可以運用網絡這一便利的平臺達到參與公益的目的,真正達到高速、廣泛的效果,通過各地人民的合作,使世界發展的更加美好。
六、總結
公益廣告在我國經歷了20多年的艱苦卓絕的過程。公共服務活動作為全社會的共同利益,需要全社會所有受眾的支持和積極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時期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新世紀我國公益廣告的發展前景將更加美好和有效。我認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其特殊的作用和光榮的使命,也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馬文良.網絡廣告經營技巧[M].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
[2]張瑩.網絡視頻廣告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4).
[3]石心竹.數字化進程中的街頭公益廣告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
作者簡介:
姓名,崔家瑄(1997.01),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吉林省通化市,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廣告現象研究。
通訊作者:劉穎昕